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芝山[福建省連江縣山名]

青芝山[福建省連江縣山名]
青芝山[福建省連江縣山名]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青芝山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琯頭鎮。 群巒峻峭,岩洞千姿百態,無山不洞,無洞不奇,故名“百洞山”。山上產“靈芝”色青,山寺也因之得名青芝寺。青芝百洞山,位於閩江口北岸,覆釜山南支,南與琅岐島隔江相望,北距連江縣城十二公里,西至福州四十五公里,屬省級風景區。

基本信息

青芝山簡介

青芝山 青芝山

青芝山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琯頭鎮境內、閩江口北岸。

青芝百洞山為福建省五大名山之一,其得天獨厚的天然風景,可謂一石一勝,岩洞石泉皆成景,個個惟妙惟肖。最有名有趣的有四十四岩、十五洞、三十九石、三泉、兩湖。岩數猴抱桃、八仙岩、三友岩為最;洞稱九曲聯珠洞、星窩洞、蝙蝠洞、五曲洞為奇;石以蛤蟆上山、杜鵑泣月、三玉蟾為勝;泉以琴泉、翠壑、澤泉為突出;湖數敖湖景勝。蓮花峰居青芝一百零八景之首,巍峨矗立在百洞山之巔,東臨閩江口,西朝八仙岩,陽光照耀,蓮花如鑲金邊,晨霧繚繞,浮在半空,生機勃勃,蔚為壯觀。

青芝山旅遊攻略

青芝山[福建省連江縣山名] 青芝山[福建省連江縣山名]

青芝自然風景縱橫交錯,上下左右景中套景,眼前足下,天然景色,令旅遊者流連忘返。從山下登山數十步,?看東邊山園,見一石形似青蛙,向山上撲跳,稱“蛤蟆上山”,為青芝山第一勝。往上看有一石三峰,謂“筆架山”。緊接一岩,黑白相間,是“熊貓戲珠”。再往高處看,只見圓鼓鼓的大岩石安在山頂,則是“木魚岩”,岩上鐫刻“晚歸”兩字,系前國民政府主席林森所題,其意深刻,令人尋思。至第一亭,亭柱有一對聯:“初地引人徐入勝;好山一望已開懷”。

過第一亭不遠,俯視右旁,有一巨岩形同獅子伏地,故名“伏地獅”,神態生動,惹人喜愛。登上一石階就是平路,往東邊山腰看,在三株羅漢果樹邊,有一長厚石白底黑面,叫“僧鞋”。西近園坪處,又有一石狀如鯉魚朝天,叫“獨鯉朝陽”。再往上看,一石直立頭朝南,形象鵑鳥,凝望月落山,人稱它“杜鵑泣月”。循徑而上,東面山坡有一岩石蓋成石室,巨石狀如鱉,故稱“鱉頭石”。

半山途中建有“半山亭”,原匾“半山亭”三字,系清太子太傅陳寶琛題,亭柱對聯:“蓮岫聳奇觀,喜百洞壘壘,從此振衣絕頂;虎門留戰績,嘆大江滾滾,更誰擊楫中流”。上聯讚美蓮花峰的秀麗景色,下聯稱頌馬江海戰軍民抗擊侵略者的光輝史跡。

在“半山亭’’看東坡,有“鱉爬山坡”,山腰邊沿“雙龜石”活靈活現。沿路西上,左邊園坪有“朝天獅”。循石階上幾。十步,即到敖湖,湖旁“林森存骨塔”系前國民政府主席林森於一九二六年建,塔基34.8平方米,高7.34米,十二層浮雕組合體,引無數中外旅遊者參觀敬仰。

敖湖地勢平坦廣闊,是通往青芝寺、八仙岩、林森公館和九曲聯珠洞的中心。步入敖湖九曲橋,在“觀光亭”欣賞“敖魚頭”、“海蚌”,湖光亭影相映生輝,樹影婆娑,清風陣陣,令人爽心悅目。領略山水之餘上慕園,蒼松翠竹,鬱鬱蔥蔥。在慕園右邊往上看,有“如意石”、“舢板石”、“山僧拜懺’’等奇岩競秀。慕園當中,仰望東山頂峰,“猴抱桃”一勝愈看愈像,愈想愈奇。特別是夕陽斜照,猴面緋紅,桃尖紅熟欲裂,栩栩如生,嘆為觀止!

出慕園去栩園,沿人工湖走去,先見摩岩石刻“蝙蝠洞”三大篆字,洞裡三光三暗,直通青芝山頂,古時有大蝙蝠棲息洞裡。洞西有“守門獅”、“達摩履”。傳說梁大通六年,達摩祖師踏一根蘆草渡江到嵩山少林寺,僅剩一隻鞋在足,另一隻落在青芝百洞山。步進栩園門內,似置身山中園林,看劉通題詩:“細味綱園緩步行,四山環翠大江明,風來梧竹松揪響,半作濤聲半雨聲”。左邊有一大圓石叫“石鼓”,右邊山腰另有一石更妙,形似酒仙,滿面通紅,爛醉如泥,說是“太白醉酒”。站在栩園內,仰望東山頂,見一岩像神女,足下放薺籃,人稱“西施浣沙”,饒有古趣。循徑登上“同樂亭”,對面“太虛洞”可望而不可及。這裡山徑通幽,樹木森茂,景致聚焦,看東山,有景叫“鳥鵲南飛”,更遠處有?童子盼月”,路下一塊黑色巨石叫“臥貓”,真是一?石一勝。繞山徑上至“邃然台”,往南過“朝天鯉魚”到松風閣,迎面有一石攔路,閉口瞑目,叫“想像石”。

“松風閣”周圍一片參天松林,樹幹蒼勁,針葉翠綠,迎風呼嘯,大有“天風直送海濤來”的氣勢!林森以豪放筆力題松風閣青石橫匾。松風閣上樓天梯,是由“天門洞”天然石階引上閣樓的。看罷天門洞,才能體會到山外青山天外天的感受。出“天門洞”旋入“觀海洞”,在洞口遠眺閩江,長門、川石威鎮海疆,雙龜、五虎雄把國門,水天一色,氣勢磅礴。由“觀海洞”到“擎天台”,迴轉到“雙門洞”,能觀賞到“三玉蜍”,那是三塊大岩石自上而下朝南魚貫坐落,形似三隻蟾蜍跳躍,中間一蜍最為逼真。董應舉題詩云:“松葉滿空山,仙人在何許?遺下三玉蜍,白白窺人去。”沿下看,一石挺拔獨秀,宛如美女梳妝,即“美人照鏡”一景。自天門洞迴轉天梯而下,有“天門咫尺”摩岩石刻四字。留步復往上看,在幾株參天大樹下,又有一巨岩活像獅子,叫“獅子岩”,旁有“蝙蝠岩”。望松風閣頂端,有一石上大下小垂直下來,叫“象鼻岩”。從天門咫尺處下行,經“酒台”,便到梅花樓, 觀賞“翠壑”。

梅花樓前原有一片梅園,樓系二層古建築,三面開窗,人們登樓眺望青芝景色,四季時新:春風送暖時,春意盎然;夏日雷雨時,卻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感;秋雁南來時,可現“海天秋晚見鴻飛”的情景;冬季梅花怒放時,四周暗香浮動,沁人肺腑。漫步梅園盡頭,俯視松竹園林,見兩巨石像烏龜¨取名“雙龜哭竹”。面對梅花樓,遠眺西山之巔,右可欣賞“仙桃”一景,左又能看到“豬遺矢”,細觀豬腹又套一景,單線白描叫“猴子想仙桃”。借景觀外山,又得“仙人跨鶴”、“仙人掌”等勝景。

由梅花樓過雨亭,進入青芝寺“大士殿”。青芝寺原建在八仙岩上,明萬曆年間由工部侍郎董應舉移建今址。一力,三零年舊寺遭回祿,一九三二年林森集資重修,成現存之寺宇。“大士殿”內掛滿名家楹聯,真草隸篆,琳琅滿目,各家書法出神入化。下大士殿就是青芝寺前殿,出寺門,可見摩岩石刻:“欲界仙都”四字,岩頂有一株大榕樹,不土而立,堪稱一絕。過虹橋又名“觀仙橋”,朝西順山路行至半嶺,駐足路旁看北山坡上一塊黑色怪石,突兀而出,叫“骷髏石”,而路邊右山上一岩高聳,合掌作楫,慈祥迎人,稱“合掌白衣大士”。再往上看又有一石似“元寶錠”。沿山路拾級而上,只能在與“裂桃石”對峙中慢步緩行。

游青芝不可不看“八仙岩”,在裂桃石旁欣賞對面山頂八大峻?光怪石,浮光吐景,活像“八仙”浮槎過海,各得其勢。如逢雲霧繚繞,恍若八仙飄遊,穿行岩峽,蔚為壯觀!從八仙岩背後小徑轉到嶺頂,與原來山路會合,小憩之時,朝西北山峰舉目能拾得“百鳥聚會”和“仙奕”(又名仙人下棋)兩景。

由青芝寺出花瓶門,看到一岩壁鐫有“今古名山”,“引人入勝”摩岩石刻,即為“五曲洞”。循階而下,尋幽探勝,迂迴轉折,五個岩洞,互相貫通,因之名“五曲洞”。側身過“側身岩”,下轉“石#002洞”,忽見洞頂天窗大開,陽光燦爛,真是別有洞天。洞裡設定石凳石桌,遊客至此,都要欣賞洞壁律詩,乃明朝宰相葉向高所題,書法酣暢,膾炙人口!

菡萏峰高俯碧流,孟溪環繞近滄洲,

天開靈境留仙住,海涌神山壯客游。

古洞雲深存蝙蝠,懸岩石出像獼猴

千年勝跡今方辟,好對青樽共拍浮。

出洞口,有一岩像猴稱“猿公岩”,岩壁上也有董應舉題句:“昔為榛莽林,今作青芝寺,洞裡一聲猿,驚破遊仙夢。”進入“三岔洞”,上往“憩園”,下通“懸石洞”,只見兩岩夾一石,由此通過,仰視此石,岌岌欲墜,為百洞奇蹟。出懸石洞 口,西側一石游離群岩欲飛走,其狀如猴,叫“飛猴”。這裡三面巨岩環抱,而南面敞開,洞口平坦,是聞名的“觀仙洞”。在觀仙洞口的開闊地上,望西北欣賞“八仙岩”格外傳神了。視線轉移西南山腰,看“慈母抱兒”、“達摩面壁”、“蘇武牧羊”、“斷頭青蛙”、“老鼠咬布袋”、“帝君帽”和南山腳下的“水牛下田”諸勝,無不惟妙惟肖。 自觀仙洞繞左側旋入“星窩洞”,一塊異常奇特的橢圓形巨石覆蓋洞頂,稱“星辰岩”,有許多凹凸不平的斑環綴其上,梅雨季節,洞頂倒掛無數晶瑩欲滴的水珠,經日月反射閃爍如星,五彩繽紛,美不勝收。董應舉在洞壁上題詩道:“吾觀此岩中,點點皆成像,一似渾天儀,星辰綴其上”。出洞口向右繞一大圈,有一石刻“阿彌陀佛”,附近是“定光石室”,四面開放,四通八達。上有“鸚鵡岩”,下連“琴泉”。自琴泉循階而上,可飽覽“漱玉石”、“翠簾洞”、“宛宛門”勝景。由此可抵“憩園”,這一帶林木蔥籠,環境潔淨幽美,薰風吹得遊人醉。

要是從“蓮湖”東行,望東山腰,依次觀賞“虎嘯豬蹄”、“太監進表”和“王佐斷臂”等景。再行不遠,有巨石擋路,上鐫林森題寫“不為米折腰”,因之名“折腰石”。過“折腰石”,即到“林森公館”,門庭有黃賓虹題古篆“嘯余廬”三字。《青芝山志》載:古時這裡榛莽荒蕪,野獸出沒,樵徑絕跡,時聞虎嘯。“山館夜深聞虎嘯”是嘯余廬來歷。出公館西行進入“一片瓦”,其實是一大洞,洞頂一石,鋪天蓋地狀覆瓦。右轉彎有石階相接,迎面三塊巨石,其狀或俯、或仰、或蹲,統稱“三虎石”,躲在樟樹後頭的叫“朝天虎”,向天仰視者叫“仰虎”,張大虎口饞涎欲滴者為“唾涎虎”,三虎各形俱現,堪稱一絕。

由公館轉北行至山腰,可現“覺非塔”,是由天然岩石疊成骨灰塔,所選石塊,均有形象,如桃、如李、如香椽……。由此東行至“觀佛洞”,內供釋迦牟尼佛一尊(俗稱白玉觀音)。據說是班禪九世自西藏運來贈林森的珍貴文物。自觀佛洞東行,便是“東覺岩”,有勝跡稱“澤泉”,因岩石不斷分化,澗石夾立,岩下細沙鋪底,夏日雷雨,岩泉洶湧,進珠戛玉,聲震山谷。雨過天晴,泉流告竭,深潭水涸,又平靜如常。澤泉雖在百洞山中,卻也有錢塘觀潮一樣情趣,可惜日久已傾圯,有待修復。若能再登上“日輪岩”頂觀日,遙望東海,只見山連山來水連水,一直連到寶島台灣。史載:在大理姑山冰期,台灣本來就緊緊連著祖國大陸。

自公館東行再到“九曲連珠洞”,洞長約里許,,一洞套一洞,洞洞鋪設石階,遊客蜿蜒而下,見洞內一池叫“澤泉池”,池壁岩石筆直,藤蘿蔓繞,岩壁石刻詩詞,依稀可認。沿洞內曲徑下行,兩旁儘是懸岩峭壁,高數丈,寬僅尺余,叫“合掌岩”,這時“一線天”也現眼前,那是如刀斧砍削兩片,仰望僅窺一線天光。一線天,像一條隧道,到盡頭則亮堂堂的,這就是“桃源洞”,循桃源洞下行,曲徑幽邃,正感“山重水複疑無路”之際,一個廣闊明亮的“三友岩”又呈現眼前,岩高十餘丈,中有石椅石桌,相傳當年葉向高、李久我、董應舉三,友讀書處。有段趣談:三友同游百洞山,耳聽背後有聲喊:二人同行三宰相,回首一人是侍郎。”董應舉回頭一望,不見人影。後來葉、李均為相,惟董為侍郎。 出九曲洞,沿山路行,朝山頂看,有一巨岩像運動強兒騰空而起,叫登天岩,遠望西南山崗有“雙獅”、“如意”兩景,近處看溪邊還有“鯉魚塘”等勝。至此青芝山全景已瀏覽無餘了。

青芝山交通指南

交通:從福州市區的公交仁德站乘坐206路公車(定時班車,全程7元)到終點站“青芝山風景區(秦川)”下車即到。

青芝山[福建省連江縣山名] 青芝山[福建省連江縣山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