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竇膿腫引流術

3.用圓鑿或電鑽在額竇前壁開孔。 2.待急性炎症消退後,擇期行額竇根治術,恢復鼻額管引流。 2.術後換藥時要注意保持引流口通暢。

適應症

急性額竇炎或慢性額竇炎急性發作,用非手術療法不能控制,引流不暢,形成竇內積膿。

術前準備

鼻竇正側位X線攝片或CT檢查,以了解額竇發育及骨壁有無吸收、破壞等情況。

麻醉

局麻。以1%普魯卡因10ml加1‰腎上腺素2~3滴,作切口皮下及骨膜下浸潤麻醉。

手術方法

1.仰臥位。自眉內側端下方,沿眶內上角弧形向下至內眥高度,切開皮膚,深達骨質,為使術後切口癒合平整、減少疤痕,要求刀面與皮膚垂直,一次切透。
2.用剝離器貼住骨面分離骨膜,暴露眼眶內上方骨壁,範圍勿必過大。
3.用圓鑿或電鑽在額竇前壁開孔。若已有瘺管形成,則擴大瘺口,以利排膿。並作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用吸引器吸去竇內積膿,置入引流片。
4.切口稍加縫合,並將引流片固定於皮膚縫線上,防止脫落。

注意事項

1.使用骨鑿或電鑽勿用力過猛,不使滑動或伸入太深,以免損傷眶骨膜或額竇後壁。
2.待急性炎症消退後,擇期行額竇根治術,恢復鼻額管引流。

術後處理

1.全身套用足量抗生素。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結果可作選擇參考。
2.術後換藥時要注意保持引流口通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