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釉魂瓶

青釉魂瓶

青釉魂瓶,1939年於浙江省紹興縣出土,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口徑11.3厘米。罐體由上下兩部分粘接而成,通體施青釉,釉色純淨,製作集堆塑雕貼模印等裝飾手法於一體,達到了相當高的工藝水準。

文物介紹

基本狀況

【名稱】:青釉魂瓶

【文物現狀】:1939年浙江省紹興縣出土,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其他簡介:

口徑11.3厘米。

罐體由上下兩部分粘接而成,通體施青釉,釉色純淨,製作集堆塑雕貼模印等裝飾手法於一體,達到了相當高的工藝水準。

罐口處塑百鳥展翅,引頸爭食;頸部正面堆塑三層廡殿式崇樓,龍首飛檐,頂臥瑞鳥,每層廩口趴伏看家犬,樓前設左右雙闕,其餘三面有八名樂人持不同樂器凝神演奏。下部的大罐疏朗地帖著獵人狗鹿豬魚龜,與上部密集的堆塑形成對照。

尤為突出的是頸腹相交處豎有龜趺馱碑一座,碑銘為:“永安三年時,富且洋,宜公卿,多子孫,壽命長,千億萬歲未見央”。確切紀年由此而來。

此罐構思巧妙,雕塑精緻,布局縝密,穿插生動,又毫無瑣碎龐雜之感。各種造型寓巧於拙,著重表達內在情趣,把天上人間神話現實揉合一處,既現實又浪漫。作為隨葬品,它表示了墓主人及其家族為永保富貴安樂,家運興旺的祈望,也生動地再現了當年地主莊園和江南水鄉的景象,因而具有極珍貴的歷史價值與藝術價值。

逝者已遠去,匠師的創造力連同魂瓶所負載的精神寄託卻萬世永存。

相關資料:

魂瓶,又稱堆塑罐、穀倉罐,由漢代五聯罐演變而來,是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三國兩晉時期墓葬中特有的隨葬明器。與它一起隨葬的往往還有青瓷雞舍豬圈碓灶等明器,器物的多少視墓主身份而異,這件吳永安三年(260年)的魂瓶是級別較高的一件。

魂瓶在造型上可分為幾種:一、樓閣式,如南京市博物館館藏文物“天冊元年”青瓷魂瓶,整個造型精緻複雜,分上、下兩部分。下部為一敞口罐,腹部交錯附貼兩層模印紋飾有麒麟、仙人騎馬、鋪首、熊頭、蓮花坐佛、鳳凰等。罐上部為樓閣形人物堆塑,分為三層,下層堆塑門闕、立熊、拱手踞坐人;中層堆闕四敞口小罐、臥熊及飛鳥;上層平台內四邊中部各有一蓮花坐佛、中間有一圓屋,屋頂頂端有一個飛鳥。在國內已發現的魂瓶中,出自紀年墓葬的較少見,該器物不僅是研究青瓷魂瓶斷代及演變的珍貴實物資料,也是我國三國兩晉時期青瓷器中的瑰寶。二、穀倉式魂瓶。有的塑成圓囤形倉庫,有的在圓形罐的腹部刻有一些小孔 ,塑一些人物執仗趕鼠圖案。三、佛教意識的滲透。如一級文物紅陶人物魂瓶,它是1979年江寧殷巷出土的。罐腹部附貼鋪首,團龍、舞猴等三層模印紋飾。上部分為兩層,堆塑有屋頂、門闕、小鳥、雞、小罐、舞猴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上部下層,並排排列七尊佛像,這在全國已發現的魂瓶中不多見,是研究中國早期佛教的重要實物資料。四、喪葬儀式。如“孝子送葬”釉陶魂瓶,整個器形分為兩層,上部堆塑人物、飛鳥、狗等,內容豐富,其中一人跪於棺材前,頭纏孝巾,因此起名“孝子送葬”。這件魂瓶表現了地下、人間的世態風情,以祈求靈魂安息,天下太平。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此外,有的還塑有龜跌馱碑形象,如南京江寧上坊出土的青瓷堆塑樓閣魂瓶,其正面立一龜跌碑,碑文為“鳳凰元年立長少太守友作浹使宜孫子。”該器物的碑文為我們斷定墓葬年代及隨葬器物的絕對年代提供了依據。從出土情況看,魂瓶的上部,幾乎大部分都有飛鳥裝飾,它們形態各異,有的覓食,有的棲息,但大都展翅飛翔,形態生動。
魂瓶的成型工藝極為繁複,它在一件器物上運用拉坯、拍片、模印、捏塑等多種技法,創造了不同於前代的新風格。其肩頸部的堆貼裝飾有一個由簡到繁,由繁到簡的發展演變過程。而且它集多種題材的裝飾於一體,圖案複雜,造型奇特,寓意深刻。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徵與鮮明的藝術特色。
魂瓶是專為隨葬燒造的明器,它所反映的是人們祈求田園富庶,六畜興旺,寄意永遠安康的美好願望。它把天上、人間、遠古神話與日常生活糅合在一起,使之既有現實主義內容,又具浪漫主義色彩,把觀者帶入神話般的境界,其藝術價值是無可置疑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