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頭寨古建築群

馬頭寨古建築群

馬頭寨古建築群位於貴州省開陽縣禾豐布依族苗族鄉馬頭村。宋元時代這裡就有布依族先民活動,明初作為水東土司[少數民族官名]宋氏所轄十二馬頭之一得名馬頭寨。寨內古樹參天,道路、民居依山而建,古建築群具有鮮明的地方特點和民族特色。古寨內現存元、明、清歷代建築九十多棟,除少部分為元代和民國建築外,大多始建於明清時期。歷經數百年風風雨雨,馬頭寨古建築群能大多保存至今,實屬罕見,馬頭寨還先後列入貴州十大特色民族建築和中國第一批傳統村落名錄,是千年水東文化的重要歷史物證,並集中體現了水東文化的核心價值。

基本信息

簡介

馬頭寨古建築群馬頭寨古建築群
馬頭古寨是一個以布依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地,坐落在山清水秀的清河岸邊一座小山山腰上,寨內古樹參天,道路、民居依山就勢而建,井泉汩汩,民風淳樸,自然天成。據記載,這座寨子曾是元、明兩朝貴州土司——水東宋氏的底窩壩總管府遺址,是一個以布依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地,它不僅是水東土司文化的縮影,也是布依文化和漢文化高度融合的典範。據歷史資料記載:唐宋時期,馬頭寨為蠻州宋氏轄地。元初置底窩紫江等處於寨內,已有700多年建制史。1301年,水東土官宋隆濟起兵抗元,底窩紫江各族人民四千多人起義回響,攻下底窩紫江總管府,繳獲“雍真等處蠻夷管民官印”。明初,馬頭寨因作為水東宋氏直轄的十二馬頭之一而得名,並一直沿用至今。明末,水東土司宋萬代反叛被平定後,水東十二馬頭才改土歸流置開州(今開陽縣)。但宋氏子孫仍居於馬頭寨及附近平寨、安官寨等地,清代還在馬頭寨建起了宋家祠堂供奉宋萬代等的牌位。文物專家認定,古寨內除少部分為元代和民國建築外,大多始建於明清時期,歷經數百年風風雨雨而保存至今。

文化特色

馬頭寨古建築群馬頭寨古建築群
有關文物工作者對馬頭古寨進行考察後,認為馬頭寨古建築群具有鮮明的地方特點和民族特色。古寨記憶體元明清建築90多棟,除少部分為元代和民國建築外,大多始建於明清時期,歷經數百年風風雨雨,又不時戰火紛飛,馬頭寨古建築群能大多保存至今,實屬罕見。馬頭寨古建築民居是漢族與布依族文化有機融合的典範,大多房屋採用漢族民居穿斗抬梁式懸山青瓦頂木結構,但裝修則頗具特色,如在左廂前外側建八字朝門,在堂屋大門外加飾腰門;在窗戶和樓上走廊多飾有“萬”字圖案,布依族人解釋為代表“水車花”或“螃蟹花”,表示對水文化的崇拜,與漢族建築裝飾不大相同。與此同時,在門、窗裝飾中又大量吸收了傳統漢文化中象鼻、二龍搶寶、雙鳳朝陽、福祿壽、桃等吉祥圖案。馬頭寨現存六月六、三月三、坐夜筵等民族節日禮俗也是布依族和漢族等各族人民經過數百年大融合形成的,已公布為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著名錄;並且寨中飲食、服飾、花燈、風俗、習慣等既有漢族成分,也有布依族成分,二者融合為一體,難分彼此。可見,馬頭寨是布依文化與漢文化交流融合的典範。

建築特色

馬頭寨古建築群馬頭寨古建築群
古木房縱橫交錯,依山順勢。三合院、四合院有規律地建在兩條山脊樑中軸的兩側,這些三合四院的建築,都是封閉式的石壩,朝門一律向西開,是唯一的進出的通道。房子多建於明清兩朝。均為穿斗式木質結構建築物。大門、腰門、朝門、欄桿及家具,都有文化內涵極為豐富的木雕裝飾。其中以萬字格居多,它又稱為水車花式浮萍花,是灌溉工具竹筒水車的象徵。其外是蝙蝠咀福;梅花鹿主祿;壽字匾主壽;龍鳳呈祥主喜;二龍搶寶主榮,雙鳳朝陽主華;麒麟戲珠主富;雙蝴齊至主貴;牡丹花主貴;葵花主多子多孫,牽牛花主子孫發達長遠;花並局安;八仙過海主本事;金玉滿堂主榮華等。這些圖案,是漢文化與布依族文化融合的晶,也體現了先民的勤勞和智慧。

石建築古寨是一個用石頭堆起來的村寨。它四通八達,縱橫交錯的大小通道,都是用石塊、鵝卵石鋪就的,其中:大部分是塊石平鋪,少部分是河石砌的石紋路,陡坡處是用條石砌的梯子。大小通道的兩側石牆,無論高低長短,都是用條石或亂石砌成,高1~10米不等。其外,石壩、石坎、石井、石橋、石基、石兌、石磨、石凳、石雕、石牆……密布成網,到處可見。這么龐大的石建築,實現人們用雙肩一塊一塊地抬來,又一塊一塊地做成模型,不難想像,他們是付出了多大的心血和精力的。
古寨布局形如蝴蝶,意為福地。它的龍脈,源於修文扎佐,綿延了近六十里,一直延伸到白花大山東部山根的平台上。三面懸崖、陡坡、陡坎、深溝、青龍河、深水河環寨流過,枕山環水。古樹參天,宅前田園與居民融為一體,形成了一處“天人合一”的優美環境。寨中兩條清溪穿寨流過匯於深水河。古寨位置正處於四條清泉的交匯處,形成了古地理學中“吉祥之地”。水,是古寨立衙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生存、持久、牢不可破的有力保障。

開發保護

馬頭寨古建築群馬頭寨古建築群
文物專家完成了馬頭寨規劃範圍內的社會經濟、建築現狀、道路、林木、山體和水源等各項基礎調查,取得大量有關“國保”保護規劃的第一手資料,為制定切實可行的保護利用規劃奠定了堅實基礎。

貴陽市開陽縣禾豐馬頭寨古建築群也以其古樸的建築、鮮明的民族特色等特點首次被列入申報“國保”備選名單。現在馬頭寨作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土司官寨,與中國最後的土司官寨四川馬爾康卓克基寨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都對研究中國土司制度史具有極其重要的參考價值。開陽馬頭古寨是一個以布依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地,坐落在山清水秀的清河岸邊一座小山山腰上,寨內古樹參天,道路、民居依山就勢而建,井泉汩汩,民風淳樸,自然天成。宋元時期,馬頭寨一帶就有布依族先民活動,現在當地布依人仍保持著特有的服飾和風俗,特別是一年一度的“六月六”布依歌節,獨具布依風情,歷百餘年不衰,如今已成為以布依歌舞為主,有漢、苗等各族人民數萬人參加的民族團結盛會,馬頭寨則是這一盛大節目的載體。馬頭寨還先後列入貴州十大特色民族建築和中國第一批傳統村落名錄,是千年水東文化的重要歷史物證,並集中體現了水東文化的核心價值。

古寨文化

馬頭寨古建築群馬頭寨古建築群
古寨歷史悠久,水東文化底蘊豐厚。馬頭寨唐宋時期為蠻州宋氏轄地。元初置底窩紫江等處於寨內,已有700多年建制史。1301年,水東土官宋隆濟起兵抗元,底窩紫江各族人民四千多人起義回響,攻下底窩紫江總管府,繳獲“雍真等處蠻夷管民官印”。明初,馬頭寨因作為水東宋氏直轄的十二馬頭之一而得名,並一直沿用至今。明末,水東土司宋萬代反叛被平定後,水東十二馬頭才改土歸流置開州(今開陽縣)。但宋氏子孫仍居於馬頭寨及附近平寨、安官寨等地,清代還在馬頭寨建起了宋家祠堂供奉宋萬代等的牌位。

古寨內現存元明清建築90多棟,除少部分為元代和民國建築外,大多始建於明清時期,歷經數百年風風雨雨,又不時戰火紛飛,馬頭寨古建築群能大多保存至今,實屬罕見。馬頭寨古建築民居是漢族與布依族文化有機融合的典範,大多房屋採用漢族民居穿斗抬梁式懸山青瓦頂木結構,但裝修則頗具特色,如在左廂前外側建八字朝門,在堂屋大門外加飾腰門;在窗戶和樓上走廊多飾有“萬”字圖案,布依族人解釋為代表“水車花”或“螃蟹花”,表示對水文化的崇拜,與漢族建築裝飾不大相同。與此同時,在門、窗裝飾中又大量吸收了傳統漢文化中象鼻、二龍搶寶、雙鳳朝陽、福祿壽、桃等吉祥圖案。
此外,古寨內還有豐富的紅軍革命文化遺蹟。1935年4月初,中央紅軍一、三軍團長征途中經過禾豐,在馬頭寨等處留下了眾多紅軍標語,至今仍存“紅軍是工農的軍隊”等數十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