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非洲雁(The African Wild Goose)原名為美洲香鶉,是草食水禽,鴨科雁屬。身像鵝身,嘴短而窄呈凸狀,上有一紅色肉瘤。尾巴特長,是鴨的1.5—2倍,多時下垂。爪似鷹爪,非常銳利。羽黑白色或墨綠色,有時身子呈拱形,非常好看。原產於南美洲和中美洲熱帶地區,引入非洲後又名非洲雁.生活於非洲水淺沼澤地帶,不太喜水的兩棲飛禽。特徵是紅臉、白羽、黑背、黑尾,長成後有飛翔能力,抗性強,沒有群體疫情。食性雜,好管理,生長速度快,三個月平均體重十公斤。肉質豐厚、營養豐富,據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鴛鴦肉富含天然性激素,食用可益精血補腎虛,有滋陰壯陽、延緩衰老、強身健體功效。烹飪與雞、鴨、鵝相似,但是個性明顯不同,具有濃郁的野味特徵,肉含蛋白質20.98%,其肉質細嫩、口感醇香,野禽味鮮美,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營養豐富的綠色保健食品,並含有人體需要的多種胺基酸和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微量元素,每100g肉中含有Ca46.6mg、Fe27.1/mg、In14.5mg、mg2.39mg。具有解瘀血、解毒、解血熱的功效,是脾胃病、肝炎、腎虛、陽痿、冠心病、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患者十分理想的食療珍品。可與大雁肉媲美,是集觀賞、滋補、藥用、肉用於一體的吉祥物,飼養方法與家鴨相似。
近年來不少地方和國家進行人工試養,國際上非洲雁生產有迅速發展的趨勢.歐美許多國家,如法國、德國、荷蘭、丹麥、義大利、美國和加拿大等,都非常重視發展非洲雁的生產.法國養雁總數的50%以上是非洲雁。
我國的遼寧省、黑龍江省等省市進行了人工試養,並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雁肉為紫紅色,絲狀,肉質特鮮美可于山里,雄雞、山雞、樹雞等野禽肉相媲美,其營養價值比雞、鴨、鵝高出多少倍,遼寧省農科院曾做過全面化驗分析,雁蛋可用來助治療心臟病。雁蛋通過加工成鹹蛋,蛋黃紅色、淌油,吃到嘴裡滿香味,其鹹蛋比鴨蛋口感更高一籌。 成年公雁4.5至6公斤,母雁1.8至2.5公斤,四個月齡可達3.5公斤即可上市出售。產蛋日齡210天,年產蛋120—140個,蛋重一兩半至二兩左右,蛋重隨飼養年限增大,玉白色。 非洲雁易飼養,好管理,飼養成活率高,一般情況下不易染任何病症,抗病力特強。
現將飼養技術介紹如下,僅供養殖戶參考。
飼養技術
現將飼養技術介紹如下,僅供養殖戶參考。
建舍
一般舊房屋均可利用,新建舍應選地勢平坦、乾燥、背風向陽、排水良好的地方建舍。舍內設有產蛋窩,舍外設有運動場和水池戲水場,露天頂部扣網防止飛逃。
繁殖孵化
在人工馴養條件下,生後56天體重達到3kg,公鶉體重5kg~6kg,母鶉體重3kg~3.5kg,公母比例1:4為宜。母鶉生後150天~180天開產,年產蛋量120枚~150枚,蛋重80克~100克。種蛋的孵化可
用機器或家雞代孵,種蛋入孵前用0.2%高錳酸鉀液浸洗消毒。孵化溫度38℃;相對濕度65%~75%;通風換氣良好,以免出現畸胎現象;翻蛋每2小時1次,角度為90度;晾蛋每日2次-3次,每次10分鐘~30分鐘;照蛋9天第一次,21天第二次照蛋。
雛的培育
35天出雛,育雛溫度第一天為34℃,以後每天降溫0.5℃至脫溫;濕度60%~70%;光照頭3天保持24小時;密度0-7天20平方米~25/平方米,隨著日齡增長適當調節密度;飲水:雛鶉入育雛室30分鐘後,飲青黴素(2000單位/只)溫水20℃~30℃;開食:雛鶉飲水2小時後可開食,可用蒸煮八分熟的碎米或用開水浸泡的全價飼料撒在塑膠布上誘食。0周齡~6周齡飼料配方:玉米56.5%、豆粕、糠麩各15%、花生粕10%、骨粉2%、貝粉1%、食鹽0.4%、添加劑0.1%、青飼料適量,日餵5次,自由飲水。
飼養
6周齡~10周齡育成期的飼料配方:玉米50%、豆粕22%、糠麩20%、魚粉4%、骨粉1.6%、貝粉1.5%、食鹽0.4%、微量元素和多維素添加劑0.5%,每公斤混合料含蛋白質17%,代謝能11.3兆焦。產蛋期可參考育成期飼料配方,隨產蛋高峰期可靈活掌握適當調整,日餵混合料75克~100克,青飼料適量,日餵3次,自由飲水。
防治疾病
雛鶉免疫:首免,初生2天用高免血清頸部皮下注射0.5ml;二免,10天用小鵝瘟疫苗皮下注射1ml。
成年香鶉免疫:母香鶉在產蛋前15天~30天用小鵝瘟弱毒疫苗預防注射。
有望成禽蛋市場新寵
非洲雁是我市近年新發展起來的特種養殖項目,雖然養殖的人家不少,但大多不成規模。記者來到金州區一家較大的飼養場,走進大門就看到了這種長相很醜的大禽鳥,有一張長滿肉瘤的大紅臉。
走近大棚,隔著綠色的尼龍網,展現在記者面前的是數不清的大非洲雁。它們有的安臥在地上,有的在悠然“散步”。正趕上飼養員到棚中餵食,奇怪的是那些大鳥們卻對這些由糧食和蔬菜混合成的食物無動於衷。飼養員笑著告訴記者,非洲雁和鴨、鵝等家禽不同,吃食很快,想吃一會兒就吃飽了。非洲雁還有一個特性,就是懶,半天不願挪地方。
在雁棚前,主人說起非洲雁,有嘮不完的嗑。他說,由於從小就喜歡大自然,一個偶然的機會知道了飼養非洲雁的項目,便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原來的生意,將全部資金投到非洲雁的飼養中。他說,非洲雁也叫法國飛鴨,原產於非洲中部地區,十幾年前法國人開始馴養。非洲雁繁殖率高、易飼養、費用低、肉質好、味道美,以瘦肉率高而備受人們青睞。他飼養非洲雁,就是看好了它的經濟價值。據他介紹,目前市內幾家大型超市大都和他訂了供貨契約,只是由於資金問題,他的發展規模還不能夠滿足市場需求。
聽說一批小非洲雁剛剛孵化出來,記者執意要看一下。在主人的帶領下,走進一間屋子,只見幾個圍欄內有上千隻小非洲雁。望著這些活蹦亂跳的小雁,主人聯想起創業時的一段傷心往事:五年前,他剛到這裡養雁時,由於雁棚里沒有安裝供暖設備,結果3000多隻種雁一個冬天幾乎全軍復沒。如果沒有那次損失,他目前可以達到兩萬隻的飼養量。他還告訴記者,他目前存欄6000多隻,至年底可發展到兩萬隻,發展前景十分看好。
記者採訪時發現,非洲雁的確有良好的市場前景,雁肉和雁蛋都很容易被消費者接受,但由於沒有大資本投入,因而目前還維持在各自為戰的小規模經營模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