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馬長城窟行[唐太宗李世民詩作]

《飲馬長城窟行》是唐代皇帝李世民創作的一首樂府體邊塞詩。此詩先描寫了悲壯的塞外之景,然後描述了一場戰爭的發生髮展與勝利的過程,最後寫對將士們努力作戰以名垂千古的勉勵及自勉、對邊境安寧、四境賓服的嚮往。全詩立意高遠,言辭從容,層次分明,音韻優美。

作品原文

飲馬長城窟行

塞外悲風切,交河冰已結。

瀚海百重波,陰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層巒引高節。

悠悠卷旆旌,飲馬出長城。

寒沙連騎跡,朔吹斷邊聲。

胡塵清玉塞,羌笛韻金鉦。

絕漠干戈戢,車徒振原隰。

都尉反龍堆,將軍旋馬邑。

揚麾氛霧靜,紀石功名立。

荒裔一戎衣,靈台凱歌入。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飲馬長城窟行:樂府舊題,屬“相和鼓辭·瑟調曲”。

2.切:淒切。

3.交河:北方河名。

4.瀚海:沙漠。

5.波:沙丘起伏狀。

6.迥戍(jiǒng shù):遠方的邊戍。

7.高節:旗幟。

8.朔吹:北風。

9.玉塞:玉門關。

10.金鉦(zhēng):鑼聲。

11.絕漠:大漠。

12.干戈:指武器。

13.戢(jí):收藏。

14.原隰(xí):原野。

15.龍堆:即白龍堆,今新疆庫穆塔格沙漠。

16.紀石:刻石紀功。

17.荒裔:邊荒。

18.戎衣:戰士。

19.靈台:周代台名。

白話譯文

邊塞外悲涼的風颳得很是急切,北方的交河水面凌冰已經凍結。

浩瀚的大海掀起了百重的波濤,陰山周圍千里之地鋪滿了白雪。

將士們遠戍在高高的烽火台上,一路上層層的山巒引導著高節。

悠悠的長風輕輕地吹卷著戰旗,將士們為讓馬喝水而出了長城。

寒冷沙灘上有連綿的騎兵足跡,狂暴的北風吹斷了邊塞嘈雜聲。

胡地灰塵凸顯出玉門關的寂靜,羌地傳來的笛聲如呼應著金鉦。

大漠上干戈等武器被藏了起來,只剩下戰車震顫搖曳在原野上。

將軍和都尉們有的返自白龍堆,有的凱旋而歸自馬邑這一戰場。

高揚的旗子表明戰亂停了下來,於是刻石紀功以使功績不被忘。

邊荒之上有一個穿著戎裝的人,靈武台上傳來的凱歌入耳迴蕩。

創作背景

貞觀四年(630年),唐將李靖率領大軍一舉掃除東突厥對內地的侵擾,李世民為了紀念這一勝利而創作了此詩。據《舊唐書·太宗本紀》所載,李世民平定宋金剛之亂時,於武德二年十一月,曾“率眾趣龍門關,履冰而渡之”,可能與此詩有關聯。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此詩開頭二句當是描寫詩人親眼所見的悲壯之景。第三、四句進一步寫塞外之景,壯闊迷茫,渲染了一種壯烈豪邁之情,其眼光、氣度有指點江山、總攬寰宇之勢。第五、六句點明為救邊而出征,軍隊沿著山路前行,仿佛是山引導著隊伍,意即此戰很得天時,必將獲勝。第七、八句點明了題中馳騁宇內,以天下為牧場之意。第九、十之後二句寫進軍途中所遇到的艱難險阻。第十一、十二句寫大軍所指,因並非倚仗武力,更多的是以德感召,所以蠻夷懾服,邊境一帶很快呈現出一片祥和、安寧的和平氣象。第十三、十四據寫平夷戰禍後,軍隊凱旋,所到之處,群情振奮,表明人民對正義戰爭的支持。第十五、十六句互文見義,稱述得勝還朝,所用地名都是邊塞一帶,給人以真實感,此後的邊塞詩也常用這種手法,羅列多個邊關地名,雖然這些地區往往與詩中的事件並無關聯,而且地名之間常常不具有確定的邏輯關係。第十七、十八句運用了象徵手法,“揚麾”象徵唐軍旗幟鮮明地出戰,“氛霧”象徵外敵入侵時的紛擾之狀,這裡既有對將士們的稱述,也有對將士們努力作戰以名垂千古的勉勵,同時也有自勉。最後二句是對李唐全盛時邊境安寧、四境賓服的描述,似是抒發抱負。

全詩沒有具體描寫兩軍作戰的場面,而是形象地描述了這場戰爭的發生髮展與勝利的過程,立意高遠,言辭從容,層次分明,音韻優美,達到了藝術手段與箇中立意的高度統一,一掃六朝以來的綺靡和宮廷詩的艷麗,堪稱唐詩的辟荒之作。

名人點評

明·蔣一葵:唐初大雅。(《唐詩廣選卷一》引)。

天津師範大學教授聶永華:從構意結篇、氣度格局而言,李世民此詩顯然是仿習隋煬帝楊廣的同題之作。(《武周時期洛陽文學與初唐詩風研究》)

作者簡介

李世民(599年—649年),唐代第二任皇帝。隋末,跟隨父親李淵起兵,推翻隋王朝,李淵即位後,被封為秦王,屢為統兵主將。武德九年(626年)發動玄武門之變而為太子,並受李淵傳位為帝,次年改元“貞觀”。即位後納諫用賢,輕徭薄賦,頗有政績,史稱“貞觀之治”。在位期間重視文人,並寫過不少詩。著有文集四十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