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青州二中是市屬重點普通高中,始建於1952年。追溯學校歷史,源遠流長。學校故址,明萬曆間為“雲門書院”;清代先後為“青州考院”、“青州師範學堂”;民國初,設為“山東省立第四師範學校”,一大批革命前輩和文化名人曾在此執教或學習。至1952年益都二中成立其間一直為文化傳承之聖地。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嚴謹治學的優良傳統為青州二中的飛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歷史沿革
青州二中老校(東門大街53號)故址為明朝青州布政公司公署。萬曆四十一(公元一六一三)年,按察改為“雲門書院”。清雍正年間改為學使按臨處所,專用為考場,名“曹州府青州考院”。清末廢科舉,光緒三十一(公元一九○五)年,建立“青州府師範學堂”。民國三(公元一九一五)年,改建為“山東省立第四師範學校”。1
四師是我黨在青州開展活動最早的單位之一,一九三○年即建立了地下黨組織,她為國家增減了許多中高級幹部,為新中國的誕生和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期間,著名詩人臧克家曾執教於此,愛國將領馮玉祥曾到校為師生演講,並為校刊《教育動向》題字。四師到“七七事變”停辦。
建國後,一九五二年春,於此開辦“山東省第二工農速成中學”。學生多為幹部、產業工人與革命軍人,一大批優秀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就讀於此,該校一九五四年春遷至省府濟南。
青州二中創建於一九五二年十月,初設校址於城北孫家莊(原益壽縣政論舊址),名山東省益都第二中學。一九五三年八月遷至城東鄭母村(原益臨聯師校址),一九五四年再遷於東門大街。學校初建時為初級中學,一九六九年改制高中,定名“益都城關中學”,隸屬城關公社。是年,始招高中生一個班,自此,逐漸辦成高級中學。至一九七八年方恢復“益都二中”名稱,並被確定為縣重點高中。一九八六年四月縣改市始啟用現校名稱。青州二中曾多次創造青州高考的輝煌,在全市乃至濰坊市享有廣泛讚譽,為國家培養了數以萬計的棟樑之才,以山東省文科狀元李方民(一九八一年),理科狀元楊萬利(一九九八)年,全國奧林匹克大賽一等獎得主姜太文為代表的優秀畢業生遍布海內外,成為各行各業的拔尖人才。
隨著時代的發展,原二中由於規模的限制已不適應人民對高質量教育的要求,青州市委、市政府、教育局高瞻遠矚,於2004年10月在青州滿城西鄰(駝山中路北首)劃地380畝,投資1.5億,動工興建全新的青州二中,歷時二年,新校竣工使用,於2006年8月順利實現了原二中、七中、九中、益都中學的搬遷合併。
新校在總體建設上,設計新穎、氣勢恢弘,設施先進,功能齊全,現代化程度高。在師資配備上,合併了原二中、七中、九中、益都中學的全部教學力量,可謂強強聯合,實力倍增。新校現在校生5100人,教職工413人。
現在全體教職工發揚不求索取、敢於吃苦、敬業奉獻、共創大業的精神,一切著眼於學校的振興和發展,嚴抓細管,各項工作進展順利,學校一定會實現新發展、新跨躍、新輝煌
學校簡介
山東省青州第二中學是市屬重點普通高中,始建於1952年。追溯學校歷史,源遠流長。學校故址,明萬曆間為
“雲門書院”;清代先後為“青州考院”、“青州師範學堂”;民國初,設為“山東省立第四師範學校”,一大批革命前輩和文化名人曾在此執教或學習。至1952年益都二中成立其間一直為文化傳承之聖地。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嚴謹治學的優良傳統為青州二中的飛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恢復高考後,青州二中秉承“質量興校,名師興校,科研強校”的辦學理念,不斷強化內部管理,精心打造名師隊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教育教學質量穩步上升。高考成績一直穩居同類學校前茅,尤其是特色突顯的文科教學成績更是在全市乃至濰坊享有廣泛讚譽。截至目前,學校已向全國高等院校輸送了12000多名優秀生源,其中包括全省文科狀元李方民、理科狀元楊萬利,全國奧賽一等獎得主姜太文在內的一大批高材生,他們已遍布海內外,成為各行各業的拔尖人才。學校因成績突出被載入《中國名校錄》。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原青州二中由於規模限制已不適應人民對高質量教育的強烈需求。青州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投資1.5億元,劃地近400畝,建設了全新的山東省青州第二中學。學校在總體建設上,設計新穎、氣勢恢弘、設施先進、功能齊全、現代化程度高;在師資隊伍建設上,新二中合併了原青州二中、七中、九中及益都中學的全部教學力量,可謂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實力倍增。新的青州二中可容納100個教學班,5000多名在校生;現有教職工413人,其中省級以上教學能手及優秀教師12人,地市級教學能手及優秀教師16 人,市學科帶頭人53人,市級以上優秀教師136人,稱得上人才濟濟,群賢畢至。新二中占盡天時、地利,同時備受全市人民關注,凝聚了旺盛的人氣,下一步,它將成為青州市普通高中的龍頭和視窗,成為青州教育的一面旗幟。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古老而嶄新的青州二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其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現代化的辦學條件,再加上科學規範的內部管理,一定會使學校向著全面、規範、和諧、健康的方向發展。青州二中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前程一定會更輝煌!
學校環境
陽春三月,和風送暖,漫步二中校園,感受著濃厚文化氣息的同時,還可以看到一幕幕動人的勞動場景:這邊是丈量,布線,點穴,緊張忙碌,顧不上拍去滿身的塵土;那邊是挖坑,培土,澆水,有條不紊,不時傳出歡快的笑聲……
據悉,這是該校日前開展的“奉獻日”植樹綠化活動的場景。
為進一步美化校園環境,學期開始,青州二中就將綠化、美化作為最重要的工作來抓,為確保工作效率和質量,學校確定了“高起點設計,全學校參與”的工作思路,把完成植樹綠化任務與落實學習整頓活動要求,轉變工作、學習作風結合起來,與倡導“奉獻就是人生,事業就是生命”的敬業奉獻精神結合起來,迅速掀起了以“栽下一棵綠樹,獻出一分熱情”為主題的植樹綠化新高潮。
首先是堅持領導帶動。從校長開始,分工負責對每一塊空地從美化設計、苗木選擇,到挖土栽植、後期管理的每一個環節,堅持全程靠上,具體指導,極大地調動了工作的積極性,確保了工作效率和美化效果。
其次是堅持全校參與。廣大教職工在完成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主動犧牲休息日,積極到校參加“奉獻日”義務植樹活動,既為學校節約了大量開支,更使二中教師誓詞中“愛校如家”的諾言得到生動體現。
綠化的春風催動了學校師生的熱情,也牽動了時刻關注母校發展的校友們的心。原二中校友任繼業、劉兵、唐延軍及益都街道任七社區領導共同捐植價值達1.5萬元的皂角樹兩棵,以實際行動表達對母校的深厚感情,為廣大師生樹立了學習的榜樣,為學校與社會架起溝通的橋樑。
眼看著一棵棵大樹在溫和的春風中抽枝吐綠,一株株花木在煦暖的陽光下發芽開花,感受著奉獻帶來的喜悅,憧憬著綠樹成蔭、桃李爭艷的校園美景,廣大師生紛紛表示,要以更加積極主動地姿態工作、學習,以校為家,愛校如家,用每個人的雙手,把共同的家園裝點得更美;靠每個人的智慧,把青州二中的明天打扮得更靚。
學生文章
醉在書卷飄香里青州二中 青州二中 青州二中
高二·二十二班 劉娜娜
我為書而醉,醉在那書卷的馨香里;書如酒漿,讓人沉醉,而我願意長醉不醒。
——題記
當我第一次接觸書,我就注定與它有緣,願意為它終生守侯。
叩擊“書香”的大門,是媽媽指引我的,媽媽教我背唐詩,吟宋詞,還給我講故事。當別的孩子在嬉笑玩耍的時候,我卻在書中傾聽安徒生的童話。我為書中故事情節的波瀾曲折而心驚膽顫,為書中主人公的喜怒哀樂而牽腸掛肚。有時聽到高潮時,我會拍手叫好;聽到傷心處,又不由潸然淚下。書中的一字一句在我心中縈繞,書中的一人一物在我眼前飛揚。
漸漸地,在“書香”的天空下,我領略到“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上雲捲雲舒”的那份超然;我感受到“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的那份大氣;我想像出“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先淚先流”的那份淒涼;我還能品味“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那份美麗;我更能體會“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那份自信!在書香的天空下,我知道生命的意義與人生的價值;我也開始漸漸懂得,我們這個世界是真善美與假醜惡不斷抗爭的空間;但我也更加堅信,人性閃爍的美麗是永不褪色的光輝。
進入國中時,我尤愛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般的豪放灑脫,讀他的詩詞好比干一打扎啤,讓你激情飛揚;愛李清照“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悽慘慘戚戚”般的情真意切,誦她的詞篇,恰似品一杯乾紅,讓你意味情深;愛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般的奇特思緒,讀他的詩詞仿佛飲一壺白乾,令你餘味無窮。
隨著閱歷的增多,我與書有一種融合在一起的感覺。有時讀到喜歡的句子、段落,我總要細讀三五遍,輕輕吟誦好幾回,遇上心儀之美文,定要工工整整抄下來,像好友的情誼一樣悄悄珍藏下來。這不,昨天背下的一段文字還縈繞在耳邊:“笑靨如花,希望如花,生命更如花,世上一切都如鏡花水月,一切如花,花如一切,正如佛祖拈花遇葉關,這一關,便是整個世界。”詞清文秀,意義深遠,讀來香氣四溢。
唐太宗曾說過:“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讀書不僅可以使你了解歷史,也可以讓你記住教訓。在書的面前,我會看到真實的自我,有些歷史書如一杯杯烈酒,可以醉得讓你歡歌,醉得讓你流淚,它會告訴你,歡樂也好,悲哀也罷,都會過去,像一陣風吹過,風過無痕,心靈飄逸;像醉過一樣心境空靈!
品酒,我醉在酒香里;品書,我醉在書香里,書指導我走進了一個美不勝收的世界,幫助我塑造了一個全新的自我,我願為這無邊的美麗守望終生……
點評:此文文采斐然,那精彩的排比,勢如破竹;那精妙的語言,妙語連珠。整篇文章文筆流暢,如“風行水上,自然成文”。讀書如品酒,在書的海洋中,呼吸書的氣息,常讓我們不知不覺醉在其中。
指導教師:葛汝昌
學校活動
青州二中 |
我校支援普通國中,改善教育環境和住宿條件
為共享最佳化教育資源,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青州二中贈送普通國中幫扶款5000元,價值5000元的籃球架二副,價值3000元的教學書櫥二十五個。普通國中利用幫扶資金為學生宿舍吊頂260平方米,硬化桌球場地600平方米,改善了學校環境和住宿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