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鄭和本姓馬,小字三保。回族。公元1371年生於昆陽。鄭和的祖父與父親都到過伊斯蘭教聖地麥加,他幼小時就對外洋情況有所聞。明初,入宮做宦官,後在北京服侍燕王。
在燕王朱棣起兵與建文帝朱允爭奪帝位的鬥爭中有功,成為明成祖身旁要人。
明成祖派鄭和帶隊,以景弘為副使,率水手、官、兵27800餘人,乘“寶船”62艘,遠航西洋。他們於1405年從蘇州劉家港(今太倉東瀏河鎮)出發,到占城(今越南南部)、爪哇、蘇門達臘、錫蘭(今斯里蘭卡)等地,經印度西岸折回,至1407年返國。以後又於1408──1411年、1413──1415年、1417──1419年、1421──1422年、1403──1433年出海遠航,前後28年,7次遠航,歷30餘國,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所乘的船隻,最大的長約148米寬約60米,可容1000人。這些航行比西方的哥倫布、達伽馬等的航行早半世紀以上,艦隊的規模與船隻之大,都遠遠超過了他們。鄭和每到一地,都以絲綢、瓷器、銅鐵器和金銀等物,換取當地的特產,“所取無名寶物不可勝計,而中國耗費亦不貲(不可計量)”。有的國家和地區還派使者隨船來到中國,促進了國際間的交往。三保太監下西洋,是世界遠航史上的創舉,傳為“明初盛事”。
公園內主要景觀有“望海樓”;高8.5米的鄭和全身塑像;展示大量文獻、實物、複製模型、圖表等的鄭和紀念館;仿鄭和七下西洋的大寶船而建的三保樓;被譽為雲南碑刻第一林的鄭和碑林共64塊;鄭和古里亭;以及鄭和之父馬哈只的陵墓。
公園景色
層巒疊嶂如神龍探江,清澈河水似玉帶纏繞,別致建築參差錯落,濃郁草木生機勃勃,鄭和銅像、寶船、紀念館、異域風情區等再現鄭和率領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船隊七下西洋的壯舉。近日,記者來到鄭和公園採訪,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座瑰奇秀麗的濱江公園,600多名能工巧匠正在給公園梳妝打扮,準備盛妝迎接2008年中國航海日活動。
永恆的航海輝煌鄭和公園原名“港城之星”,因鄭和七下西洋啟錨太倉和鄭和文化元素多而更名,總面積122公頃,是一個以鄭和為主題的“多元一體化”、“體驗式”新型綜合性濱江公園。為承辦2008年中國航海日活動,現在主要實施11座山體、主入口廣場、音樂噴泉、鄭和銅像、鄭和寶船、鄭和紀念館、七下西洋歷經的異域風情區等十個工程。
在中央景觀廣場,記者向河中心望去,鄭和銅像高大典雅,宏偉凝重。銅像全部用錫青銅鑄造而成,高18米,底座高2.8米,喻為鄭和身高1.8米,航海28年。
鄭和銅像南面是鄭和紀念館。鄭和紀念館是鄭和公園內最醒目、最具有紀念意義的景點,建築面積2300平方米,整個建築看上去就像千帆競發,不僅還原了鄭和船隊遠航的歷史形象,而且充分體現了現代建築風範。目前,這一建築的土建已經完成,進入了內部設計和布展階段。
沿中央景觀廣場西行百米,鄭和寶船赫然入目。鄭和寶船仿明代鄭和寶船建造,船身長71.1米,寬14.05米,喻為鄭和1405年7月11日首次出航。
鄭和紀念館東側是鄭和林,第一排栽種的是來自鄭和故鄉——雲南省晉寧縣的7棵圓柏,後面7排分別是銀杏、楊梅、蜜柚、雪松、桂花、枇杷和杜英,每排也是7棵。據介紹,像鄭和林這樣的高檔次高水平的綠地,鄭和公園有30萬平方米,占到整個公園40%面積。
醉人的異域風情從鄭和紀念館沿河南行,一座“假山”映入眼帘。據了解,那不是假山,是巨石橋,通過這座橋,可乘遊船進入異域風情區,感受鄭和歷史遺蹟的現代縮影。
遊船東行,河道兩岸分別是馬六甲和爪哇的民居,看上去古樸原始。民居的盡頭,是橫跨河兩岸的塔橋,欄桿上裝有城堡一樣的裝飾件,看上去富麗堂皇。穿過塔橋,眼前豁然開朗,各種建築豪華氣派,古里、錫蘭、唿嚕莫斯、麥加和麻林的宮廷建築環島而建。異域風情區建築面積為3300平方米,將來還可以體驗所在國家和地區的民俗風情,品嘗所在國家和地區的美食。
設計異域風情區並不輕鬆。景觀設計師麼貴鵬說,鄭和船隊遍訪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把它們的標誌性建築全部搬進來,不太現實。討論再三,設計組決定選擇鄭和船隊故事性較強的7個國家和地區標誌性建築。由於時間太緊,必須儘快拿出設計方案,所以只能藉助網路搜尋相關資料。
資料有了,麼貴鵬又犯難了:7個國家的標誌性建築那么多,全部搬過來,互相衝突,缺少整體美。怎么辦呢?他參照北京歡樂園、香港迪斯尼、杭州休閒博物館和蘇州樂園的相關建築,詳細分析異域風情區的地形地貌。最後以塔橋為界,橋西狹長地帶建造民居,以木色為主色調,屋頂用淺褐色瓦,局部用草頂;橋東建造宮廷建築,以偏紅偏藍偏黃的暖色調為主,屋頂選擇層次感強、色彩好的油氈瓦。
人造山脈創三項第一鄭和公園的最南端,是連綿1.5公里綠意盎然的人造山脈。遠遠看去,像一條神龍游向浩渺的長江。走進細看,整個人造山脈由11座山體組成,特別是46米高的主峰更為壯觀。鄭和公園項目技術負責人要彥波說,等山體停止沉降了,上面將建造潮音閣,遊客可以登高遠眺長江。
山體還在沉降?看著記者一臉的疑惑,要彥波笑著說,人工造山存在山體外移、地表沉降和土方運輸等三大難題,其複雜程度遠遠超出了建造高樓的技術難度。鄭和公園人造山脈創造了三項國內第一:一是山體堆集地基處理方式國內首創,南京理工大學教授、高級工程師宰金珉、劉加才等人引進了美國的成熟技術;二是在沖積平原上堆山體的高度國內第一,在長江沖積平原上造山,不少地方堆集到30米高,山體就坍塌了;三是首家考慮環保和生態因素,這裡需要160萬方土,大多是用上海隧道工程的廢棄土和電廠的廢煤渣,淺表層是鄭和公園開挖河道的廢土,表層是鄭和公園開挖河道的根植土。
主峰山體最難堆集。要彥波說,他們先打入25米和30米規格的塑膠排水管,把地下水排到砂墊層,然後在砂墊層上填上8米深的泥土和砂石,壓實後打入管樁,澆鑄混凝土筏板。關鍵部位完成後,他們開始連續堆土。山體逐漸增高,他們就鋪設500米長的便道運土。剛開始造山時,地基每天沉降5至6厘米,現在已經很少沉降,即將停止。
建園背景
鄭和本姓馬,小字三保。回族。公元1371年生於昆陽。現公園內立有“明三保太監鄭和故里”碑,並在碑附近發現民房建築遺蹟。鄭和的祖父與父親都到過伊斯蘭教聖地麥加,他幼小時就對外洋情況有所聞。明初,入宮做宦官,後在北京服侍燕王。在燕王朱棣起兵與建文帝朱允爭奪帝位的鬥爭中,“有功,累擢太監”,(《明史·鄭和傳》)成為明成祖身旁要人。
在優裕安定的生活中,他想起了亡故的父親,便請禮部尚書李至剛為父親撰寫墓志銘。但鄭和幼小離家,父親叫什麼名字卻不知道,只依稀記得鄉裡間呼父親為“哈只”,於是,碑文中便寫“公字哈只”。哈只原是對前往伊斯蘭教聖地麥加朝過聖的人的尊稱。碑文在北京寫好,帶回雲南刻石立碑。這個碑現立於公園內的馬哈只墓前,高1.6米,寬0.93米,砂石,額呈半月形,碑額篆書“故馬公墓志銘”,字跡間有剝蝕。原文如下:公字哈只,姓馬氏。世為雲南昆陽州人。祖拜顏。妣馬氏。父哈只,母溫氏。公生而魁岸奇偉,風裁凜凜可畏,不肯枉已附人。人有過,輒面斥無隱。性尤好善,遇貧困及鰥寡無依者,恆保護給,未嘗有倦容。以故,鄉黨靡不稱公為長者。娶溫氏,有婦德。子男二人:長文銘,次和。四人。和自幼有才志,事今天子,賜姓鄭,為官監太監。公勤明敏,謙恭謹密,不避勞,縉紳鹹稱譽焉。嗚呼!觀其子而公積累於平日與義方之訓可見矣。公生於甲申年十二月初九日,卒於洪武壬戍七月初三日,享年三十九歲。長子文銘,奉柩安厝於寶山鄉和代村之原,禮也。銘曰:身處乎邊陲,而服禮儀之習。分安乎民庶,而存惠澤之施。宜其餘慶深長,而有子光顯於當時也。
(時)永樂三年端陽日資善大夫、禮部尚書兼左春坊大學士李至剛撰。在碑的背面右上角,另淺刻有楷書三行,文云:馬氏第二子、太監鄭和,奉命於永樂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到祖家墳塋祭掃追薦,至閏十二月十二日吉日還記耳。鄭和家世,《明史》僅說他是“雲南人”,《馬公墓志銘》提供了籍貫、身世、任職、賜姓等確切的資料;鄭和成了顯貴之後,是否回鄉,史書闕載,碑陰的三行題記,反映了鄭和在第二、三次遠航之間曾回鄉掃祭的事實。因而,此碑成了研究鄭和的珍貴文物,今已建碑亭保護。在馬公墓志銘兩側還立有石碑二方,一是師範(荔扉)錄的《明史三保太監鄭和傳》;一是夏光南的《鄭和太公墓志銘跋》,均為民國24年所立。對了解鄭和及碑銘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就在鄭和請李至剛為父親撰寫墓志銘的那一年,明成祖派鄭和帶隊,以景弘為副使,率水手、官、兵27800餘人,乘“寶船”62艘,遠航西洋。他們於1405年從蘇州劉家港(今太倉東瀏河鎮)出發,到占城(今越南南部)、爪哇、蘇門達臘、錫蘭(今斯里蘭卡)等地,經印度西岸折回,至1407年返國。以後又於1408──1411年、1413──1415年、1417──1419年、1421──1422年、1403──1433年出海遠航,前後28年,7次遠航,歷30餘國,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所乘的船隻,最大的長約148米寬約60米,可容1000人。這些航行比西方的哥倫布、達伽·馬等的航行早半世紀以上,艦隊的規模與船隻之大,都遠遠超過了他們。鄭和每到一地,都以絲綢、瓷器、銅鐵器和金銀等物,換取當地的特產,“所取無名寶物不可勝計,而中國耗費亦不貲(不可計量)”。有的國家和地區還派使者隨船來到中國,促進了國際間的交往。三保太監下西洋,是世界遠航史上的創舉,傳為“明初盛事”。
鄭和公園的建立,表達了家鄉人民對這位航海家的懷念。公園入口處高大的門楣上雕刻著千帆競發,乘風破浪,向前挺進的圖案,正象徵著鄭和不畏艱難險阻,為國家民族創功立業的精神。公園內還建有“望海樓”;以巨船形為底,樓設三層,其中陳列鄭和像、鄭和航海圖、福建《天妃應靈之碑》及有關史籍等文物,登上這座“樓船”,可望五百里滇池,睹物思故,懷念鄭和的感情油然而生……不必諱言,鄭和回雲南、下西洋,也與尋找建文帝的下落有關。
建文自被朱棣趕下台後,有的說他死於宮中,有的說他從暗道逃跑,削髮為僧,往來於滇黔巴蜀間。明成祖始終心不下,多次派心腹之臣,以各種名義,四出查訪,鄭和回雲南祭掃祖塋,也還負有此使命;派他下西洋的目的之一,也是“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明史》)。這一點,後人也看得很明白,清代雍乾之際的詩人孫髯,就曾寫道:“樓船西洋岸,意在捕蛟龍”(《春日登獅山》),但建文行蹤不定,未能如願。鄭和卒於何時何地,今史學界仍有不同意見。其中一說是,他於公元1430年最後一次出海,至1433年於返航途中卒於故里。相傳,鄭和墓在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之三保壠市,至今,三保壠市有三保洞,供有鄭和塑像,三保洞前之土墩,傳為“三保大人埋骨之地”(鄭健吾《南洋三月記》)。國內,南京牛首山有鄭和墓(疑為衣冠冢)。為紀念這位把自己畢生的精力獻給祖國航海事業,為發展中國和亞非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作出貢獻的人物,鄭和公園內,還立有“鄭和紀念碑亭”和“鄭和紀念館”。鄭和身為太監,無子,相傳以其兄長子為後嗣,家住南京馬府街,自稱“馬府鄭”;其兄次子後遷往玉溪,兩支子孫繁衍,至今已是近20代數百人。多年來,他們一直分別到牛首山和昆陽月山掃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