俚僚

俚僚是繼烏滸的後繼族稱,從史書記載可以得到證實,也可看出兩者的關係。《南史·苟匠傳》中,有梁武帝天監元年(公元502年),苟裴為鬱林太守征俚的記載,三國時吳人萬震作《南州異物志》也說:“俚在廣州之南,蒼梧、鬱林、合浦、寧浦(今廣西橫縣)、高梁(今廣東陽江等地)五郡皆有之,地方數千里”。

詞語

俚僚

釋義

(1ao、老)與駱音比較接近,僚應是駱的音轉。也是“山麓”的意思。而呢?《後漢書·南蠻傳》說:南蠻人“言語侏離”。《廉州府志》在提到兄弟民族語言時說,其人“言多侏離”。《靖西縣誌》文藝篇有“其碑俚難容讀”之句。《明江州志》風俗記也有“口唱鄙俚之詞”之說,說明俚字是由{離字轉來的,指的是南方兄弟民族語言問題。具體到壯族方面來,壯語的句尾有咧(俚)音,所以壯族的語言或歌詞,常被說成俚語。由此看來,俚字系古越語的尾音,屬語助詞,沒有什麼實在意義。所以俚不是有別於僚而自成一族,俚與僚泛指僚族,故俚與僚常是同時出現的①。晉顧微《廣州記》和宋樂史《太平寰宇記》都認為俚僚應該連稱,他們無疑是把俚僚視為一體的。南北史和唐書,對嶺南俚人,多俚僚並舉。如《南史》蘭欽傳和歐陽顏傳所載陳文徹一事。蘭欽傳說“蘭欽……破俚帥陳文徹”。歐陽#傳則說:“蘭欽征夷僚。擒陳文徹”同一個人,在同一書中,有時說他是俚人,有時說他是僚人,可見俚僚實力一族。再則,“俚僚”兩字快讀便得“勞”(1ao)音,而“勞”與“六”“駱”(1ao)音近,可見俚僚乃從“駱”字演化而來。單就“僚”字而言,“僚”應讀作(lao),更明顯是“駱”的轉音,到了明清時代,隨著僚溶合於俍,俚也隨著消失了。
是繼烏滸的後繼族稱,從史書記載可以得到證實,也可看出兩者的關係。《南史·苟匠傳》中,有梁武帝天監元年(公元502年),苟裴為鬱林太守征俚的記載,三國時吳人萬震作《南州異物志》也說:“俚在廣州之南,蒼梧、鬱林、合浦、寧浦(今廣西橫縣)、高梁(今廣東陽江等地)五郡皆有之,地方數千里”。張華《博物志》卷二異俗載;“交州夷曰俚人”《廣東通志》載:“海南島之黎,原居南思、藤、化、梧、高等地,多王苻二姓,因從征至此,迫掠土黎,深入荒僻,占據其地,稱為熟黎。”從這些史書來看,從前兩廣地區俚人很多。海南島的黎人,古稱甌駱。“”顯然是從“俚”轉來的。顧炎武引《南裔異物志》指出:“俚在廣州之南,俗呼俚為黎”②。在唐代史書中常見的“俚僚”,在宋代卻寫作“黎僚”③,這都可以說明俚、黎的演變關係。此外,《桂海虞衡志》又稱海南島黎人為烏土蠻,漢代賈捐之棄珠崖議又稱珠崖(海南島)為駱越人,宋代時則由“俚’’轉為“黎”。《太平寰宇記》既稱貴州(今貴縣)“為古駱越地,秦雖立郡,猶稱駱越”。又說:“貴州連山數百里,皆俚人,即烏滸蠻”。綜合這些記載,證明隋、唐時期的俚僚活動地區與前之駱越、烏滸地區相同,說明俚僚為駱越、烏滸的後繼族稱。
僚就是古之駱越,在魏晉之後,不再稱駱而通稱為僚(1ao)。關於僚人,《三國志、蜀志、霍峻傳》和東晉常璩撰的《華陽國志》都有記載。不過是指住在四川的少數民族而言。到隋、唐時,“僚”的記載發展為對活動在西南地區,其中包括兩廣、湖南地區的古代少數民族的泛稱了。聞宥教授所著《四川大學博物館所藏銅鼓》一文小曾作如下的論斷:第一,以風俗論,《漢書·賈捐之傳》說:“駱越之人,父子同川而浴,相習以鼻飲”。鼻飲正是後來僚族的習尚。第二,以讀音論,駱字應該與僚字有關,古音“”“雒”都讀(1ak),僚作族名解時應讀“盧皓切”(1au),尾聲K弛化的結果變化為u,這正是可能的事。所以“駱”可以說是早期的譯寫,而僚字是較晚的譯寫。第三,以地望論,駱越的分布,除交趾、九真而外,還及於珠崖、儋耳,即今海南島等地。上引賈捐之的話,雖似乎泛論“南方萬里之蠻”.但本為元帝出兵珠崖而發,所以這一帶顯然也有駱人。由此看來,所謂駱越銅鼓,正等於說俚僚銅鼓,不過前者為漢代的說法.而後者為南北朝的說法而已。聞宥教授的這些論斷是很有道理的。.....
壯族名稱雖隨代而異,其主要源流:一甌駱一西甌駱一西甌駱越一烏滸一俚僚一一沙一儂一壯,實為一脈相承。(參見黃現璠《壯族通史》。)
注①《南史》卷五六。
②③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原編第二十九冊,廣東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