餌塊粑的起源
據考證,布依族起源於古代濮族(蜀國八族中的一族)的一支和百越(古代南方諸族的泛稱)的一支。濮族是我國古代南方一個很大的族系,因與楚人在江漢流域進行的戰爭中失敗而被迫向貴州、雲南一帶遷徙,在北盤江畔與百越民族融合形成“濮越”民族,即布依族。據當地布依族傳聞,由於濮族人在戰敗後向貴州遷移過程中,不便生火做飯,百姓飢困不一,族人只好用圍於腰間的長布帶和頭上的帕子(布依族人頭上包裹的布帶)縫成圓筒狀,將煮熟的米飯裝入布包,背於雙肩,長途跋涉於遷徙的路途中,米飯在途中經過日日夜夜長時間的風吹、雨淋、日曬,並在行軍休息和途中夜晚睡覺時的滾壓,幾經揉擠,變成飯粑。濮族人用自己隨身攜帶的小刀將其切成小塊燒煮,燒烤時小塊的米粑燒得變糊起泡,極其象人的耳朵,當時被濮族人稱之為“耳”粑。在整個遷徙過程中,濮族人就靠吃這種“耳”粑及野菜維持生存、充實體力、抵禦疾病,從而渡過了難關,挽救了整個“濮越”民族。後來布依族人為了紀念“耳”粑在遷徙過程中的豐功偉績,視其為一種吉祥、神奇的食品,就用其來年夜祭神、歲朝奉供祖先,成為一種節日食品。
後於1652年,明朝滅亡後,南明永曆皇帝在逃亡過程中,經廣西遷入我省安龍,永曆倉皇奔逃到達安龍時,生下一場大病,全身發冷,無奈中進入當地一農戶家休憩養病,巧逢農戶家正在打“耳”粑祝壽,眾人見狀,提議用布包將剛打好的燙熱“耳”粑包住當作枕頭,為其取暖禦寒,永曆皇帝才得以救助。燙熱的“耳”粑經永曆皇帝當作睡枕後,逐漸冷卻成類似於“枕頭”狀的外形,“耳”粑因此被布依族人作為皇室之物稱為“枕頭粑”,象徵著健康、吉祥與安康。
食用方法
布依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但目前已經遺失。隨著漢字的引入,“耳”粑作為一種食品,食用時又需切成塊狀,名稱上便被漢化稱為“餌塊粑”。打“餌塊粑”過年已屬於當地布依民族傳統的一種風俗活動,通過祖祖輩輩流傳至今,每到大年除夕之前,當地的民族每家每戶都要用本地方獨特的優質“豌米”,將其煮熟後趁熱用杵舂成米咨,冷卻後可切片、切絲後將其以蒸、煮、煎、炒、炸等方式食用,成為當地民間過年過節不可缺少的一種活動。當地民族認為“餌塊粑”不僅是一種節日美食,而且歲歲為人們帶來新的希望,是一種吉利、神奇的象徵。每每在客人到來或濃重的節日,都會用自家親手舂的“餌塊粑”款待客人和分送給親戚朋友,以示熱情與祝福。
人們評價
由於“餌塊粑”具有其獨特口味和多種食用方法,除了過年過節食用之外,已成為當地人不可缺少的主食之一,養育著勤勞善良的安龍人民,逐漸被人們日常生活所接受。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州許多仁人志士看重商機,將其作為商品不分季節的將“餌塊粑”做成了各種不同規格的品種,推向了市場。並因其具有濃烈的地方特色風味和當地民族的人文主義色彩而被外界其他民族和地區接受,成為風靡一時的貴州特色旅遊食品。“餌塊粑”被推廣後,由於外地人口音不一,又被稱為“二塊粑”“餌快粑”等,提升了餌塊粑在省內外的知名度。
酸菜餌塊粑的做法
原料:餌塊粑100克,酸菜50克,火腿20克。 調料:豬油、鹽、味素、姜沫、蔥花。
製作方法:
煮。酸菜切成細節,餌塊粑切成0.5厘米寬、5厘米長的條,鍋內燒沸水,將酸菜放入水中煮2--3分鐘,加入豬油、鹽、味素、姜沫,然後放入餌塊粑煮熟,加入熟火腿攪勻稍煮,撒上蔥花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