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馮志強,男,1964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博士後,高級工程師。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高級技術顧問,教授級高工,第四屆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獲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人物履歷
1988年7月大慶石油學院石油地質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並參加工作;1996年3月就讀英國里丁大學(UniversityofReading)博士研究生,1999年4月畢業後任英國瓦特大學(Herrot-watt)石油工程系研究員(博士後)。2000年8月,他拒絕國外石油公司的高薪聘請,毅然回到大慶油田,任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研究院副總地質師,2002年1月任大慶油田研究院總地質師。他組織開發的實驗新技術中,2項達到世界先進水平,4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
發展地質理論
提出新的河流分類體系和新的河流層序地層學模式及預測河流三角洲砂體的新理論、新認識。在國外留學期間,馮志強就讀的英國里丁大學是歐洲唯一的一所專門的沉積學研究機構,他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對松遼盆地的河流——三角洲沉積的學習研究中。他首次提出用規則度來描述曲流河的形態,定量定義了規則度,而且通過對大量實測數據的統計分析,指出規則度比原來常用的彎曲度更能體現曲流河的演化程度,更好地預測河體的發育特徵,其研究報告得到了世界最著名的河流及陸相層序學專家的重視。回到油田工作後,為了使大慶油田的地質理論有新的突破,他運用這一理論研究成果指導勘探研究工作,為大慶油田的地質理論的發展做出了新貢獻。
推廣高解析度層序地層學理論,為松遼盆地取得新發現提供了依據。他率先把國外近幾年發展起來的高解析度層序地層學理論,引入松遼盆地隱蔽油氣藏的勘探實踐,使之成為松遼精細勘探的關鍵技術。通過組織科技人員分區分層編制大比例尺精細構造圖、沉積微項圖、砂岩分布預測圖,建立了精細等時地層格架,對齊家—古龍地區上部含油組合的沉積體系以及砂體分布規律進行預測,識別圈閉35個,石油潛在資源量為2.1億噸。目前,有21個圈閉鑽探獲工業油流,其餘14個圈閉也成為開展岩性油藏勘探的重點地區。
推廣坡折帶和優勢運移通道等控油理論,為勘探取得新發現指明了方向。他在組織推廣套用高解析度層序地層學理論的基礎上,組織套用了湖盆坡折帶理論,為齊家—古龍凹陷及以西地區隱蔽油氣藏勘探指明了方向,指出斜區的透鏡狀岩性油藏、凹陷邊緣的砂岩上傾尖滅岩性油藏、階地區的構造—斷層—岩性複合油氣藏以及斜坡區的地層岩性圈閉、微幅度構造油氣藏是下一步勘探尋找的主要目標。通過組織科技人員對海拉爾盆地蘇德爾特地區二維地震與三維地震資料進行二次解釋,認清了這一複雜油氣藏的地質規律,並運用優勢運移通道等控油理論,提出了“生油窪槽控油,主幹斷陷油氣運移,多層油氣聚集”的斷陷盆地含油系統新認識,為指導海拉爾勘探取得重大發現做出了貢獻。
組織技術攻關
松遼盆地北部中淺層勘探取得新突破,仍然是增儲上產的重要領域。根據三輪資源評價最終結果,松遼盆地北部石油資源量為90.26億噸,目前探明的有55.83億噸,探明率為62%。雖然勘探程度較高,但勘探潛力仍然較大。近兩年來,隨著向斜找油地質理論及配套勘探技術的日趨完善和推廣套用,在松遼盆地北部中淺層發現並初步形成4個億噸級儲量後備區、4個3000~5000萬噸級儲量後備區和5個甩開勘探區,表明松遼盆地北部中淺層仍是增儲上產的重要領域。
深層天然氣勘探實現歷史性突破,有望成為下一步勘探的重要戰場。通過加強石油地質綜合研究和複雜勘探目標準確成像與識別技術的攻關,深層天然氣勘探實現了產能和氣藏規模上的新突破。徐深1井鑽探發現了估算地質儲量300億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氣藏,是中國東北地區天然氣勘探的最大發現;衛深5井獲日產46萬立方米的高產工業氣流;芳深801井、肇深10井也獲得日產4-6萬立方米的工業氣流,展示了深層多層位、多種類型氣藏勘探的良好前景,表明深層有望接替松遼盆地北部中淺層,成為下一步勘探的重要戰場。
海拉爾斷陷油藏勘探取得重大進展,具備加快勘探的資源基礎。海拉爾盆地16個凹陷總計擁有石油資源量6.50億噸、天然氣資源量2783億立方米。目前,已在3個凹陷、8個構造帶獲得工業油氣發現,貝爾、烏爾遜兩個凹陷已提交石油探明地質儲量2009萬噸,特別是貝16井喜獲日產125.8噸的高產工業油流,估算石油地質儲量2500多萬噸,儲量豐度每平方公里600萬噸以上,是大慶長垣喇薩杏油田之外發現的豐度最高油藏,展示了海拉爾盆地具有探明1億噸儲量的資源基礎。
創新勘探管理
組織實施“課題制”。組織勘探系統9個課題組進行“課題制”試點,運用國際通行的先進管理方式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課題制”打破了傳統的人員使用方式,賦予了課題負責人應有的權力,最佳化了人員的結構,增強了團隊精神,發揮了分配機制應有的作用,激發了科技人才大潛能,提高了工作效率。2002年,在勘探工作實際工作量較往年增加一倍,而勘探系統人員沒有增加的情況下,圓滿地完成了全年的科研生產任務。
整合研究科室。確定了以生產為核心,科研為生產服務的原則。將勘探系統由以往的規劃部署、基礎地質研究、區帶井位部署和儲量研究三大部分,變成更加合理的規劃部署、科研、圈閉優選評價、井位部署和儲量計算四個層次,對勘探系統大膽進行了重組,由原來的按照工作性質分科室管理,向按照研究對象、研究區域劃分科室的方向轉變,避免了幾個科室研究一個區域,相互溝通不夠,重複研究的現象,理清了勘探研究和生產部署的層次關係,使科研生產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
推進觀念更新。在勘探系統首創了“勘探管理”網頁,設立了勘探“橋”和“總師熱線”專欄,運用全新的管理觀念,對勘探項目和專題進行的網路化管理。注重幫助科技人員進行正確的價值定位和人生設計,引導項目組長在科學決策、換位思考上下功夫,用創新思維來從事科研指揮工作。目前,勘探系統每個單位都制定了自己的努力方向,每個博士生都承擔著定位的研究任務,實驗室改變了原來簡單的基礎研究,逐步向開放實驗室建設邁進,促進了產業化、市場化的進程。
注重借用“外腦”。針對大慶地震“反演”技術比較落後的實際,馮志強在海拉爾盆地震“反演”項目招標中,聘請了國內外知名的12家地震解釋公司競標,讓科技人員從中認識不足,明確研究方向。組織召開大慶油田勘探戰略研討會,邀請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中科院等20多位國內外專家學者到會,圍繞油田勘探開發的前沿技術問題進行了研究探討,開闊了科技人員視野,提升了科技人才的素質。
作為歸國技術人員,馮志強始終不忘祖國和油田對他的培養。他作風樸實,工作紮實,具有極強的人格魅力;他時刻以油田發展為重,以科研生產為重,不計個人得失。在物探公司工作時,他和前線工人一起摸爬滾打。回到研究院後,他更是不辭辛勞,與科研人員戰鬥在科研第一線,經常加班到深夜,表現出良好的工作作風。他先後主持8個公司級以上項目的研究工作,其中《深層天然氣勘探突破方向研究》獲油田公司特等獎。雖然重點項目的研究工作都凝聚了他的思想和智慧,他卻拒絕在成果報告上署他的名字。他注重的是多出高水平的成果,注重的是多培養一流人才,從不注重個人的名利,體現了一個石油科技工作者的寬廣胸襟和高尚情操。
主要貢獻
50年代參加我國西部地質調查,參與發現冷湖油田,獲"青海省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60年代轉入海洋地質調查,主要從事石油地質和海洋地質調查研究工作,是南海珠江口大型含油氣盆地的主要發現人之一;
主持與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合作,首次在我國海域開展1:20萬區域海底不穩定性調查研究,開拓了我國海洋災害地質及工程地質調查研究新領域。
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地礦部找礦特等獎記一等功,地礦部地質勘查成果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