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法
每年歲末農家都要在挑最好的大米,淘洗浸泡後蒸熟,放在碓中舂茸如泥,趁熱揉成長方、橢圓、扁圓等狀。涼後即為餌塊。放三四日後再泡入涼水中(每日換水1次)可保存數月。昆明製作小鍋鹵餌塊,多選用官渡出產的餌塊,切絲配以豌豆尖,用專制銅禍加各種凋味品滷製而成。
大米經選、洗、泡、漂、蒸、舂、揉成為圓餅,置鐵架上以炭火烤熟,於一面上塗醬油、芝麻醬、辣醬而食。或夾油條、火腿片、香腸片同食。
常見吃法
烤
一般當早點吃。就是把那小餅狀的餌塊,在木炭火上烤,烤到餌塊兩面微黃,有氣泡鼓出,拿起,在餌塊上抹醬。醬有兩種,芝麻醬和辣椒醬。兩種都要抹。然後對摺,就可以吃了。上學的學生,上班的工人,在小攤子前排
隊,拿到了,跨上腳踏車,一手扶把,一手拿餌塊,邊騎邊吃。有外地人也去排隊,用國語說,來兩個。烤餌塊的人就要問,要不要辣椒?怕辣的,就只抹芝麻醬,吃起來,味道就差不少。有的人饞,還要在餌塊里夾東西,比如夾一根油條的,夾幾片滷牛肉的,甚至夾一片生菜葉子的。就不單是吃餌塊了。支援三線到雲南的上海人,好這一口,因為上海人饞,好搞新花樣。
烤餌塊,是國語的說法,用雲南人的說法,叫燒餌塊。但和外地人說燒,容易引起誤會。江浙一帶的人把炒菜叫燒菜,如果說燒餌塊,被誤認為炒餌塊,就麻煩了。所以擅自改成烤,以示區別。
煮
有當早點的,也有當正餐的。已經切成麵條狀的,下鍋煮就得了,如果是磚頭樣的就要費點勁,先切成大片,然後切成細絲再煮。說是煮,但有很多講究。比如玉溪人,要吃小鍋餌絲。餌絲切的要細,煮的時候還要用專用的鍋,不是鐵鍋,是半尺直徑的小銅鍋。玉溪人說,銅鍋煮出來的餌絲與鐵鍋煮的味道不一樣。先熱鍋,然後將高湯入鍋,湯開,再放入餌絲,再開,放入肉末、豌豆尖、蔥花、鹹醬油、甜醬油、辣子油。肉末變色起鍋,一鍋一碗,所以叫小鍋餌絲。小鍋小,鍋柄是木頭的,容易被火燎著,所以,與一般的鍋,鍋柄與鍋面平行不同,小銅鍋的鍋柄是直立的,柄尖朝上。一個爐子上好幾個小銅鍋,一片小鍋柄立著,鍋周都是火苗,很好看。到大理,講究粑肉餌絲。粑肉,就是把肉煮的爛爛乎乎,入口即化。把這肉再切成小塊,和醬在一起炒了,肉湯煮餌絲,再用粑肉醬做帽,餌塊吃起來簡直就像是肉,又筋斗又滑爽。大理人認為,天下再沒有比粑肉餌絲更好吃的東西了。如果有,就是喜州粑粑。喜州粑粑也是大理土產,不過是麵粉做的。
炒
和炒麵一樣。但配菜有強烈的雲南特色。和餌塊配的,有這么幾樣東西。酸鹽菜、雲腿片、豌豆尖、韭菜。少一樣,都覺得有點不對勁。至於炒,就沒有什麼特別的了。無非是菜油蔥花熗鍋,油爆,入餌塊和配菜,用鹹醬油、甜醬油調味。餌塊切成薄片小塊,不講究的人家,胡亂切來,大的大,小的小,薄的薄,厚的厚。講究人家,要切的薄薄的,再用刀改成菱形塊,看著就喜人。炒餌塊一般油重,香。
炒餌塊在雲南人的心目中位置很重。昆明習俗,大年初二,要吃炒餌塊。這一天,女兒女婿帶著外孫子、外孫女回來了,老丈人早早地起床,切餌塊,切火腿。這兩樣都是力氣活,餌塊硬,火腿更硬。人口少的切半個餌塊,人口多的,切一、兩個,切的滿頭大汗。切得了,女兒女婿也來了。老太太開炒,炒得香噴噴的,一家人你讓我,我讓你,其樂融融。過年時,餌塊在雲南,如同北方人的餃子,地位高。
鹵
不是滷肉的鹵,雲南人所說的鹵,是炒後細煮。所以鹵餌塊,是炒與煮的結合。鹵餌塊,是將餌塊切成細絲後,與配菜同炒,調料與煮餌塊基本相同,但是先放到一起炒,炒到入味,倒入少量高湯,稍燜,起鍋。鹵餌塊的特點是有湯但湯窄,味道醇厚,耐餓。寫字樓里的白領,中午打尖,一碗鹵餌塊是極好的選擇。但不是說美女,美女中午一個西紅柿就可以了,鹵餌塊是給帥哥留著的。
蒸
這是懶漢做法,就是切成片,放在鍋里蒸了,拿出來,抹點醬,吃了即可。由於簡單,很多光棍喜用此法。沒有別的理由,就是簡單。不過餌塊蒸透,米香逼人,也招人稀罕。
炸
當點心吃。舊社會,人們日子過的緊緊巴巴,到解放後,也有很長一段時間物質供應緊張。過年了,想吃點花生瓜子都困難。有人就用炸餌塊代替。將餌塊切成小丁狀,在油鍋里炸酥,當零嘴,現在少有人做了。花生、瓜子、蠶豆,糖果,滿桌子,炸餌塊就漸漸退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