緣由
《 聖濟總錄 ·虛勞門》雲“熱勞之證,心神煩躁,面赤頭痛,眼色唇焦,身體壯熱,煩渴不止,口舌生瘡,飲食無味,肢節酸痛,多臥少起,或時盜汗,日見羸瘦者是也。”又說“急勞之病其證與熱勞相似,而得之差暴也,緣稟受不足,憂思氣結,榮衛俱虛,心肺壅熱,金火相刑,髒氣傳克,或感外邪,故煩躁體熱,頰赤心忪,頭痛盜汗,咳嗽,咽乾。骨節酸痛,久則肌膚銷鑠,咯涎唾血者,皆其候也。”可見“勞”有輕重緩急之不同。因骨髓受損,髓不生血,雖可泛稱虛勞,但不如直稱髓勞更具體、更直接反映疾病的本質,其起病急重者,則為“急性髓勞”。
主要表現與診斷
1.好發於青壯年。男性多於女性。部分病人可有接觸有毒害作用的藥物、理化因素、生物因素的病史。
2.主要表現為進行性血虧,出血及反覆感染邪毒。急性型者起病急,進展迅速,常、以體表及內臟出血、發熱、感染邪毒為首起及主要表現。慢性者起病和進展緩慢,主要表現為疲乏無力,勞累後氣促心悸,頭暈,面色蒼白等血虧症狀,出血和感染邪毒症狀較輕微。
3.外周血中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均減少,網織紅細胞絕對值減少(常<5萬,甚至消失)。
4.骨髓檢查顯示至少一個部位的細胞增生低下或重度減低(<50%);如增生活躍,須有巨核細胞明顯減少,骨髓小粒成分中非造血細胞增多。
中醫說法
1.熱入營血:發熱,皮膚紫斑,或鼻衄、齒衄,甚則嘔血、尿血,舌質紅,苔黃,脈洪數。清營涼血。
2.脾虛血虧證:神疲乏力,心悸氣短,頭暈,健忘,面色蒼白或萎黃,食少,腹脹,便溏,舌淡苔白,脈弱。補脾養血。
3.脾腎陽虛證:面色萎黃或暗淡無華,唇甲蒼白,精神萎靡,形寒肢冷,頭暈心悸,腰膝酸冷,納呆腹脹,大便溏薄,舌淡胖,苔白,脈沉細。溫補脾腎。
4.肝腎陰虛證:頭暈眼花,失眠多夢,耳鳴健忘,腰膝酸軟,遺精,五心煩熱,舌紅少苔,脈細數。滋補肝腎
5.腎陰陽兩虛證:頭暈健忘,腰膝酸冷,腰痛,耳鳴,畏冷肢涼,五心煩熱,舌淡胖少津,脈細數無力。滋補腎陰、溫補腎陽。
6.血虛挾瘀證:面色淡白或萎黃,唇淡或暗,頭暈,肌膚甲錯,舌淡或有瘀點,脈細澀。祛瘀養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