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簡介
該公司代表作為霹靂布袋戲系列作品,此外還曾發行 《黑河戰記》 、 《天子傳奇之開周紀》、 《火爆球王》等電視布袋戲,並曾於2000年推出布袋戲電影 《聖石傳說》。其他著名公演紀錄則包括:1996年在台北市皇冠小劇場演出《霹靂狂刀》、1998年於兩廳院演出舞台劇《 狼城疑雲》、2008年於大甲鎮瀾宮演出 《神州風雲錄》 等。霹靂位居台灣最大的電視布袋戲產業,在總產與出片速度上均領先黃文耀《天宇》、黃俊雄/黃立綱《金光布袋戲》、蕭建平《神魔》等系列布袋戲。該公司除以長篇作品霹靂系列吸引廣大出租消費者與電視觀眾外,各種周邊商品如:木偶、劇集原聲帶、單機遊戲、線上遊戲及其他人物商品,也為霹靂帶來相當商機。榮譽則包括:2005年《霹靂九皇座》導演王嘉祥獲得九十四年度電視金鐘獎戲劇類導演獎、2006年霹靂布袋戲奪得台灣意象票選比賽第一名等。
沿革發展
1970年,在 台灣電視公司(台視)編審組組長羅朝梁引介之下,以雲州大儒俠史艷文系列布袋戲登上電視舞台,於台視頻道連演583集,一度創下97%的高收視率。然而到了1973年,台行政院新聞局以“妨害農工作息”為由禁演電視布袋戲,造成1975年~1982年間布袋戲於台灣電視頻道絕跡。1982年後,布袋戲雖解禁,但黃俊雄布袋戲收視率大不如前,遂轉戰新興的 錄像帶界。然而當時錄像帶代理商將著作權費壓得過低,儘管黃俊雄布袋戲出租率不惡,但其實是賠本出售,至1985年已負債達新台幣2000萬元之譜。黃俊雄長子黃強華、次子黃文擇於是年接手黃俊雄電視布袋戲團之後,先借著一定的出租占有率為籌碼,對代理商調漲著作權費,將債務清償完畢;之後創立大霹靂節目錄製有限公司進入錄像帶市場。此外,大霹靂在霹靂系列劇情中逐步淘汰舊有的史艷文、藏鏡人、獨眼龍等角色,並於1988年《霹靂金光》劇集之後陸續帶出素還真、談無欲……等新人物,之後則於《霹靂至尊》、《霹靂異數》先後引出葉小釵、一頁書兩名經典人物,從此獲得市場好評,並逐漸在有線電視頻道播放霹靂布袋戲節目。
1995年,有線電視頻道U52的經營者由於無法償還與霹靂的債務,遂將電視台轉賣給霹靂。霹靂買下該電視台後,將其改名為“ 霹靂衛星電視台”進軍有線電視市場,一方面於自有頻道播放舊劇,一方面成立“霹靂會”集合觀眾群,並發行會刊、原聲帶。之後,霹靂陸續透過異業結盟,如與 智冠科技合制遊戲《霹靂幽靈箭》、和城邦出版集團旗下出版社霹靂新潮社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發行書籍、與 黃玉郎的玉皇朝集團及 鄭問合作發售漫畫《大霹靂》……等,擴大社會可見度與在年輕族群間的影響力。2000年,霹靂發行電影《聖石傳說》,創下打敗 《玩具總動員2》在台票房的紀錄。2000年,“大霹靂節目錄製有限公司”改名為“霹靂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下轄製作部、霹靂衛星電視台、開發部、海外部、“巨邦國際行銷股份有限公司”與“創世者網路股份有限公司”(E-PILINetworks)。截至2008年,霹靂國際多媒體已於雲林虎尾總公司設有規模逾萬坪的片場,也設有台北辦公室。
攝製團隊
編劇部份早期(約《霹靂異數》以前)由本名 黃文章的黃強華主導;到1993年的作品《霹靂狂刀》之前,為 王瑞碧、 楊月卿等人所編寫。之後分工愈趨細膩,設立有專屬的編劇組負責撰寫劇情,由 黃強華總審、指導,並維持這樣的編制至今。
其他曾參與編劇工作,和仍在職的成員包括:邱繼漢、林奎協、莊雅婷、席還真、羅綾、歐陽瑩、蘇雅雪、三弦、周郎、廖明治等人。
配音方面
所有的角色台詞都承襲傳統布袋戲的方式,一人配音,由號稱「八音才子」的黃文擇擔綱演出;至今唯一的例外,為2000年的電影《聖石傳說》中,邀請李宗盛、王偉忠、蕭薔、柯一正等名人為國語版配音。
拍攝部分
從早期黃俊雄時代的美地塢廣播電視錄製有限公司發展至如今的霹靂國際多媒體。該公司在雲林虎尾擁有占地逾萬坪的片廠。每天四班24小時拍攝。編劇群之一的三弦曾於個人部落格表示,片廠拍攝進度比出租進度領先半年以上。
配樂部分
早期智慧財產權不發達時,設有灰姑娘音樂工作室,專司選用各種罐頭音樂與現成的音樂名家作品進行配樂。隨著智慧財產權的發達與時代進步,從1998年之後成立無非文化、2002年之後亦與動脈音樂合作,製作布袋戲配樂並發行各種原聲帶。著名的創作者與演唱者包括:孫敬凡、阿輪、屠穎、洪信傑、吳駿毅、艾瑪、章世和、荒山亮、黃妃等。
營利方式
影音出租將最新出的劇情錄製成 DVD(早期是錄像帶、 VCD),分送至出租店出租。維持每周五發行兩集新劇集的進度,代理商則為巨邦國際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電視播映
較舊的劇情於霹靂台灣台播出,霹靂布袋戲新舊劇情之間大約差六個月的時間。
外圍商品
與無非文化、動脈音樂、霹靂新潮社等合作,並設立霹靂精品店,銷售書籍、雜誌、木偶、玩具、海報、影音DVD、劇集原聲帶、馬克杯、紀念品......等商品。
作品概述
霹靂布袋戲
該系列電視布袋戲是霹靂國際多媒體最廣為人知的作品,也是該公司最主要的出租營利來源。主要角色素還真的剪影則成了霹靂衛星電視台的Logo。
《黑河戰記》
霹靂於1994年推出的作品;敘述黑河流域的武林故事,共30集。此劇集使用坑道布景的新技術,而成為之後電影作品聖石傳說的技術基礎。曾獲得中國1995年金龍獎。
《狼城疑雲》
霹靂於1998年演出的舞台劇,敘述素還真在「狼城」解破盜劍風波與城主被殺疑團的故事。
《聖石傳說》
霹靂於2000年推出的布袋戲電影,曾創下打敗同期上映好萊塢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2》在台票房的紀錄。
霹靂於2001年推出的國語時裝布袋戲。敘述未來世界裡一群死囚之間的愛恨情仇。編劇為歐陽瑩。限於技術問題,本系列僅發行10集即告終。
《天子傳奇開周記》
霹靂於2001年推出的古裝布袋戲;劇情改編自香港漫畫家黃玉郎的《天子傳奇》,敘述商末紂王無道,姬發與姜子牙如何開周立國的故事。
作品特點
劇情不同於 《雲州大儒俠》時代標榜正直好人 史艷文的風格,而以詭譎多變的權謀鬥智和 江湖爭霸為主軸。劇情編排和謀略運用,也較金光布袋戲縝密長遠。然而重視正義與道德的普世價值觀仍能在劇中見到。例如:主角 素還真的溫文儒雅與智勇雙全、俠客葉小釵的禪定修行與 俠義作風、聖僧一頁書的果決能斷與 菩薩心腸、正道群俠犧牲小我以弭平戰禍......等,皆是人性光明面的反映。另外,劇情的重心也從外向內推展。從史艷文時期堆砌大量武戲與許多角色快速出、退場的風格,演進為更重視不同立場人物在矛盾中的心路歷程。人物的思考和抉擇也更臻複雜。例如:正道領導者素還真在面對世人質疑下,依然不辭勞苦奔波奉獻、江南第一才女風采鈴在感情與任務間掙扎的痛苦、俠客崎路人願意為正道犧牲的自我追尋、風月幽樓二樓主慕容嬋在愛情與世仇之間的猶豫、東瀛黑流派宗主神鶴佐木對故國和中原的認同矛盾、武痴傳人蜀道行的角色衝突、反派智者寂寞侯童年創傷對人格的影響、混血殺手月漩渦對自我身分的認同......等,皆以人性刻畫為重點。
天馬行空的時代設定、故事發展
其劇情的特色,在於除了傳統布袋戲中劍俠戲的基調,以及文戲裡詩詞文采和詼諧搞笑的特色之外,更發展出許多天馬行空的劇情,包括回到過去的「時空聖戰」、 日本忍者、 妖魔鬼怪、異次元世界(如滅境、集境、苦境、道境)、 外星人(葉口月人)、吸血鬼(西蒙等人)、機器人(紫霹靂)、人造人( 詭齡長生殿精華作品無名)、生化人( 奈落之夜.宵),以及許多類似現代科技的武器、道具(例如飛船九霄鐵龍帆、潛艦瀛幡御龍艇)等等。海外市場
2001年,霹靂與南非的DistantHorizon公司負責人AnantSinght簽下500小時播映權的契約,同意對方以每集一萬美元的價格取得霹靂當年作品《霹靂英雄榜之爭王記》的 美國有線電視播映權。但根據雙方說法指出,DistantHorizon在劇本、配樂部分並未取得霹靂的授權。該公司在重新研究與解讀情節內容後,耗費四年時間進行劇情改編與重新剪接、配音、配樂,將原本30集、每集60分鐘的作品濃縮成共13集、每集30分鐘以內的作品。新的作品被更名為《武林戰士》(Wu-linWarriors),影集副標題也更改為簡單易懂的《七星傳奇》(TheLegendOfSevenStars),並於2006年02月05日首度在美國卡通頻道(CartoonNetwork)播出,每周六晚間八點播出半小時。
《武林戰士》(Wu-linWarriors)劇中對白皆以英文呈現,音樂也是美國黑人的流行音樂改編,劇情與人物設定則與原始的《爭王記》內容大相逕庭。例如:霹靂劇中最受敬仰的啞巴俠客葉小釵,在該公司改編後變成心浮氣躁、滿嘴英語俚語的刀劍少年"Scar"(刀疤客);又如原始作品中聰穎自信的角色非凡公子被改編為任性吵鬧的"Crybaby"、正道支柱素還真變成二線配角"Healer"……等等,令不少台灣霹靂戲迷大為跳腳。根據台灣媒體引述報導,該公司的主要著眼點在於劇中的武打動作能吸引美國觀眾,因此打鬥情節將是表現重點,相對的也就把許多劇中人的對話刪除。(郭春輝,2006年02月03日,中國時報)。然而本劇播出後並未受到好評,草草播出數集即遭停播,之後沉寂一段時間,方移至美國線上(AmericanOnline)的兒童頻道(KOL)重新播出。
相關詞條
參考資料
1.魏培賢(1998) 《霹靂通鑑》台北市城邦出版。2.張軒豪(2004).本土文化產業的全球化─以霹靂布袋戲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3.劉德臣(2007).地方文化產業全球化:以霹靂布袋戲為例.南華大學出版與文化事業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4.《台灣壹周刊》掌中乾坤風華百年──黃海岱家族(目錄)
5.《台灣壹周刊》掌中乾坤風華百年──黃海岱家族(內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