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銅禁

淅川銅禁

出土於淅川縣。禁身為長方形,四周裝飾有透雕的多層雲紋和攀附著12條虎形怪獸。整個造型,布局嚴謹,錯落有致,其鑄造工藝之複雜,令人驚嘆不已。1979年冬,經冶金專家鑑定,該銅禁是採用失蠟法鑄成的。從與銅禁同墓出土帶有銘文的“王子午鼎”年代推算,銅禁的絕對年代為楚康王七年(公元前552年),是迄今所知我國最早的失蠟鑄件。

基本信息

名稱

雲紋銅禁

所處年代

春秋中期

出土年份

1978年河南省南陽市淅川下寺出土

尺寸

通高28.8cm 器身長103cm,寬46cm
現收藏於河南省博物院

鑄造方法

失蠟法鑄造

雲紋銅禁

其器身以粗細不同的銅梗支撐多層鏤空雲紋,十二隻龍形異獸攀緣于禁的四周,另十二隻蹲于禁下為足。這是我國迄今發現用失蠟法鑄造的時代最早的銅器,其工藝精湛複雜,令人嘆為觀止。

夔紋銅禁

西周 傳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出土;通高23厘米、長126厘米、寬46. 現存天津博物館
西周夔紋銅禁,為扁平立體長方形,中空無底。禁面上有三個突起的橢圓形子口,使擺放在上面的物體不致移動。前後壁各有十六個長方孔,左右壁各有四個長方孔,禁上四周飾夔紋,製作精良,紋飾生動。

是古代貴族在祭祀、宴饗時擺放卣、壺等盛酒器皿的几案,傳世作品皆為銅質,最早的為西周初期,春秋戰國時人們仍有使用。目前存世的銅禁共有4件。據金文和古代文獻記載,周初曾經厲行禁酒,可能是出於更有效地督促民眾實行禁酒的考慮, 當時的統治者就把置放酒具的器座命名為禁。

意義

其中銅禁、王子午鼎、石排簫等稀世珍寶,曾引起國內外史學家的極大關注,並在日、美、德、法等國巡迴展出。尤其是銅禁的出土,將我國熔模鑄造工藝的歷史提前2000多年。
河南博物院陳列的雲紋銅禁,出土於淅川縣。禁身為長方形,四周裝飾有透雕的多層雲紋和攀附著12條虎形怪獸。整個造型,布局嚴謹,錯落有致,其鑄造工藝之複雜,令人驚嘆不已。1979年冬,經冶金專家鑑定,該銅禁是採用失蠟法鑄成的。從與銅禁同墓出土帶有銘文的“王子午鼎”年代推算,銅禁的絕對年代為楚康王七年(公元前552年),是迄今所知我國最早的失蠟鑄件。 失蠟法是冶鑄史上一項重大發明,其重要性可與火和輪子的發現相提並論,將古代失蠟法套用於現在製造業,帶來了熔模精密鑄造的大發展。因此,探究其歷史淵源及其失蠟工藝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失蠟法

中國失蠟鑄造技術原理起源於焚失法,焚失法最早見於商代中晚期,這種技術在無范線失蠟法出現之後逐漸消亡。失蠟法是一種青銅等金屬器物的精密鑄造方法。做法是,用蜂蠟做成鑄件的模型,再用別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加熱烘烤後,蠟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個鑄件模型變成空殼。再往內澆灌溶液,便鑄成器物。以失蠟法鑄造的器物可以玲瓏剔透,有鏤空的效果。矢蠟法,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銅尊、盤,是我國目前所知最早的失蠟鑄件,時代是在公元前五世紀。失蠟法也稱“熔模法”。 用地坑造型,模料由蠟和牛油配製,造型材料用石灰三合土和炭末泥,所用蠟料和銅料的比為一比十。金屬液通過槽道澆注。對於批量大的器件,為提高工效,先把蠟片在樣板上壓印出花紋,再拼接成模。《宣德鼎彝譜》載明代鑄宣德爐用黃蠟作模坯。有些鼎、爐需要量大,當已採用此法。大量史實表明,失蠟法在中國延續不斷地套用,至近代仍廣泛流傳於北京、山西、內蒙古、江蘇、廣東、雲南、青海、西藏等省區。佛山、蘇州等地現仍用上述傳統技法製作藝術鑄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