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陶獸形壺

紅陶獸形壺是新石器時代陶器珍品。1959年山東泰安大汶口遺址出土,表現了新石器時代陶塑的高水平。

簡介

紅陶獸形壺紅陶獸形壺
紅陶獸形壺是盛酒、水器。新石器時代陶器珍品。1959年山東泰安大汶口遺址出土。夾砂紅陶,通體掛紅陶衣。高21.6厘米。體肥壯,近似豬形,造型獨特,古拙、質樸,富有情趣。表現了新石器時代陶塑的高水平。
壺體被塑造成似豬似狗的獸形,軀體肥壯,仰面張口,拱鼻聳耳,四足直立,短尾上翹,形象生動活潑,惹人喜愛。此器物在實用構思上也很新穎,尾根部一筒形口,可由此注入水(或美酒),將其腹部做為貯存器,並且巧妙地利用獸口向外倒水(或酒液)。此壺造型構思奇妙,整體布局恰當合理,從中可以看出,大汶口文化時期的先民們不僅掌握了動物各部位的比例結構,能夠將動物造型逼真地塑造出來,而且己經能夠突破寫實進行形象地再創造。
紅陶是一種在較低溫度下的氧化氣氛中燒造的陶器,燒成後胎質呈紅色,故名紅陶。主要有夾砂紅陶和泥制紅陶兩種,我國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手制陶器,以夾砂紅陶為主。該器物屬於夾砂紅陶,器表磨光,整器塗紅色陶衣。動物造型,有眼、耳、鼻、口,形體肥碩,背裝提梁,後身置筒狀注水口並與獸嘴從功能上相對應,集實用與藝術於一身,是大汶口文化獨有的器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