餉耗

在鄉下祭拜結束後,會將湯糰沾一、二個在門戶器物之上,即所謂“餉耗”。

簡介

高拱乾修“台灣府志”中的記錄有“門扉器物,各沾一丸,謂之餉耗。”這雖是清代的習俗,但卻仍存留在我們民間的社會裡。 

概述

補冬:在王詩琅所編艋胛歲時記中有關“補冬”的記載如下:“有的宰雞殺鴨燉八珍,有的買羊肉和烏棗燉食,貧戶則以福眼肉(龍眼乾肉)和糯米、糖炊米糕而食,俗謂此日食補品,與身體特別有益。”現代人到冬天常見街上有“紅面番鴨”、“薑母鴨”和各式各樣的“羊肉爐”(土羊肉或洋羊肉,台灣式或外國式的)。不就是以前家中冬天的補品,一般人繁忙,沒時間燉煮,方便大家進補啊!這些補品都是較烈(熱)的食品,不宜吃太多,會造成流鼻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