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路透社斯德哥爾摩1901年12月10日電瑞典國王和挪威諾貝爾基金會今天首次頒發了諾貝爾獎。根據諾貝爾的遺囑:“諾貝爾獎每年發給那些在過去的一年裡,在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及和平事業方面為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今年的諾貝爾獎的獲得者有:德國的倫琴(物理學獎),他發現了X射線;荷蘭的范托夫(化學獎),他發現了化學動力學定律和滲透壓定律;德國的貝林(生理學或醫學獎),他在血清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法國的普呂多姆(文學獎),他在詩歌創作方面頗有建樹。諾貝爾和平獎的獲得者有:瑞士的迪南,他於1864年建立了紅十字會;經濟學家帕西,他建立了促進國際仲裁的各國議會聯盟。
從即日起,根據諾貝爾的遺囑,諾貝爾獎由4個機構(瑞典3個、挪威1個)頒發,從按諾貝爾遺囑建立的基金中撥款。授獎儀式每年於12月10日諾貝爾逝世周年紀念日,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和挪威的奧斯陸舉行。
1867年,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發明了黃色炸藥,以後又發明了多種炸藥,這使他獲得了巨額收入。1896年諾貝爾逝世時,這筆巨款用來設立諾貝爾獎金。他留下來的資金每年的利息將支付這5種諾貝爾獎金。諾貝爾基金會是這筆資金的合法擁有者,並管理這筆資金的投資,但與諾貝爾獎的評定無關。諾貝爾的評議權屬於瑞典和挪威的諾貝爾獎評審會。
學習指導
學習目標
1、熟讀首屆諾貝爾獎頒發,進一步掌握訊息文體特點。
2、了解倫琴等人所作出的巨大貢獻,體會諾貝爾寬廣胸懷。
3、理清新聞的內容、要素、結構,體會語言的真實準確。
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把握新聞的結構,了解導語的作用。
難點:補敘作用。
學習過程
一、字詞積累
1、生字
頒發()挪威()
遺囑()滲透()
炸藥()仲裁()
卓有成就()
2、詞語
【遺囑】
【滲透】
【建樹】
【仲裁】
【卓有成就】
二、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把握訊息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
【答案】
時間:1901年12月10日;
地點:瑞典的斯德哥爾摩;
人物:瑞典國王和挪威諾貝爾基金會;
事件:首次頒發諾貝爾獎。
2、導語都講了哪些內容?主體部分講了哪些內容?
【答案】主體部分講了首屆諾貝爾獎獲得者及其貢獻,諾貝爾獎頒發的機構、時間及地點,諾貝爾獎的獎金來源及評審權等訊息背景。
3、你認為這則訊息的背景部分可以刪去嗎?
【答案】不可以。背景部分交代了諾貝爾獎資金的來源以及諾貝爾獎評議權歸屬,可以顯示諾貝爾獎評審的公平公正。
三、熟讀課文,探究新聞內容
1、“路透社斯德哥爾摩1901年12月10日電”屬於什麼內容?有什麼作用?
【答案】這是新聞的電頭,交代了通訊社名稱、發電地點、時間,表明訊息材料真實可靠,報導及時。
2、文章開頭一段交代了哪些信息?有什麼作用?
【答案】本題運用導語作用分析法。首句為新聞的導語部分,交代了事件的幾個要素:人物、時間、事件,總括了新聞的內容,簡潔明了,讓讀者一下子就明白了新聞所報導的具體內容。第二句交代了諾貝爾獎的來歷及其具體分類和獲獎條件,為讀者普及了相關知識,便於讀者更有效地讀懂和了解新聞內容。
3、第二自然段寫了什麼內容?有什麼作用?
【答案】語段中一一列舉了當年諾貝爾獎的各個門類的獲獎者的國籍、姓名、所獲得的獎項以及他們所做出的貢獻,這些都充分體現了新聞內容的準確性和真實性。
4、第三自然段,作者交代了什麼內容?有什麼作用?
【答案】語段明確了諾貝爾獎的頒獎機構、頒獎時間和頒獎地點,使所報導的內容簡潔明了,便於讀者了解和掌握。
5、本文結尾部分是補敘,這樣寫法有什麼好處?
【答案】語段交代了新聞背景,進一步介紹了諾貝爾獎獎金的來源,補充說明資金管理權與獎項評議權的分離,更有利於讀者了解和認識諾貝爾獎,從而增強了新聞內容的真實性。
資料連結
諾貝爾獎(NobelPrize)創立於1901年,它是以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AlfredBernhardNobel,1833.10.21--1896.12.10)的名字命名。諾貝爾1833年生於瑞典斯德哥爾摩,畢生致力於炸藥研究,並取得了重大成就。他一生共獲技術發明專利355項,並在20個國家開設了約100家公司和工廠,積累下巨額財富。
然而對於自己的發明被用於破壞,諾貝爾感到震驚和遺憾。1896年12月10日,諾貝爾在義大利逝世。逝世的前一年,他留下遺囑提出,將其部分遺產作為基金,以其利息分設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及和平5個獎項,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對人類做出重大貢獻的人士。據此,1900年6月瑞典政府批准設定了諾貝爾基金會,瑞典議會通過了《頒發諾貝爾獎金章程》,並於次年諾貝爾逝世5周年紀念日,即1901年12月10日首次頒發諾貝爾獎。自此以後,除因戰時中斷外,每年的這一天分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和挪威首都奧斯陸舉行隆重授獎儀式。1968年瑞典中央銀行於建行300周年之際,為紀念諾貝爾,出資增設了諾貝爾經濟獎(全稱為“瑞典中央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伯恩德·諾貝爾經濟科學獎金”,亦稱“紀念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在經濟科學研究領域作出重大貢獻的人。該獎於1969年開始與其他5個獎項同時頒發。
1990年諾貝爾的一位重侄孫克勞斯·諾貝爾又提出增設諾貝爾地球獎,授予全世界為保護環境作出重大貢獻的人士。這項被稱為綠色諾貝爾獎的“聯合國——地球是一體”獎於1991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之際由“地球是一體”協會在聯合國的贊助下首次頒發。
諾貝爾獎得主能夠獲得金質獎章、證書和獎金支票。獎金數額視諾貝爾基金會的收入而定,總體保持上升趨勢,從最初的每項約3萬美元,到20世紀60年代的7.5萬美元,80年代達22萬美元,近年來已超過100萬美元。
金質獎章約重半鎊,內含黃金23K,獎章直徑約為6.5厘米,正面是諾貝爾的浮雕像。不同獎項、獎章的背面飾物不同。每份獲獎證書的設計也各具風采。
按照傳統,在諾貝爾獎各獎項得主全部確定後,頒獎儀式在每年的諾貝爾逝世紀念日——12月10日舉行。除和平獎在挪威首都奧斯陸頒發以外,其他獎項都在斯德哥爾摩頒發。頒獎儀式隆重而簡樸,每年出席的人數限於1500人至1800人之間,男士要穿燕尾服或民族服裝,女士要穿嚴肅的晚禮服,儀式中所用的白花和黃花必須從義大利的聖莫雷運來,諾貝爾正是在這座城市去世的。
根據諾貝爾遺囑,在評選的整個過程中,獲獎人不受任何國籍、民族、意識形態和宗教的影響,評選的唯一標準是成就的大小。但也有人指出,諾貝爾獎特別是和平獎在評選過程中有時仍受政治等因素影響。
諾貝爾獎評選的全過程都是保密的,而且沒有複議。在發表最後結果時,也只有獲獎人的姓名和簡要理由。除公布最終獲獎者的名字外,候選人名單在50年內都不對外公開。即使過了這一時限,也僅供研究諾貝爾獎的專業人員查閱。諾貝爾獎各頒獎機構都極為強調其嚴格的獨立性。即便是瑞典和挪威政府,對評選結果也不能施加任何影響。
遵照諾貝爾遺囑,物理學獎和化學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定,生理學或醫學獎由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評定,文學獎由瑞典文學院評定,和平獎由挪威議會選出。由於諾貝爾訂立遺囑時瑞典和挪威仍同屬一個聯邦,且挪威議會推行更加務實的和平政策,所以把和平獎評定這一榮譽交給了挪威議會。1968年又增設了經濟學獎,獎金由瑞典中央銀行提供,委託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定。負責評定諾貝爾文學獎的瑞典文學院首建於1786年,是以維護和發展瑞典文學和文字為宗旨的國家學院。18名終身院士組成諾貝爾文學獎評審會,每年10月的一個星期四公開宣布當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根據古老的傳統,退出文學院的院士名額將不添加,只有在現任院士去世後才增添新的院士。2005年10月11日,瑞典文學院院士、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克努茨·安隆德教授在當日出版的《瑞典日報》上撰文宣布退出瑞典文學院,原因是他對文學獎評審會2004年評選奧地利女作家埃爾弗里德·耶利內克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不滿。
諾貝爾獎的每個授獎單位設有一個由5人組成的委員會負責評選工作,委員會任期三年。除公布最終獲獎者的名字外,候選人名單在50年內都不對外公開。其評選過程和原則為:
——評選過程的第一步是推薦候選人。推薦者必須有一定資格,他們必須是:前諾貝爾獎獲得者、諾貝爾獎評審會委員、特別指定的大學教授、諾貝爾獎評審會特邀教授、有代表性的作家協會主席(文學獎)、某些國際性會議和組織的成員(和平獎)、各國議會議員和內閣成員(和平獎)。任何人都不能推薦自己為獲獎者。瑞典和挪威政府無權干涉諾貝爾獎的評選工作,不能表示支持或反對被推薦的候選人。推薦候選人工作在每年2月1日前結束,9月份左右推薦人把推薦報告遞交有關評選機構。評選委員會在對候選人的成就進行討論後,於10月中旬公布評選結果。各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對候選人的評審工作都是秘密進行的。
——每年9月至次年1月31日,接受各項諾貝爾獎推薦的候選人。通常每年推薦的候選人有1000—2000人。
——2月1日起,各項諾貝爾獎評審會對推薦的候選人進行篩選、審定,工作情況嚴加保密。到9月份時,各領域的獲獎人已基本內定,然後由評審會召開大會正式決定。
——10月的第二個星期里,選出本年度諾貝爾獎獲得者。選舉結果揭曉,立即通知獲獎者。
——12月10日是諾貝爾逝世紀念日,這天分別在斯德哥爾摩和奧斯陸(和平獎)隆重舉行諾貝爾獎頒發儀式。在瑞典,由國王為獲獎者授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