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倍海姆

馬丁·倍海姆

馬丁·貝海姆,Martin Behaim,1459~1507,德國地理學家,航海家,世界上第一個地球儀 的製造者。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1459年在德國紐倫堡,一個從事遠洋貿易的貴族商人家庭里出生了一個男孩,取名叫馬丁·貝海姆。15歲時,其父親去世,他被家人送到佛蘭德斯(現比利時境內)學習紡織貿易。25歲時他到了里斯本,很快,貝海姆獲得了一個重要職位,成為葡萄牙國王約翰二世的航海顧問。1490年,貝海姆從里斯本返回家鄉德國紐倫堡,並逗留了三年。1492年,馬丁·貝海姆請工匠打造的地球儀——“Erdapfel”,字面意思就是“地球蘋果(Earth apple)”在紐倫堡亮相。

主要成就

馬丁·貝海姆是個謎一樣的人物。布克文學獎前評審會主席麗莎·賈丁(Lisa Jardine)在《世俗產品:文藝復興新史》一書中這樣寫道:“在為德國人製造地球儀時,貝海姆實際上是涉入了一件商業和工業的間諜事件,因為他將在里斯本所得到的地理知識納入了地球儀——那是當時最高機密且無從取得的地圖資訊。”

許多出版物上都說貝海姆是一個航海家、數學家和天文學家,貝海姆地球儀上的題記,說他在1485至1486年間遠航到了西非沿岸,《紐倫堡編年史》中提及貝海姆是船隊的副統領。可是也有歷史學家認為他在那次航行中的角色只是一商人,而且,他也不是德國天文學家、數學家雷格蒙塔努斯(Regiomontanus)的學生,他們兩家只不過是隔壁鄰居而已。對他在里斯本的角色也有很多種說法,不過都找不到確實的記載。於是,人們認為貝海姆最可能的身份應該是天文航海儀器進口商,畢竟他的家鄉紐倫堡是當時中世紀神聖羅馬帝國的非正式都城,貿易、科學、藝術臻於極盛,是歐洲最好的製造商。他理所當然地接觸到了那些匯聚在里斯本朝廷中的來自地中海各地的航海探險家和製圖師。

貝海姆地球儀的直徑有51厘米,裝飾豪華。在1494年的有關記載中,製作這個球特別地費時費力,1992年紐倫堡對這個球的材質做了一個詳細研究,其報告也稱其製作工序的確相當複雜。這是一個新舊地理知識的混合體,古希臘對世界的猜想,中世紀的地理思想,航海探險的新結果都可以看到,成為了當時歐洲中部繪製世界圖像的一個範例,而且是世界上僅存不多的匯集了不同的製圖方法與流派的地圖作品之一。球上的銘文說,其主要內容來源於托勒密的《地理學指南》的內容,從地球儀上看,非洲內部和亞洲地圖基本上是根據托勒密的知識。有意思的是,我們現在所有已知的同時代的托勒密世界地圖的版本也都是德語而不是拉丁語。

馬丁·倍海姆 馬丁·倍海姆

地球儀上面標註出了2000個地名,100多幅插圖,48面旗幟,15艘船,50多個圖例,還有那些神話傳說故事,想像中未知大陸上怪模怪樣的土著居民,奇異的動植物等。顯然資料的主要來源並不是貝海姆的個人經驗,東亞及東南亞是根據馬可·波羅的資料,而非洲西海岸則是根據來自葡萄牙的最新信息。非洲東海岸向東突出的畫法,目前僅在1490年前後的世界地圖上見過一例。另外還有曼德維爾、戈麥斯等人的旅行記,已經失傳了的海圖等等這些可能的來源。球上還有很多不解之處,例如安提利亞(Antilia),這是葡萄牙人已經探險到過的地方,可是在這個球上仍然還保留著錯誤的畫法。貝海姆對這些不同來源的地理知識的選擇判斷又有什麼依據呢?地球儀完成於哥倫布找到“新大陸”的同年,上面沒有美洲大陸。

“世界是圓的,可以航行到任何地方。”這是地球儀上的一句題注。據說當麥哲倫於1517年離開家鄉葡萄牙前往西班牙,覲見神聖的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時就“呈上了一個顯示整個世界的地球儀……然後指出他打算航行的路線,只是南美洲最南端可能有一條可以通行的海峽刻意地保留空白,以免被人得知”。有歷史學家認為,這個地球儀即使不是1492年貝海姆地球儀仿製品,也是它的更新版。貝海姆的地球儀並不是人類最早製作出來的地球儀,但它是“15世紀末最引人注目的地理觀念描述”,他把15世紀80年代地理知識的集成表達在了一個球體上,或者可稱之為一個三維宇宙模型。

當我們追尋歷史的時候,總是希望從權威的記載中去獲取真相。不過,人,總是忍不住好奇心。記得,還看到過一個美國人寫的有趣故事,說1459年,貝海姆母親與馬夫私通生下一孩子,因為害怕孩子大後,丈夫看出孩子沒有其家族的貴族特徵,於是在參加皇室慶祝第一個兒子馬克希米里安一世出生的活動時,請求奶媽偷偷調換了孩子。於是,一個成為了哈布斯王朝的統治者,通過征戰和聯姻,擴大著自己的版圖;一個成為了航海探險家,一個地理學家,因為血液中有著掌握世界的夢想因子,他把世界做成一個可以捧起的圓球。這種說法很離奇,野史趣聞自然不足為信,不過也可看出一點貝海姆地球儀產生的影響。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和貝海姆的地球儀發生在同一年,也並不只是時間上的巧合而已。1428年,托勒密《地理學》的拉丁版本在德國出版,希臘典籍重新回到歐洲,震撼了當時的知識分子,他們重新學習地圓理論以及製圖方法,促成了地理髮現的新浪潮。貝海姆地球儀 在這個時候出現,何嘗不是希臘理性精神的又一次勝利。

這座與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同年誕生的地球儀,雖說和哥倫布一樣成為了全球視野的象徵,可是它還從未離開過它的出生地紐倫堡,一直被保存在當地的日爾曼國立博物館。

天文學家拾遺

天文學家是研究天文學、宇宙學、天體物理學等相關學科的科學家。因為有些哲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對天文理論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所以下面的列表中也包括這些人。以天體以及天體運行規律為研究對象的成功人士.
馬丁·史瓦西
安妮·坎農
尤金·派克
艾伯特·喬治·威爾遜
艾倫·桑德奇
艾希納·赫茨普龍
愛德華·愛默生·巴納德
安吉洛·西奇
A·洛朗
奧古斯特·費迪南德·莫比烏斯
奧古斯特·沙盧瓦
奧勒·羅默
奧托·雷瑟
奧托·斯特魯維
保羅·卡拉斯
玻丹·帕琴斯基
薄樹人
布萊恩·馬斯登
查爾斯·狄龍·珀賴因
查爾斯·科瓦爾
大衛·拉比諾維茨
丹尼爾·柯克伍德
法蘭斯·萊文沃思
弗德雷·霍伊爾
弗朗西斯·貝利
弗里德里希·提特言
葛永良
賀拉斯·帕內爾·塔特爾
賀曽朴
亨利·德雷伯
亨利·約瑟夫·阿納斯塔·佩羅坦
亨利愛塔·勒維特
基普·索恩
傑弗瑞·馬西
傑雷米亞·霍羅克斯
傑瑞德·K·歐尼爾
卡爾·路德維希·哈丁
卡爾·路德維希·亨克
卡羅琳·舒梅克
克里斯多佛·萊特
克里斯托佛·克拉烏
萊奧·安東·卡爾·德巴爾
萊曼·史匹哲
黎頓郝斯
路易斯·斯威夫特
羅伯·雷頓
羅雷爾·路德威·德亞
羅雅谷
馬丁·倍海姆
阿薩夫·霍爾
馬中佩
米高·E·布朗
尼克拉·路易·拉卡伊
歐仁·米歇爾·安東尼亞第
皮埃爾·梅尚
皮埃爾·莫佩爾蒂
皮埃爾·讓森
喬治·阿貝爾
喬治·比德爾·艾里
喬治·瑪麗·塞爾
讓·勒郎·達朗貝爾
讓·瑪璉·愛德華·史提芬
讓·沙科納克
塞琉西亞的塞琉古
賽斯·卡羅·錢德勒
邵正元
史蒂文·沃格特
瓦西里·雅科夫列維奇·斯特魯維
汪琦
王綬館
威廉·亨利·皮克林
威廉·拉塞爾
威廉·羅伯特·布魯克斯
威廉·朱利斯·福爾斯特
小羅伯特·伯納姆
葉永煊
伊莉莎白·羅默爾
埃德溫·霍姆斯
尤金·舒梅克
虞聳
約翰·拜耳
約翰·迪伊
約翰·弗蘭斯蒂德
約翰·帕里扎
約瑟琳·貝爾·伯奈爾
乍德·特魯希略
詹姆斯·弗格森
詹姆斯·克里斯蒂
朱賽普·皮亞齊
朱有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