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馬長城窟行[陸機詩作]

飲馬長城窟行是陸機的一首五言詩。

作品原文

驅馬陟陰山,山高馬不前。

往問陰山候,勁虜在燕然。

戎車無停軌,旌旆屢徂遷。

仰憑積雪岩,俯涉堅冰川。

冬來秋未反,去家邈以綿。

獫狁亮未夷,征人豈徒旋。

末德爭先鳴,兇器無兩全。

師剋薄賞行,軍沒微軀捐。

將遵甘、陳跡,收功單于旃。

振旅勞歸士,受爵藁街傳。

註解

陟zhì:登高。升。

陰山:山脈名。即今橫亘於內蒙古自治區南境、東北接連內興安嶺的陰山山脈。山間缺口自古為南北交通孔道。

往問:去問。

陰山候:陰山的諸侯或侯爺。陰山的地方官。

勁虜:勁猛的敵虜。

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的杭愛山。東漢永元元年,車騎將軍竇憲領兵出塞,大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記漢威德。

戎車:兵車。戰車。

停軌:停下軌跡。

旌旆:旌旗和旗旆。旆,旗末端狀如燕尾的垂旒。

徂cú遷:往去遷徙。

消逝;流逝。

仰憑:仰首憑靠。

俯涉:俯身跋涉。

堅冰川:結滿堅凍的河川。

反:返還。

去家:離家。

邈以綿:遙遠加以綿連,像絲綿那樣延續不斷。

獫狁Xiǎnyǔn:匈奴,古稱獫狁。

亮:發光,明亮。鮮亮。

未夷:未平定。

征人:征戰之人。

徒旋:徒勞迴旋。徒勞返還。

末德:《莊子·天道》:“三軍五兵之運,德之末也。”後因以“末德”謂戰爭。

先鳴:首先鳴叫。指首先登城而大呼。

兇器:指兵器。引起禍端的不祥之器。

兩全:顧全雙方或兩方面;於兩方面皆無損害。行不兩全,名不兩立。

師克:師團攻克城堡。

薄賞:微薄的獎賞。

行:進行。行賞。

軍沒:軍隊沒了或被消滅。

微軀:微弱的身軀。

捐:捐軀。獻身。

將遵:將領遵循。

甘陳:漢甘延壽和陳湯的並稱。漢建昭三年,西域都護騎都尉甘延壽,副校尉陳湯,合謀擊斬匈奴郅支單于,因功封延壽為義成侯,賜湯爵關內侯。

收功:收得軍功。取得成功。

單于chányú:漢時匈奴君長的稱號。

旃zhān:赤色的曲柄旗。亦泛指旌旗。通“氈”,旃帳。

振旅:整隊班師。《詩·小雅·采芑》:“伐鼓淵淵,振旅闐闐。” 整頓部隊,操練士兵。

勞:勞動。辛勞。

歸士:歸來的將士。

受爵:接受爵位。

藁gǎo街:漢街名,在長安城南門內,為屬國使節館舍所在地。

傳:相傳。傳頌。

作者簡介

陸機(261年—303年),字士衡,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西晉文學家、書法家,與其弟陸雲合稱“二陸”。曾歷任平原內史、祭酒、著作郎等職,世稱“陸平原”。後死於“八王之亂”,被夷三族。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晉書·陸機傳》),與弟陸雲俱為中國西晉時期著名文學家。還是一位傑出的書法家,他的《平復帖》是中國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書法真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