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嶄露頭角
鄭和早年經歷不詳,據推測於明平雲南之戰中為明軍所擄。1384年(洪武十七年),傅友德、藍玉班師南京,鄭和應是隨軍至南京,入宮服役。1385年(洪武十八年),傅友德、藍玉又奉調鎮守北平府(今北京),而鄭和再次隨軍前往,並被調入燕王府邸中服役。
1399年(建文元年),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明史·鄭和傳》記載,鄭和在靖難之役中立有功勳,但未言明具體的立功地點。有學者推測,鄭和立功應該是在1399年的鄭村壩之戰中,而鄭和被賜姓“鄭”也與這一立功地點有關;也有觀點認為,“賜姓鄭”與鄭村壩戰役無關,亦無特別含義。
1402年(建文四年),靖難之役以朱棣的勝利告終。是年12月18日(十一月二十四日),鄭和以太監身份,受命祭祀朱棣的乳母馮氏。
1403年(永樂元年),鄭和刊印《佛說摩利支天經》,並請姚廣孝撰寫題記。該題記反映出鄭和已為菩薩戒弟子,法名福吉祥,且已被賜鄭。
遠航西洋
選為正使
鄭和成為下西洋的正使太監,有多重原因。鄭和具備軍事才能,並且得到朱棣的信任。在朱棣決策下西洋時,鄭和正當壯年,身材魁偉,朱棣曾詢問袁忠徹以鄭和率軍出使是否合適,袁忠徹認為合適。此外,鄭和兼涉佛教和伊斯蘭教的宗教背景,也被認為有利於其順利完成下西洋的使命。
第一次下西洋
1405年6月1日(永樂三年五月五日,端陽日),李至剛為鄭和之父墓碑撰銘。同年7月11日(六月十五日)朱棣命正使鄭和率船隊出使西洋。 鄭和船隊從蘇州劉家河泛海到福建,再由福建五虎門楊帆,先到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地區), 期間張輔討平安南。此後,鄭和向爪哇方向航行。船隊到達爪哇時,正值時西爪哇與東爪哇內戰,西爪哇滅東爪哇。鄭和船隊的部族登入進行貿易,被誤認為東王的軍隊,有170人被殺害。 鄭和保持冷靜,沒有貿然興兵報復,此事得以和平解決。
鄭和船隊後到過蘇門答臘、滿刺加、錫蘭、古里等國家。在航行的終點古里,鄭和賜其王國王誥命銀印,並起建碑亭,樹立石碑,碑文稱古里國“去中國十萬餘里,民物鹹若,熙嗥同風,刻石於茲,永示萬世”。
鄭和此行還經過三佛齊舊港,時舊港廣東僑領施進卿來報,海盜陳祖義兇橫。鄭和派人對陳祖義加以勸諭,陳祖義詐降,陰謀襲擊鄭和船隊。鄭和識破了他,興兵剿滅賊黨五千多人,燒賊船十艘,俘獲賊船七艘,生擒海盜陳祖義等三賊首。
1407年10月2日(永樂五年九月二日),鄭和率船隊回國,將陳祖義等獻上,陳祖義等被問斬。施進卿被封為舊港宣慰使。舊港擒賊有功將士獲賞。不久,因鄭和說天妃在下西洋中多有感應,朱棣下令派朱焯前往新落城的龍江天妃廟祭告。
第二次下西洋
1407年(永樂五年),鄭和在回國後不久就第二次下西洋了。此次主要訪問了占城、爪哇、暹羅(今泰國) 、滿剌加、南巫里、加異勒(今印度南端)、錫蘭、柯枝(今印度西南岸柯欽一帶)、古里等國。於1409年(永樂七年)回國。
這次航行過程中,鄭和專程到錫蘭,對錫蘭山佛寺進行布施,並立碑為文,以垂永久。碑文有漢文、泰米爾文及波斯文三種,今漢文尚存,其中記有“謹以金銀織金、紡絲寶幡、香爐花瓶、表里燈燭等物,布施佛寺以充供養,惟世尊鑒之”等語。此碑於1911年在斯里蘭卡被發現,現保存於斯里蘭卡國家博物館中。
金雲銘等學者認為《明實錄》及《明史·鄭和傳》將鄭和第二次下西洋與第三次混作一談,並通過考訂將二者分開, 但學界也存在不同的看法。
第三次下西洋
1409年10月(永樂七年九月),鄭和第三次率船隊從太倉劉家港啟航,費信、馬歡等人會同前往,到達越南、馬來西亞、印度等地。航行中,錫蘭山國王亞烈苦奈兒“負固不恭,謀害舟師”,鄭和發覺,率船隊離開錫蘭山前往他國。回程時,鄭和船隊再次訪問錫蘭山國,亞烈苦奈兒誘騙鄭和到國中,發兵五萬圍攻鄭和船隊,又伐木阻斷鄭和歸路。鄭和發現歸路被截斷後,對屬下說:“賊寇主力已經出動,國都內一定空虛,並且他們會以為我們遠道而來,力孤膽怯,不能有所作為。若是出其不意進攻他們的國都,則勝利可期。”於是,鄭和趁敵軍傾巢而出,國中空虛,帶領隨從二千官兵,趁夜突襲亞烈苦奈兒王城,破城而入,生擒亞烈苦奈兒並家屬。
1411年7月6日(永樂九年六月十六日),鄭和船隊回國。據《馬哈只墓碑》碑陰刻記,鄭和曾於該年還鄉,在12月7日(十一月二十二日)祭掃祖宗墳墓。(《致身錄》中則有鄭和多次前往雲貴尋訪建文帝的說法。)
第四次下西洋
1412年12月18日(永樂十年十一月十五日),鄭和受命第四次下西洋。 1413年(永樂十一年),鄭和率船隊出發,隨行有通譯馬歡。
此次航行中,鄭和船隊繞過阿拉伯半島,首次到達東非麻林迪。鄭和至其國後,宣讀詔敕,對國王等進行封賜。也是在這次航行中,鄭和率明軍及蘇門答臘當地武裝擊敗並生擒了陰謀篡位並率部截殺鄭和船隊的蘇乾剌。1415年8月12日(永樂十三年七月初八),鄭和船隊回國。 10月10日(九月八日),鄭和等於北京獻俘,明廷按律法誅殺了蘇乾剌。同年,麻林國因鄭和使團的來訪,遣使來中國貢獻“麒麟”(長頸鹿),顯示出鄭和使團首次對東非沿岸國家所進行的訪問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據《明史》《非幻庵香火聖像記》等資料,鄭和曾封侯,但受封時間不詳;鄭一鈞推測,此事當在鄭和第四次下西洋後。
第五次下西洋
1416年12月28日(永樂十四年十二月十日),古里等國使者回國,鄭和第五次受命率船隊出發,送還使者並訪問諸國,諸國中最遠的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國家位於東非。 據《鄭和行香碑》,鄭和曾於1417年5月31日(永樂十五年五月十六日)在靈山聖墓行香。船隊應於同年秋後自長樂港啟程。鄭和率船隊回國後,朱棣於1419年8月8日(永樂十七年七月十七日)下詔對船隊將士進行獎賞。
第六次下西洋
1421年3月3日(永樂十九年正月三十日),鄭和受命送還忽魯謨斯等十六國使者。這次航行中,鄭和船隊正式到達祖法兒。1422年9月2日(永樂二十年八月十八日),鄭和率船隊回到中國,暹羅、蘇門答刺、哈丹等國派使者隨船隊入貢。
守備南京
1424年2月27日(永樂二十二年正月二十七日),朱棣命鄭和前往舊港賜施進卿之子施濟孫官印和官服,令他接替已故父親的位置。 一說,鄭和未及成行,朱棣即已病死,明仁宗朱高熾即位,下詔停罷下西洋事業。
1425年(洪熙元年),鄭和受命率下西洋的軍隊鎮守南京,而鄭和本人也成為首位南京守備太監。同年,仁宗病逝,明宣宗朱瞻基繼位,要求鄭和與王景弘謹守南京。鄭和還受命負責修繕南京宮城。
1426年(宣德元年),鄭和等奏請修理南京的天地壇等建築。同年,工部郎中馮春上疏請求為南京修造佛寺的工匠請賞,明宣宗認為這沒有道理,且認為這是鄭和指使的,於是令司禮監移文警告鄭和。
1428年(宣德三年),鄭和、王景弘受命將南京所存儲的部分絹、布運抵北京。
鞠躬盡瘁
1430年6月29日(宣德五年六月九日),鄭和受命第七次下西洋。據《天方至聖實錄》等記載,同年8月15日(七月二十七日),鄭和還因“龍船”建造得當受到宣宗嘉獎,其重修南京三山街禮拜寺(淨覺寺)的請求也獲得允許。
1431年1月19日(宣德五年閏十二月初六),鄭和船隊從龍江關(今南京下關)啟航前往福建長樂。侯風期間,鄭和等人鐫刻《天妃靈應之記碑》並鑄造銅鐘一口,為後世研究下西洋留下重要史料;出發前,明宣宗又敕鄭和在出使過程中勸諭暹羅不要再侵擾滿剌加。這一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550人。
有記載稱,1433年(宣德八年),鄭和在返航過程中於印度西海岸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去世。船隊應當是由太監王景弘率領返航,據《前聞記》記載於1433年7月22日(宣德八年七月初六)返回南京。
主要成就
和平外交
《明史·鄭和傳》記載的鄭和出使過的國家或地區,共有36個:占城、爪哇、真臘、舊港、暹羅、古里、滿剌加、勃泥、蘇門答刺、阿魯、柯枝、大葛蘭、小葛蘭、西洋瑣里、蘇祿、加異勒、阿丹、南巫里、甘巴里、錫蘭山、彭亨、急蘭丹、忽魯謨斯、溜山、孫刺、木骨都束、麻林地、刺撒、祖法兒、竹步、慢八撒、天方、黎代、那孤兒、沙里灣尼(今印度半島南端)、不刺哇(今索馬里境內)。
鄭和的奉命出使,是為與西洋各國建立友好關係,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而進行活動的。鄭和來到南洋以後,以強大的武裝力量,告誡那些“喜戰好鬥”的島國:“循禮安分,勿得違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不服,則耀武以懾之”,於是“凡所號令,罔敢不服從。”那些“風俗勁悍,專尚豪強”,素好“侵掠鄰境”的國家,不得不偃兵息武了。與此同時,鄭和又從崇揚佛教或傳播伊斯蘭教著手,力圖使有關地區和國家的人民有著統一的宗教信仰。這樣,對於平衡各國之間的關係,緩解因為宗教信仰等問題而導致的國與國之間的緊張局勢,都會起到重要的作用。此外,鄭和還通過敷宣教化,扶助弱小民族,抑止強暴,促成了各國間和平局勢的建立。
鄭和在下西洋的過程中,為解決東南亞各國之間的矛盾,為建立亞非國家區域間的和平局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獲得了很大的成功,隨著海外諸國間種種複雜矛盾的逐步解決,“海道由是而清寧,番人賴之以安業”。亞非國家間的貿易交往、文化交流,尤其是中國和沿途國家的貿易往來、中華文化的向外傳播,也在這種和平局勢下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發展貿易
明朝仍然沿襲著自元朝的朝貢貿易制度,並指定沿海港口與周邊各國進行貿易,但由於農業和工商業的迅速發展,處於“永樂盛世”的明王朝需要同海外各國展開更密切的貿易往來,促進經濟交流。而在有局限的陸上絲綢之路逐漸沉寂以後,開闢海上通道成為必然的選擇。鄭和下西洋所到之處主要是開展貿易活動,以“朝貢貿易”為基本形式,同時推行“官方貿易”、帶動“民間互市”等。鄭和七下西洋,在東南亞曾於兩處設立商館,一處在蘇門答臘北部的須文答臘,另一處即在馬六甲。鄭和的船隊給馬六甲帶去了商機,也使該地的繁榮引起世人的矚目。
軍事成就
鄭和的軍事才能,在靖難之役中即有體現。在下西洋的過程中,鄭和先後指揮了消滅海盜陳祖義、粉碎錫蘭王亞烈苦奈兒的陰謀以及生擒蘇門答臘的蘇乾剌的戰爭。三次戰役中,他根據不同的環境條件採取相應的戰術,全部取得了勝利。
開拓航路
15世紀初,鄭和大規模遠航活動,把中國古代的海洋事業推向發展高峰,對人類的海洋文明做出了重要貢獻。主要表現在:
一是開闢了亞非的洲際航線,為西方人的大航海鋪平了亞非航路。當葡萄牙的航海家達加馬沿非洲西海岸繞過好望角,抵達東非海岸時,當地人就告述幾十年前中國人曾幾次來到這裡。他們在阿拉伯領航員的幫助下,沿著鄭和船隊開闢的航線順利到達了印度。
二是對西太平洋和印度洋進行了一些海洋考察,蒐集和掌握了許多海洋科學數據。《鄭和航海圖》就是通過大量海洋調查繪製的。這種海洋考察活動比世界記載最早的1872年—1876年英國的“挑戰者”號進行海洋調查早了400多年。
三是對航海區域進行了戰略布局。鄭和下西洋根據其使命和掌握的海洋知識,在遼闊的海外選擇了占城、滿剌加、舊港、古里、忽魯莫斯等地作為海洋發展的重點區域,有利於擴大海外交通和貿易範圍。
鄭和下西洋航路之遠、之繁複,在世界航海史上是劃時代的。儘管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和各種局限性,地理大發現的歷史使命未能由鄭和船隊來完成,但他們所經歷的航路,在那么廣大的範圍內,發展起了亞非各個沿海國家和地區之間縱橫交錯的海上交通,溝通和加強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各國之間的聯繫,而且對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人物評價
朱瞻基: ①賢俊濟濟鹹勵翼,爾之致身自曩昔。給事黃門靡旦夕。服勞■【阝支】勤丹扆側。皇祖嘉爾秉忠直,亦時駢蕃有龍錫。爾之中心益感激,天詔屢銜使絕域。茫茫鯨海際天碧,島夷之蕃視麻麥。感恩慕德皆悅懌。梯航來歸獻玉帛。 ②爾以所造龍船,乃差內官高定住進來,果造得平穩輕妙,足見爾忠敬之心,朕甚嘉悅······其西洋諸番國事皆付託於爾,惟爾心腹智識,老成舊人,以副朕委任之重,爾宜慎之!
茅元儀:當是時,臣為內豎鄭和,亦不辱使命焉。
梁啓超:①據上表所示,則鄭和為海上生活者垂三十年,殆無歲不在驚濤駭浪之中,其間稍得息肩者,則成祖崩殂後六年間耳。迨宣宗中葉,復舉壯圖,闢地最遠,而和亦既老矣。其經略海外之事實,史文闕如,不能具詳,但紀其俘三佛齊王、錫蘭王、定蘇門答剌之亂,其武功之偉,可見一斑。又史言自和死後,凡將命海表者,莫不盛稱和以夸外番,此則張博望之在西域,何以加諸。②謂大陸人民,不習海事,性或然也,及觀鄭君,則全世界歷史上所號稱航海偉人,能與並肩者,何其寡也。
孫中山:乃鄭和竟能於十四個月之中,而造成六十四艘之大舶,載運二萬八千人巡遊南洋,示威海外,為中國超前軼後之奇舉;至今南洋土人猶有懷想當年三保之雄風遺烈者,可謂壯矣。
柏楊:他們(鄭和與張騫)對國家的貢獻和東西方文化交流,有偉大的功績。不過,張騫處在一個朝氣蓬勃的時代,而鄭和卻處在一個暮氣日增的時代,所以結局完全不同。
白壽彝主編《中國通史》:①成祖即位後,······這時湧現出許多著名的使者,鄭和是其中的佼佼者。②鄭和出身穆斯林世家,又信佛教,東南亞各國人民多信佛教,穆斯林也很多。而且鄭和通曉諸國文化習俗,又知兵習戰,能武能文,自是恰當人選。鄭和出使這些地區,特別有利於發展與這些國家間的友好關係。
《劍橋中國明代史》:鄭和在不到20年的時間內跨越了半個地球,把明帝國的聲威最大限度地遠播到海外。在這個過程中,他進行了15世紀末歐洲的地理大發現的航行以前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險。
黃菊:今天我們紀念鄭和,就是要大力繼承和發揚鄭和敬業獻身、忠心報國,敢為人先、科學探索,百折不撓、奮勇拼搏的偉大精神,弘揚愛國主義,增強中華文明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凝聚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的力量,為中華民族更加輝煌燦爛的未來而努力奮鬥;就是要繼續發揚崇尚和平、敦信修睦的偉大精神,鞏固擴大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友好合作,為世界持久和平與繁榮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李克強:鄭和維護正義、兼濟天下的事跡,正是中華民族熱愛和平、睦鄰友好的思想精髓,也是地區國家綿延至今的共同精神財富與文化基因。
親屬成員
父祖
據《故馬公墓志銘》,鄭和曾祖父名“拜顏”(一說即“伯顏”),曾祖母馬氏;祖母與母親,均稱“溫氏”; 祖父、父親之名則未載,以“哈只”(一說即“哈吉”)代稱,故父即“馬哈只”;李清升認為這可能與鄭和之父身為元臣、與進軍雲南的明軍屬敵對關係有關,就此存在爭議。
平輩
據《故馬公墓志銘》,鄭和有兄長馬文銘,並有姊妹四人。(一說鄭和有一姐三妹,鄭和在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三。 )另有學者據《嘉義泉郡安平徐狀元巷族譜》,認為鄭和(“昆陽州馬和侍衛”)有一妹是永樂辛丑科(1421年)進士徐升堂之妻。
後裔
鄭和雖為宦官,然經過繼立有後嗣。據《非幻庵香火聖像記》,鄭和侯爵之繼承人為鄭義,另有侄子名珩;此後見諸明代史籍的還有鄭灝招。 另據《鄭和家譜》,鄭和過繼了馬文銘之子為嗣,其人名賜,字恩來;其後又分為幾個支系,居雲南、江蘇、泰國等地。
此外,一說部分下西洋艦隊的官兵隨鄭和居住南京,並逐漸改姓鄭,後形成位於南京牛首山的鄭家村。
個人作品
鄭和寫經及刊刻佛經頗多,但流傳至今者有限,其中包括國家圖書館藏刻本《佛說摩利支天經》,雲南圖書館藏印本《五華寺大藏經發願文》。2002年出土於浙江報本塔的由高僧圓瀞抄寫的泥金寫經《妙法蓮華經》(浙江平湖博物館藏),在發願文部分出現鄭和之名,有學者將之理解為署名;但據跋文 ,該經系圓瀞因讚許鄭和禮佛而自發抄寫,而非受託於鄭和,故該名並非署名,該經亦稱不上“鄭和寫經”,更非鄭和本人墨跡。
2015年拍賣的《發心書寫金字經》,系由鄭和發願書寫,可被視作“鄭和寫經”。該經被報導為鄭和書法作品,有推測稱至少牌位牌記(即題記)為鄭和親書。 但也有觀點認為,在沒有找到鄭和的其他可靠的書法作品進行對照的情況下,本作僅能視為“發願書寫”,不一定是親筆書寫。
歷史爭議
總述
鄭和本人及鄭和下西洋活動留下了諸多疑團,本詞條僅對其中直接關涉鄭和本人者進行敘述。有關鄭和下西洋目的、時間、範圍、評價等的爭議,另見詞條“鄭和下西洋”。
家世考證
明清文獻中,有關於鄭和“原是回回出身”、為賽典赤·贍思丁之後、本姓馬等的零星記載;清末民初發現的《故馬公墓志銘》,具體記載了鄭和家庭情況,尤為重要。但是,該銘文也存在一些疑點,例如其記載了鄭和的曾祖父之名,卻未記載鄭和的祖父和父親之名。就此,袁嘉穀等學者認為是鄭和對父親和祖父之名淡忘所致;其後,學者李清升提出了避諱說,即認為可能與鄭和父親的元臣(李認為鄭父為滇陽侯米里金)身份並被捲入明平雲南之戰有關,李清升的說法也得到了一些研究者的支持。
在《故馬公墓志銘》的基礎上,有研究者結合其他考古發現及家譜等傳世文獻資料,認為鄭和是賽典赤·贍思丁的後代,此說受到了周紹泉等學者的質疑;而在認為贍思丁先祖為鄭和先祖的學者中,就贍思丁到拜顏的具體世系,也仍然存在不同說法。也有學者結合家譜,通過Y染色體分析,認為遺傳學證據支持賽典赤和鄭和的波斯族源。
早年經歷
鄭和生年、被明軍俘虜以及被閹割的具體時間均不詳。吳晗推測鄭和大致生於1371年(洪武四年),後漸被學界奉為通說,但也有1370年、1375年等不同說法。1382年(洪武十五年),鄭和之父馬哈只在戰亂中死去,有學者推測鄭和為傅友德、藍玉等統率的明軍所擄當在此事之後。
名號考異
“三保”二字,並不是鄭和的專名。與鄭和同時代的,尚有“內官三保”、“楊三保”、“王三保” 等。嚴從簡已對“三保”二字的含義產生了懷疑,提出了“鄭和舊名說”與“三太保之簡稱說”(即認為鄭和、王景弘、侯顯三人享有“三太保”的尊稱,後簡化為“三保”)兩種觀點。 後世考證鄭和的歷史信息時,就“三保”有“小字”、“原名”、“法名”等多種說法,其中一說“三保”為阿拉伯語“撒爾寶”(Shaban)的音譯。
“三保”二字,又作“三寶”,該稱散見與鄭和有關的多種歷史文獻及命名物。一說“三寶”乃佛家之語,即以佛、法、僧為三寶;一說三寶”與“三保”是可能是同一胡語名號的不同音譯;一說,“三寶”是鄭和的還有人說,“三保”可能是鄭和的初名,而“三寶”可能是鄭和信仰佛教後的稱呼;還有的說法只取“三寶太監”之說,並認為“三寶”可能是鄭和的小名;種種說法,不一而足。
東洋疑雲
有學者根據《天妃顯聖錄》 認為,鄭和曾於1403年(永樂元年)出使暹羅,還有學者依據《明史紀事本末》等的記載 ,認為鄭和曾於1404年(永樂二年)出使日本。這樣,“鄭和七下西洋”可以擴充為“鄭和九下東西洋”,並且出使暹羅、日本的成功可能為後來的鄭和擔任正使七下西洋打下了基礎。然而,這兩次所謂的“出使”在學界受到質疑 ,未能成為主流觀點。與此相關的考證,還包括東洋與西洋的地理概念、鄭和二下西洋的時間以及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鄭和是否前往舊港等,詳見詞條“鄭和下西洋”。
宗教信仰
關於鄭和本人的主要宗教信仰,有伊斯蘭教說、佛教說(一說藏傳佛教)、道教說等等觀點,學術界並無定論。
伊斯蘭教說以《故馬公墓志銘》。《泉州靈山回教先賢墓行香碑》等為基本材料,並結合對“三保”的考釋和對鄭和相關活動(出洋期間傳播伊斯蘭教、返鄉、請求重修淨覺寺並要求子孫世守之等等)的考察。
佛教說認為,永樂元年(1403年),鄭和被姚道衍和尚收為菩薩戒弟子,法名福吉祥。鄭和生前還曾施印《大藏經》並留下題記,並曾請名僧圓瀞用金粉抄寫《妙法連華經》。 死後火葬,也被認為是佛教信仰的一個例證。
道教說則強調鄭和下西洋與天妃信仰之間的關聯,也有學者從鄭和德塔(弘覺寺塔)入手展開分析。
有觀點調和諸說,認為鄭和在宗教信仰上是“三教尊崇,多神合一”。也有學者指出,鄭和到不同宗教場所進行的祭祀活動主要體現的是明成祖的意志,尤其是明成祖超越宗教和文化、成為“普遍性君主”的意願,以這些活動的記載作為判斷鄭和信仰的材料,存在局限性。
海權思想
鄭和的海權思想問題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問題結合在一起。有觀點認為,鄭和本人具有鮮明的海權思想,早於馬漢五百年;鄭和下西洋為現代海權思想的構建提供了馬漢以外的新思維甚至“鄭和模式”。另一方面,海事危機和海權意識的覺醒,也成為歷史上“鄭和熱”的起因。
然而,鄭和等人關於南洋地區與明朝安全的相關論述,多載於外國現當代著作,例如法國學者弗朗索瓦·德勃雷的《海外華人》一書中鄭和勸阻明仁宗保留船隊的話,美國學者李露曄的《當中國稱霸海上》中明朝官員的論述,等等;而這些外國著作中的內容,又難以在中國的傳世中文文獻中得到查實。不過,學者鄭一鈞指出,不能因此武斷地否定這些海外資料的可信性。
去世地點
鄭和之死,《明史·鄭和傳》的記載十分模糊。學者鄭鶴聲、鄭一鈞提出的“鄭和1433年死於古里國”的說法,得到較多接受。但也有研究者認為該說所依據的《非幻庵香火聖像記》內容錯亂殘缺,且該說對相關文字也有誤讀,而據《大明都知監太監洪公壽葬銘》,在第七次下西洋中出使古里國的只是副使洪保,鄭和並未前往。與此相關,還存在關於鄭和葬處的爭議。
後世紀念
人物墓葬
根據清康熙《江寧縣誌》、同治《上江兩縣誌》及陳作霖《金陵物產風土誌》等文獻資料,鄭和之墓當在南京牛首山,但具體位置及性質(是否為衣冠冢)則長期未有定論。建國初,文史工作者在牛首山南麓尋訪到一座“回回墓”及鄭氏後裔,後該墓被以“鄭和墓”之名列為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墓可能為鄭和衣冠冢,但也有觀點稱該墓即鄭和真體墓。
此外,葛曉康認為牛首山西麓的弘覺寺地宮出土的鎏金喇嘛塔上所寫“李福善”即鄭和,進而得出鄭和的部分遺骨歸葬於弘覺寺地宮的結論 ,這一觀點在學界受到了不少質疑。 另根據2014年發現“鹹陽世家”墓誌碑,鄭和葬在牛首山西麓,但墳寺並非弘覺寺,而是廣緣寺。
人物故居
鄭和在南京擁有府邸,所在街道一說亦因鄭和原姓馬而得名“馬府街”,後府邸可能毀於太平天國運動。1983年,南京市文管會等部門對鄭和府邸遺址進行了調查,認為南京鄭和府邸應以馬府街一帶為中心,包括原江蘇省立第一女子師範學校等在內。 同年及2005年,該地也曾出土部分文物。原址建有南京鄭和公園,園內設有鄭和紀念館、鄭和研究會。
在北京,有三寶胡同(原稱三寶老爹胡同、三不老胡同),據稱是鄭和在北京的舊居所在地。此外,在鄭和故鄉雲南省晉寧縣,原月山公園被改名鄭和公園並進行擴建; 在與鄭和下西洋有關的蘇州太倉、福州長樂,也都建有“鄭和公園”。
廟宇供奉
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等都設有廟宇並立神像來供奉鄭和,例如泰國大城府的三寶公廟(即帕南澄寺,一說實與鄭和無關)、馬六甲“寶山亭”、登嘉樓“三保公廟”、砂拉越尖山“義文宮三保廟”、檳城峇都茅“鄭和三保宮”以及吉隆坡的三寶廟。其中以印尼和馬來西亞最多,截至2012年分別有7座和5座鄭和廟。
一說,福建長樂縣顯應宮曾供奉鄭和塑像。
命名事物
鄭和在海內外的命名物,總數在百處以上,除文物外,相當部分是為紀念鄭和進行的命名,有的還就“命名權”發生爭議。本詞條擇要列舉相關命名物。
命名地點
在中國南海,南沙群島中有一群礁名為鄭和群礁。
在海外,馬來西亞有三寶山、三寶井,印尼有三寶壟、三寶墩,索馬里有鄭和村、鄭和屯;菲律賓的三寶顏,一說也是紀念鄭和。
航海艦船
“鄭和號”:被用於命名 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艘遠洋航海訓練艦(隸屬海軍大連艦艇學院,參見“鄭和艦”); 台灣軍方舷號為PFG-1103的成功級巡防艦,與之同名;2015年9月由中國企業交付的一艘18000TEU超大型貨櫃船,也被命名為“鄭和號”。
“鄭和輪”:既是大連海事大學的教學實習船的名稱,也被用於命名隸屬於中遠集團的中國第一艘第四代貨櫃船。
航空器
2005年美國波音公司以“鄭和號”命名將首次環球飛行的波音777-200LR。
相關紀念日
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的7月11日被定為中國的航海日,並規定全國所有船舶鳴笛掛彩旗,系取鄭和首次下西洋之日期1405年7月11日。
600年後的這一天,對鄭和下西洋的紀念達到了最高潮。中華人民共和國“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黃菊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中國交通部、外交部和其它部委、省市的負責人在會議上發言,鄭和後裔代表、社會知名人士、專家學者、各界代表和一些國家的駐華使節、國際組織代表出席了這次會議。
紀念郵票
1985年,中國郵政曾發行J.113《鄭和下西洋580周年紀念郵票》一套四張。2005年,中國郵政、香港郵政、澳門郵政又分別發行了《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郵票,均為1套3枚,該套郵票詳情如下:
圖序 | 圖名 | 面值 | 發行量(版式一) |
(3—1)J | 鄭和像 | 80分 | 1060萬枚 |
(3—2)J | 睦鄰友好 | 80分 | 1060萬枚 |
(3—3)J | 科學航海 | 80分 | 1060萬枚 |
小 型 張 | 鄭和下西洋600周年 | 6元 | 950萬枚 |
史料記載
關於鄭和的史料,除《明實錄》及《明史·鄭和傳》外,散見傳世文獻、金石文物等。
傳世文獻,例如由下西洋參與者撰寫的《西洋番國志》、《星槎勝覽》、《瀛涯勝覽》,記載有鄭和第七次下西洋部分信息的《前聞記·下西洋》,此外還有“鄭和寫經”、家譜、地方史志等各類文獻資料。金石文物,例如“馬哈只墓碑”、“布施錫蘭山佛寺碑”、“鄭和行香碑”、“《天妃靈應之記》碑”(一說與“通番事跡碑”互為姊妹碑)、“鄭和銅鐘”等。金石文物或補傳世文獻之闕,或與傳世文獻存在出入,對學界研究鄭和及鄭和下西洋研究多有助益。
就上述各類資料,學界已經在彙編、校訂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例如《鄭和下西洋資料彙編》、《明抄本〈瀛涯勝覽〉校注》等。
藝術形象
影視形象
2008年卡通片《鄭和下西洋》;
2009年電視劇《鄭和下西洋》,羅嘉良飾;
2011年央視紀錄片《鄭和下西洋》。
小說戲曲
明代羅懋登著《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
明無名氏雜劇《奉天命三保下西洋》;
清代呂熊《女仙外史》第五十四、五十五回;
清彭鶴齡《三保太監下西洋》;
2005年王佩雲著歷史小說《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