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原山淨居寺

漢張天師封天下365座名山中,青原山居其一。佛教聖地,唐朝佛教傳入青原山。初宋徽宗賜名安隱寺。沿用八百多年。

青原山淨居寺簡介

青原山淨居寺 青原山位於老縣城(今江西吉安市)東南9公里,贛江之東。屬嵩華山脈,海拔116米。漢代張道陵(張天師)封天下三百六十五座名山,青原山為其中之一。佛教自古便人“天上雲居”之說。詩人楊萬里贊它是:“山川江西第景”。山上的潭泉溪峽共35處。有游噴雪、虎咆、珍珠、百茅溪、小三疊、飛龍潭等泉,攀天岳、芙蓉、翠屏、鷓鴣、西華、華蓋等奇峰,還有試劍、石漱、青峽、墜字石、劍台、滴水崖、飛雲石等名勝,處處留下古人興吟詠的手筆詩章。唐代名臣、大書法家顏真卿篆書“祖關”二字,刻石碑嵌在進淨居寺山門之首。山門鑲有文天祥手書“青原山”三字。北宋著名文學家黃庭堅親筆長詩《游青原 次韻周元翁》,後人把它分刻在八通石碑上,分嵌大雄寶殿二側。宋朝抗金名相李綱的《游青原山記》也分刻在四十二通石碑上,嵌於淨居寺的老齋堂壁間。以上名人墨跡,被歷代譽為“青原墨跡四寶”。另外,明代著名理學家王守仁手書的“曹溪宗派”石碑,明末“四公子”之一的方以智手書的“天在山中”,都是古蹟墨寶。據“青原山志略”載:歷代游青原者,討好唐代名相姜公輔,重臣段成式,南宋名相周必大,名臣胡銓、向敏中,名詞人劉辰翁;明代名臣李東陽、湛若水;清代名家施閏章、翁方綱、蔣之奇等,詠青原山的詩篇近500首。

青原山淨居寺歷史

唐朝神龍年間,佛教傳入青原山,於唐神龍元年(705年)建寺。初名“安隱寺”(因傍安隱山而得名)。宋徽宗賜名“安隱寺”,沿用至今有八百多年歷史。宋代民族恐龍、詩人文天祥有詩:“活大參禪筍,清泉透佛茶。……夜影燈前客,江西七祖家”。唐代鑒真和尚第五次東渡日本受阻,折回途中路過吉州時,參禪青原山。淨居寺僧徒曾達千人,成為江西一大名寺,我國南方的主要佛場之一。
淨居寺迭經歷代修葺,寺內有金剛殿、大雄寶殿、毗廬閣、地藏殿、念佛堂、藏經樓、藥樹堂、七祖塔亭以及左右禪房,占地約1萬平方米。大三結合寶殿四面環水三橋拱立,富有河南庭院色彩。解放後劃歸吉安市管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