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1843年,君主專制下的歐洲饑荒肆虐、經濟蕭條,處處危機四伏。英國的工業革命改變了世界秩序,創造出新的無產階級。秉持博愛共產理念,工人組織陸續成立。兩名德國青年,馬克思與恩格斯,將顛覆這些組織的烏托邦思想,改造他們的鬥爭及全世界的未來。馬克思自大學畢業後,憑著犀利文筆與非凡思路迅速躍升《萊茵報》總編。然而,因他撰文抨擊普魯士國王導致報紙被迫停刊,隨後,他帶妻子遷居巴黎。在創辦《德法年鑑》期間,馬克思結識了家境富裕的德國同鄉恩格斯。恩格斯在英國曼徹斯特經營紡織工廠,擁有卓越手腕與經濟知識。他的出現,於金錢、於學識,都大大支持了馬克思的思想實踐。後來,兩人受託起草“正義者同盟”規章,一同完成了經典政治文獻《共產黨宣言》。一位困苦拮据仍不改其志,一位含著金湯匙又滿懷抱負。時代青年的聚首,即將讓全世界風雲變色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
卡爾·馬克思 | 奧古斯特·迪赫 |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 斯特凡·科納斯克 |
燕妮·馮·韋斯特倫·馬克思 | 薇姬·克里普斯 |
莫澤斯·赫斯 | Rolf Kanies |
皮埃爾-約瑟夫·普魯東 | 奧利弗·古爾邁 |
職員表
製作人 | Nicolas Blanc、Rémi Grellety、羅貝爾·蓋迪吉昂、拉烏爾·佩克、Benny Drechsel、Philippe Logie、Patrick Quinet、Karsten Stöter |
導演 | 拉烏爾·佩克 |
副導演(助理) | Dennis Eichhof、Lucas Gerosch |
編劇 | 帕斯卡·波尼茨、拉烏爾·佩克、皮埃爾·霍奇森 |
攝影 | Kolja Brandt |
配樂 | Aleksei Aigi |
剪輯 | Frédérique Broos |
選角導演 | Kristin Diehle、Sylvie Brocheré |
藝術指導 | Benoît Barouh、Christophe Couzon |
美術設計 | Merlin Ortner |
造型設計 | Leila Mauro、Anne Moralis、Katja Piepenstock、Virginie Berland、Peggy Bernaerts、Nina Butkovich-Budden、Catherine Clarinval、Mareike Saß、Birgit Düvelmeyer、Carina Grallert、Gloria Göschel、Doreen Kindler、Veronika Knigge、Nicolay Mayer、Sarah Neumeier |
服裝設計 | Paule Mangenot |
視覺特效 | Philippe Frère、Manfred Büttner |
布景師 | Frédéric Delrue、Nele Jordan |
聲音部門 | Felix Andriessens、Benoît Biral、Aline Gavroy、David Gerain、Moritz Hoffmeister、Thomas Kalbér、Martin Langenbach、Zied Mokaddem 、Christoph Oertel、Jörg Theil、Olivier Thys、Fanny Weinzaepflen、Christoph Wieczorek 、Johanna Wienert、Nathalie Delvoye |
譯製人員(中國大陸中文版)
譯製 | 長影集團譯製片製作有限責任公司 |
翻譯 | 盧小雨、傳神語聯 |
校譯 | 朱毅、胡曉琛 |
譯製導演 | 王曉巍、王利軍 |
錄音 | 徐紅岩、白靜利 |
剪輯 | 劉娜娜 |
製片主任 | 郭華、王曉巍 |
製片 | 李萱、李宏媛 |
監製 | 曹寅、張玲 |
角色介紹
卡爾·馬克思 演員奧古斯特·迪赫 青年革命者。在《萊茵報》因撰文抨擊普魯士被迫停刊後,他和妻女遷居巴黎,生活十分拮据。即便如此,他仍堅持鬥爭。在巴黎期間,他與恩格斯相識,雖然一開始稱對方是“門外漢”,但十分讚賞恩格斯所寫的《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二人成為革命同志並結下深厚友情。 | |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演員斯特凡·科納斯克 含著金湯匙長大的富家公子,其父在英國擁有多家紡織廠。但他作為父親工廠的代理人,對父親剝削工人階級的行為極其不滿。被民主主義的政治思想所吸引的他,深入工人階級以獲得第一手資料,完成了《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以此為契機與馬克思成為朋友。不僅與馬克思互為精神支柱,更為馬克思提供了經濟支援。 | |
燕妮·馮·韋斯特倫·馬克思 演員薇姬·克里普斯 出身自德國名門望族,卻義無反顧地愛上了馬克思這個“無宗教信仰的猶太男孩”。即便婚後的生活再艱苦,她也沒有向家裡要一分錢。她具有非凡的思想境界,對馬克思的革命思想有著深刻的理解。 | |
瑪麗·伯恩斯 演員漢娜·斯蒂爾 來自愛爾蘭的紗廠女工,愛憎分明,爭強好勝,積極投身於工人運動。在恩格斯父親的工廠工作時與恩格斯相識,後來與他結為夫婦。幫助恩格斯與正義者同為盟取得聯繫,對恩格斯的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
音樂原聲
主題歌歌名 | 作詞 | 作曲 | 演唱 |
---|---|---|---|
《Like a Rolling Stone》 | 鮑勃·迪倫 | 鮑勃·迪倫 | 鮑勃·迪倫 |
1.《Génériquedébut》 2.《L'attaquedanslaforêt》 3.《L'arrestationàCologne》 4.《PoursuitedeMarxetEngelsparlapolicefrançaise》 5.《JennyetKarl》 6.《ThéoriedelaValeur》 7.《CauchemardeMarx》 8.《Expulsion》 9.《RencontredeFredetMary》 10.《NaissancedeLaura/Lettres》 11.《CritiquedelaCritiquecritique》 12.《LaLiguecommuniste》 13.《Ladernièredispute》 14.《LeManifeste》 |
幕後製作
導演拉烏爾·佩克從20歲起開始學習馬克思著作,並以馬克思主義去分析世界上的一切,同時馬克思主義也影響了他的創作方向。在他看來,21世紀初的西方世界正處於一個衰落期,政治活動遭詆毀,政治家不受尊重,民粹主義抬頭,社會矛盾凸顯。所以,他希望用《青年馬克思》給現實問題提供思考的通道,特別是喚醒對一種智慧的重新重視與思考 。製作發行
主創公司
製作公司 | Agat Films & Cie(法國) |
---|---|
Artémis Productions(比利時) | |
Rohfilm | |
Velvet Film | |
中影基地(數字母版製作) | |
發行公司 | Diaphana Films(法國) |
Neue Visionen Filmverleih(德國) | |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中國) | |
華誠電影電視數位元組目有限公司(協助推廣) |
發行日期
國家/地區 | 上映日期(細節) |
---|---|
德國 | 2017年2月12日(柏林國際電影節) |
德國 | 2017年3月2日 |
奧地利 | 2017年3月24日 |
阿根廷 | 2017年4月20日(布宜諾斯艾利斯國際獨立電影節) |
葡萄牙 | 2017年4月20日 |
瑞士 | 2017年5月11日(德語地區) |
土耳其 | 2017年5月19日 |
澳大利亞 | 2017年6月7日(悉尼電影節) |
美國 | 2017年6月11日(西雅圖國際電影節) |
紐西蘭 | 2017年7月24日(紐西蘭國際電影節) |
法國 | 2017年9月27日 |
瑞士 | 2017年9月27日(法語地區) |
比利時 | 2017年10月1日 |
以色列 | 2017年10月8日(海法電影節) |
斯洛維尼亞 | 2017年10月25日 |
希臘 | 2017年11月2日 |
丹麥 | 2017年11月9日 |
波蘭 | 2017年11月26日(華沙猶太人電影節) |
巴西 | 2017年12月28日 |
加拿大 | 2017年(蒙特婁新電影節) |
土耳其 | 2017年(伊斯坦堡電影節) |
西班牙 | 2018年1月19日 |
中國 | 2018年5月5日 |
影片評價
很多關於革命主題的電影通常側重刻畫戰爭的激烈與血腥,希冀從視覺上讓觀眾直觀感受到革命的波瀾。而《青年馬克思》中的無產階級革命基於“筆桿子”的力量,並沒有戰爭畫面的衝擊,卻依舊讓舊世界的推翻和新世界的建立躍然於膠片上 。(參考訊息網評)該片塑造了很少見的青年馬克思的形象,把馬克思寫成了一個人,而不是一個神,電影不僅更加貼近觀眾,也讓觀眾能更加豐富立體地理解偉人的思想 。(影評人周黎明評)
該片把馬克思深刻的思想、曲折的人生軌跡與多樣的鏡頭語言和視覺畫面結合在一起,充分發揮了電影既能表現歷時性又能表現共時性的特長,如一幅長卷展開了偉大事業的發展過程,充分體現了馬克思與恩格相識相知以及共同完成《共產黨宣言》這一歷程中的細節 。(《光明日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