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歷史
青州二中老校(東門大街53號)故址為明朝青州布政公司公署。萬曆四十一(公元一六一三)年,按察改為“雲門書院”。清雍正年間改為學使按臨處所,專用為考場,名“曹州府青州考院”。清末廢科舉,光緒三十一(公元一九○五)年,建立“青州府師範學堂”。民國三(公元一九一五)年,改建為“山東省立第四師範學校”。
四師是我黨在青州開展活動最早的單位之一,1930年即建立了地下黨組織,它為國家增減了許多中高級幹部,為新中國的誕生和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期間,著名詩人臧克家曾執教於此,愛國將領馮玉祥曾到校為師生演講,並為校刊《教育動向》題字。四師到“七七事變”時停辦。建國後,1952年春,於此開辦“山東省第二工農速成中學”。學生多為幹部、產業工人與革命軍人,一大批優秀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就讀於此,該校1954年春遷至省府濟南。
青州二中創建於1952年10月,初設校址於城北孫家莊(原益壽縣政論舊址),名山東省益都第二中學。1953年8月遷至城東鄭母村(原益臨聯師校址),1954再遷於東門大街。學校初建時為初級中學,1969年改制高中,定名“益都城關中學”,隸屬城關公社。是年,始招高中生一個班,自此,逐漸辦成高級中學。至1978年方恢復“益都二中”名稱,並被確定為縣重點高中。1986年四月縣改市始啟用現校名稱。青州二中曾多次創造青州高考的輝煌,在全市乃至濰坊市享有廣泛讚譽,為國家培養了數以萬計的棟樑之才,以山東省文科狀元李方民(1981年),理科狀元楊萬利(1998年),全國奧林匹克大賽一等獎得主姜太文為代表的優秀畢業生遍布海內外,成為各行各業的拔尖人才。
隨著時代的發展,原二中由於規模的限制已不適應人民對高質量教育的要求,青州市委、市政府、教育局高瞻遠矚,於2004年10月在青州滿城西鄰(駝山中路北首)劃地380畝,投資1.5億,動工興建全新的青州二中,歷時二年,新校竣工使用,於2006年8月順利實現了原二中、七中、九中、益都中學的搬遷合併。
山東省青州第二中學,始建於1952年。學校故址,萬曆間為“雲門書院”;清代先後為“青州考院”、“青州師範學堂”;民國初,設為“山東省立第四師範學校”,一大批革命前輩和文化名人曾在此執教或學習。至1952年益都二中成立期間一直為文化傳承之聖地。地址:山東省青州市駝山中路789號。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原青州二中由於規模限制已不適應人民對高質量教育的強烈需求。青州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投資1.5億元,劃地近400畝,建設了全新的山東省青州第二中學。學校在總體建設上,設計新穎、氣勢恢弘、設施先進、功能齊全、現代化程度高;在師資隊伍建設上,新二中合併了原青州二中、七中、九中及益都中學的全部師資力量,可謂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實力倍增。新的青州二中可容納100個教學班,5000多名在校生。
師資力量
現有教職工413人,其中省級以上教學能手及優秀教師12人,地市級教學能手及優秀教師16人,市學科帶頭人53人,市級以上優秀教師136人,稱得上人才濟濟,群賢畢至。新二中占盡天時、地利,同時備受全市人民關注,凝聚了旺盛的人氣,下一步,它將成為青州市普通高中的龍頭和視窗,成為青州教育的一面旗幟。
辦學成果
恢復高考後,青州二中秉承“質量興校,名師興校,科研強校”的辦學理念,不斷強化內部管理,精心打造名師隊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教育教學質量穩步上升。高考成績一直穩居同類學校前茅,尤其是特色突顯的文科教學成績更是在全市乃至濰坊享有廣泛讚譽。截至目前,學校已向全國高等院校輸送了12000多名優秀生源,其中包括全省文科狀元李方民、理科狀元楊萬利以及全國奧賽一等獎得主姜太文在內的一大批高材生,他們已遍布海內外,成為各行各業的拔尖人才。學校因成績突出被載入《中國名校錄》。
學校環境
新校在總體建設上,設計新穎、氣勢恢弘,設施先進,功能齊全,現代化程度高。在師資配備上,合併了原二中、七中、九中、益都中學的全部教學力量,可謂強強聯合,實力倍增。新校現在校生5100人,教職工413人。
現在全體教職工發揚不求索取、敢於吃苦、敬業奉獻、共創大業的精神,一切著眼於學校的振興和發展,嚴抓細管,各項工作進展順利,學校一定會實現新發展、新跨躍、新輝煌。
現任領導
校長、書記: 張永剛 全面主持學校工作。
副校長: 劉獻軍 分管德育、安保工作
副校長: 傅廣永
副黨委書記:丁春利
副校長: 劉生
工會主席: 劉允民 分管工會、宣傳和辦公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