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石柱土家族自治縣、貴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縣等六個土家族自治州、縣的巴人後裔代表,成為首批遊客。地理歷史意義
夷城)所在地。它的發現,證明早期巴人不僅沒有失蹤,而且也基本搞清源流。隨著考古的層層深入,巴人老家在長陽的文物證據越來越充分。專家們一致認定:長陽就是巴人故里。香爐石遺址,位於鄂西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漁峽口鎮東南0.5公里的清江北岸,東距長陽縣城97公里,地處清江中游。遺址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呈斜坡狀,西南面臨清江,下距清江河面約30餘米。地理環境十分獨特,屬典型的河旁山寨型文化遺址。建設特色
2009年11月4日,香爐石遺址被納入長陽重點旅遊文化項目的香爐石遺址保護性開發項目動工。目前文化遺址公園已建成600多平方米的出土文物展覽廳、景區內的循環參觀道、設立了出土文物解說牌、修建了避雨亭、觀景台和停車場等。整個工程嚴格按照古籍記載和地下考古發現,還原歷史舊貌,不改變現有地貌和生態,把山水自然風光和遠古歷史文化融為一體,再現古代巴人生活情景。據介紹,建在香爐石文化遺址公園西側的“香爐石——中國早期巴文化遺址”文物陳列館將長期免費對遊客開放。
巴蜀文化,是我國古代的地域文化之一。創造這種文化的主人是巴人和蜀人兩個古代民族。據歷史文獻記載,巴人和蜀人的歷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我國的青銅時代,上接原始社會末期。然而過去因材料所限,早期巴人和蜀人的情況一直不夠清楚,有的甚至認為早期巴人已失蹤,很難考察清楚,直到近十幾年來,由於考古發掘連續獲得一些重要的材料,早期巴人和蜀人的情況才逐漸明朗,早期巴文化和蜀文化才得以確認。即早期蜀文化的地域範圍是以川西成都平原為中心的一種青銅時代的文化,而早期巴文化則是以鄂西清江流域和長江三峽一帶為中心的一種青銅時代的文化。
香爐石文化
其遺址,就是鄂西清江流域早期巴人的一處典型遺址,通過考古發掘,出土遺物近萬件,文化內涵十分豐富,並具有代表性。經研究,已被命名為“香爐石文化”,載入史冊。該遺址為1983年發現,面積3萬多平方米,但遺物暴露較多的面積只有700多平方米。後在配合湖北省清江隔河岩大型水電工程建設中,由湖北省文化廳從省、市、州、縣文博部門抽調考古人員組成湖北省清江隔河岩考古隊,於1988、1989、和1995年先後三次進行考古發掘,在遺址中心地區共挖掘400餘平方米,獲得夏、商、周時期的石器、陶器、骨器和銅器等文化遺物近萬件及一批早商時期的巴人墓葬。還發現大批商、周時期的甲骨和兩枚商末周初時期的陶印章(璽印)。甲骨是到目前為止我國南方出土最多的一處,陶印章是到迄今為止我國出土最早的陶璽印。此外,還出土了大批獸骨和魚骨以及東周和秦漢時期的部分遺物。
香爐石遺址出土的陶器,風格獨特,以夾砂褐陶或灰褐陶為主,紋飾以粗細繩紋和方格紋為主,其他還有弦紋、戳印紋、三角刻劃紋、米粒紋和回紋等多種。火候一般較高,質較硬。一些主要陶器如平底或圜底鼓腹罐、圓唇斂口平底缽、敞口鼓腹圜底釜和侈口小鼓腹尖底杯等的造型與北方中原夏商文化的陶器迥然不同,而與附近長江三峽地區許多夏商時期遺址的出土遺物很相似。但三峽地區已有的同類遺址的出土物,都沒有香爐石遺址出土的那么多,那么典型,那么自成體系的陶器群體。因此,考古學家在經過認真整理和對比研究後,根據其獨特的文化特徵,將其命名為“香爐石文化”。這一文化的時限,根據碳十四的測定數據並結合地層關係和器物標型學的研究,為上起夏時期,下至西周時期,前後長達千餘年。
漁獵經濟為主,採集和種植業為輔。從出土的大量甲骨和兩枚陶印章(璽印)看,其文明程式較高。
根據香爐石遺址附近的地理環境和古文獻記載中的“夷城”具有“山石曲”、“泉水亦曲”、“望如穴”、“岸即為崩”、“階陛相乘”和“岸上有平台”等相吻合的地貌特徵,以及出土文物的豐富和時代的吻合,加之附近又有反映早期巴人故事白虎壟的歷史傳說,故有人認為這裡可能就是我國古代巴人最初定居的都城(即“夷城”)所在地。
土家族的族源問題,而且也解決了我國古代早期巴人故里的歷史之謎。不僅對研究我國早期巴文化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而且對研究我國古代多民族相互影響和發展的中華民族古代史也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