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河調

簡介

饒河調是贛劇的代表性聲腔,流行於贛東北的鄱江(又名饒河)流域,大致涵蓋了原饒州府的範圍。贛劇音樂,包括“高、昆、彈”三腔,其彈腔於清光緒初年(1876前後)基本形成。它以皮黃為基礎,博採南詞、北詞、老撥子、秦腔、梆子、浦江、浙調等諸多聲腔,與贛東北的方言鄉音熔鑄一爐,使之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流行於饒河流域的班社稱“饒河班”,活躍於信河一帶的稱之“信河班”,又稱“廣信班”。饒河調與信河調各呈異彩,是在共同的贛東北區域文化圈內,又分別受所依存的饒河文化和信河文化影響,在漫長歷史過程中自然形成的。

發展歷程

饒河調流行的區域,包括樂平、鄱陽、萬年、餘干、德興、浮梁、景德鎮等地。自唐代以來直至20世紀,這些縣境大體同屬一個政區,先後為饒州,饒州路、饒州府、江西省第五行政區和浮梁專區等治。政區長期穩定,促進了轄區內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和相互吸收,使之逐漸形成饒河區域文化的共性。這帶地方,春秋時為楚國東南境,其間雖曾一度屬吳、屬越,但後復屬楚。因而,楚文化對饒河文化的影響是有漫長歷史淵源的。饒河流域地處鄱陽湖濱,可與長江相連,與楚文化中心地帶沿江相通。古代水上交通線是整個交通網路的大動脈,這就促進了楚、饒兩地文化的相互輻射。贛劇“西皮”來源於漢調,後經不斷滲透饒河的方言鄉音而成。饒河班“皮、黃”二腔合流,也是仿效漢劇的創舉,使贛劇彈腔最後定型。一種文化色彩區域的分布,必然形成多層次結構,從楚文化區域的歷史、地理、經濟、文化所發揮的影響作用鑒認,是一個大範圍的色彩區,饒河文化只是區內一個次層的色彩片,二者的互動作用不是對等的。楚文化的普遍特徵是饒河文化的某種共性;饒河文化的典型風格,只是楚文化的一個具體特點。所以,饒河文化既有本地文化個性和贛東北文化共性,又有一定程度的楚文化色彩。初期的贛劇在饒河流域流傳過程中,不斷受當地文化的薰陶,就逐漸形成了“饒河調”。

與信河調的異同

饒河調與信河調的統一方面是先決的,因為它們都是贛劇,都根植於贛東北文化土壤;它們的差異是在不同的生存條件下後生的。因饒河調流行的中心地點是樂平,而樂平又是後期弋陽腔(又稱“樂平腔”)的活動地帶,故受高腔影響較深,使其唱腔具有濃郁的古樸、粗獷、剛勁風格;信河調因活動於江南九省通衢的毗鄰地帶,與江浙等地外來劇種交流甚多,故其唱腔較多體現了時興、秀麗、柔婉的風格。
贛劇饒河調與信河調的文化特點,體現在“共性相同,個性相異,色彩各有偏重”這些方面。現比較如下:
藝術流派文化共性音樂個性色彩傾向
饒河調贛東北文化饒河鄉音楚文化彩色
信河調贛東北文化信河鄉音吳文化彩色
至今,在上饒市與景德鎮市交界的婺源縣內,尚存一塊宋代樹立的刻有“吳楚分源”四個字的界碑,可作饒、信兩地文化色彩傾向的歷史側證。

當代流變

20世紀末和本世紀初,一些饒、信兩地業餘串堂班的贛劇唱段,發現與半個世紀前的錄音有些不相同了。首先是演唱速度的普遍加快,其次是唱腔中的許多字音都改用了“饒河國語”和“信河國語”,再次是有些詞語也規範了,確實是離國語越來越近。贛劇的這些衍變是社會進步的一種必然規律。這與當代人們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活內容的豐富多彩,以及全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國語的推廣和電視的普及密切相關。唱腔中變化不大的是鏇律的“樂匯”,仍體現了饒、信兩派的風格特點。這種特點是由於各自音樂構成的因素不同所造成的,而這些音樂構成的因素又是來源於饒、信的語言特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