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禁

青銅禁

青銅禁,是一种放酒樽的器座,類似於酒桌。文獻記載,商人嗜酒成風,到商紂王時期達到頂峰。紂王在朝歌修建了“酒池肉林”,荒淫無度的生活導致亡朝。西周建國後,總結教訓,堅決禁止酗酒。酒要飲,又不能失度,所以,就把這種盛放酒器的案形器叫做“禁”。

釋義

西周青銅禁西周青銅禁

中國古代青銅器中有一種稱“”的案形器,是周代貴族祭祀或宴餉時置放酒器的用具。東漢鄭玄在為《儀禮·士冠禮》作注時說:“禁,承尊之器也,名之為禁者,因為酒戒也。”就是警戒飲酒者的意思。

文獻記載

文獻記載,商人嗜酒成風,到商紂王時期達到頂峰。紂王在國都附近的朝歌(今河南淇縣)修建了離宮別館,又作“酒池肉林”,日夜和他寵愛的妃子妲己以及一些貴族幸臣們酗酒玩樂。荒淫無度的侈糜生活導致了牧野之戰的徹底失敗,商王朝被崛起於西北地區的周武王所滅。

西周建國後,總結前朝的經驗教訓,認為商亡國的原因之一就是商人嗜酒酗酒。西周王朝為維護其長期統治,堅決禁止周人酗酒。酒要飲,又不能失度,所以,就把這種盛放酒器的案形器叫做“禁”。

考古發掘

寶雞新出土西周青銅禁
寶雞新出土西周青銅禁

一,美國大都會青銅禁

美國紐約大都會收藏的青銅禁美國紐約大都會收藏的青銅禁
柉禁
柉禁,或稱夔蟬紋禁、端方銅禁,是1901年在陝西寶雞鬥雞台一古墓中出土的,加上同時出土的一個尊,兩個卣和爵、角、斝、觚、觶、斗、盉等共14件青銅器,後來被稱為“柉禁十三器”(斗未被計入)。這批文物在出土後後輾轉被清朝重臣、金石學家端方收藏。
柉禁的器形為扁平長方體,長87.6厘米,闊46厘米,高18.7厘米,前後各有長孔八,左右各有長孔二,器上尚存置尊卣三器的痕跡。端方在1908年編撰成《陶齋吉金錄》,收錄了柉禁器組,首次將之定名為“柉禁”,但並未詳述其命名的理由。據推測,可能與東漢《禮器碑》中“籩柉禁壺”的記載有關。
1911年,端方死於戰亂,其後代於1924年將柉禁器組賣給了美國人,現藏於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二,日本大阪收藏的青銅禁

日本大阪收藏的中國青銅禁日本大阪收藏的中國青銅禁
與已經發現的青銅禁造型不一樣,非常漂亮。傳世和考古發掘的青銅禁很少。

三,河南省淅川青銅禁

河南省淅川青銅禁河南省淅川青銅禁

1978年在河南淅川下寺2號楚墓中出土了一件銅禁。器身為長方形,通高28.8厘米,通長131厘米,通寬67.6厘米,重94.2公斤。銅禁整體由三層粗細不同的銅梗相互套結,纖細精緻,似焊無焊縫,似鉚無鉚痕。通體鏤空透雕雲紋。禁上面正中是一長方形平台,為放置器皿用的。禁身四周攀附有12個銅怪獸。怪獸有角,張口伸舌,凹腰,獸面狀,尾上卷,前爪攀附禁沿,後爪緊抓禁外壁,似欲吞飲禁上的美酒。禁下附虎足10個,虎昂首挺胸,凹腰揚尾,虎尾作管狀與禁下鉚釘相接以承托禁身。整個器物造型莊重而製作精美,實為一罕見的珍品。五層鏤空透雕的巧妙構思和精湛的鑄造工藝,實非一般鑄造方法所能鑄成。

四,陝西省石鼓山發現的青銅禁

2012年3月,陝西寶雞民眾在挖地基的時候,一批精美的青銅器破土而出。其中,一件長方形青銅器學名叫做夔龍紋禁。 此“禁”長約90厘米、厚10厘米,這件“禁”的上面和旁邊,還擺放著方彝、卣、尊、罍、斗、爵等多種青銅酒具。同時還有鼎、簋等出土。

石鼓山青銅禁石鼓山青銅禁

五,天津博物館收藏的青銅禁

天津博物館收藏的青銅禁天津博物館收藏的青銅禁
黨玉琨盜掘,自1917年陝西省靖國軍興起,陝西被地方軍閥所割據。1917年至1928年,黨玉琨盤踞在鳳翔、寶雞、岐山地區達十二年之久。自1927年秋到1928年春夏之交,黨玉琨徵發當地多縣上千民眾在戴家溝一帶進行了持續半年之久的文物盜掘,挖出青銅器上千件。這批出土文物,除了被黨玉坤盜賣、饋贈給僚佐上司、與妻妾親友瓜分的之外,還有一部分被秘密埋藏。在黨玉坤盜掘的文物中,舉世罕見的青銅禁有三件之多。其中的一件夔紋銅禁很快流入日本,後又流回國內,最終被天津博物館收藏。

六,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銅禁

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銅禁(連青銅酒壺)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銅禁(連青銅酒壺)
1977年9月,在湖北隨縣東團破,解放軍空軍某部在擴建營房開山炸石時發現地下有褐色泥土,施工單位的王家貴、鄭國賢和向縣文化部門通報,但是沒有得到重視。此時墓葬的車馬坑已經有一些青銅文物出土,被施工工人賣到了廢品收購站,失去了原有的價值。此後王家貴三次赴縣城請來專家勘察,才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1978年5月11日,文物考古部門開始挖掘,5月17日大墓被開啟,發現槨板下已被泥水浸泡,開始抽水排水。21日發現一個直通槨板的盜洞,23日水位下降,曾侯乙編鐘露出水面。6月底,野外清理首戰告捷。

七,網上查到民間收藏的青銅禁

具體情況不詳。
民間收藏的青銅禁民間收藏的青銅禁

價值

由於傳世和考古發掘都很少見這種器型,考古界公認世界現存的青銅禁不超過10件,其中一件藏於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被稱為稀世之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