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孔失認症
——顧名思義,就是患者無法辨識人的面孔。患者沒法看完一部電影,因為他弄不清裡面的角色;他們也無法從集體大合照中找出特定的某個人。病情比較輕的患者可以通過訓練記住數目有限的幾張臉,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只能認出自己的家人,情況最嚴重的患者只認得自己。從小到大,西西里婭·伯曼一直很難記住別人的臉。她常常對在街上碰到的熟人視而不見,為此得罪了不少剛認識的朋友。現年38歲的伯曼抱怨說:“人們以為我很勢利,連招呼都懶得打,翻臉不認人。”
最近,醫學界為伯曼的煩惱找到緣由:伯曼其實是患上了“面孔失認症”——顧名思義,面孔失認症患者無法辨識人的面孔。科學家表示,面孔失認症遠比人們以為的更加普遍存在,但是一直以來卻未得到足夠重視。
或由顯性基因引發
報導
在過去,醫學界認為面孔失認症是一種非常罕見的症狀,而且主要是由於患者腦部缺損造成。直至最近幾年,醫學界有記錄的面孔失認症個案也不過是一百人左右。但是在今年6月,德國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面孔失認症遠比人們想像的更加普遍存在,而且這種病症的遺傳幾率非常高。德國明斯特人類基因研究所博士托馬斯·格魯特表示,新的研究結果顯示,每50個人當中就有1人患面孔失認症。
格魯特說:“這意味著單在美國就有超過500萬面孔失認症患者。這是一個非常高的比例。”格魯特是專門研究面孔失認症的專家,他本人就是一名面孔失認症患者。
格魯特的最新研究報告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國醫學基因期刊》上,在醫學界引起強烈反響。在研究中,格魯特對689名德國中學生進行調查,結果發現了17名面孔失認症患者,其中14名患者至少有1名近親有同樣的問題。格魯特懷疑面孔失認症是由一種單一的顯性基因引起的,因此如果父母中有1人患病,那么孩子有50%的機會患病。
據報導,面孔失認症患者的具體情況互不相同。對於大部分患者來說,問題不在於對面孔的觀察——患者能夠和正常人一樣清晰地看見別人的眼睛、鼻子和嘴巴,但問題是當他們再次看到這張臉時,他們不能認出來。
因此,面孔失認症給患者生活帶來的煩惱可想而知。他們可能沒法看完一部電影,因為他們弄不清裡面的角色;他們也無法從集體大合照中找出特定的某個人。
病情比較輕的患者可以通過訓練強迫自己記住數目有限的幾張臉(有研究稱對於患者來說,這個過程就象要區分不同的石頭一樣),而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只能認出自己的家人,情況最嚴重的患者只認得自己。一名患者表示,她曾經在一間人很多的公共衛生間裡,對著鏡子做了個鬼臉,這樣她才能分辨出鏡子裡哪個是自己。
靠認髮型、體形識人
大部分面孔失認症患者從很早的時候便開始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來解決無法辨識面孔的問題。
例如,他們依靠人的髮型、聲音、體形或者走路姿態來認人;他們儘量避免去一些可能會碰到熟人的地方;他們走在大街上的時候裝出一副正在專心致志想事情的樣子;他們對任何人都一概表現出很友好(或者很不友好)的態度。
科學家一直沒有弄清楚人的大腦究竟是如何感知面孔的,只知道這種感知能力有一部分是與生俱來的,而且牽涉大腦的多個部分。例如,嬰兒更喜歡看媽媽的臉而不是陌生人的臉,而且他們很快能學會區分男性和女性的臉。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面孔失認症患者的腦部有所缺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