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電飯鍋(Electriccooker)的發熱元件,有電熱管式發熱板及P.T.C.元件發熱板。電熱管式發熱板具有良好的絕緣性、耐蝕性、導熱性和機械強度,壽命長和效率高;P.T.C.元件發熱板具有正溫度電阻係數和自動控制溫度的特性,效率高,無明火,受電源波動影響小。
電飯鍋的溫度控制元件有雙金屬片溫度控制系統和磁性材料溫度控制系統,前者不如後者安全可靠。電飯鍋按鍋體的結構形式分為組合式和整體式;按使用時鍋內壓力分為低壓式(0.04MPa)、中壓式(0.1MPa)和高壓式(0.15~0.2MPa);按加熱食物的方式分為直接加熱式和間接加熱式。自50年代起,電飯鍋開始普及。1986年美國電飯鍋產量為590萬隻,日本為690.2萬隻,1987年中國電飯鍋產量已達1026.32萬隻。80年代中期,裝有微處理器的電子電飯鍋開始投放市場(火力、溫度、時間、升溫模式等)。
發展歷史
煮飯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時代,而用電飯鍋煮飯是二戰後才開始的。
日本戰敗後,大軍火商三菱的部分工廠轉產民用品。1940年代末期,三菱開發了第一部電飯鍋,其實就是一個帶電熱裝置的鍋,由於沒有自動性,而且需要實時看護,這種鍋很不成功。松下和索尼也開發了類似的鍋但都不成功。
1956年聖誕節前,東芝公司試製了700個帶所謂的“定時功能”的電飯鍋。其定時原理為外鍋加水以控制加熱時間,當外鍋的水蒸發後就停止加熱,而內鍋的米也煮成飯了。東芝公司採用了上門推銷的辦法,這次電飯鍋的推廣得到了成功,一個月後東芝公司生產了20萬個電飯鍋。4年後,半數的日本家庭購置了這種鍋。9年後,這種定時設計被其他的定時設計所取代。新型的電飯鍋,一般都有一個安裝於外鍋底部的溫度控制裝置。在內鍋的溫度達到攝氏100度(華氏212度)之前,加熱裝置全力工作。直至鍋內多餘的水分被米吸收及蒸發後,內鍋溫度將會超過攝氏100度。此時,溫度控制裝置會把加熱裝置停止,或者轉到約攝氏65度(華氏150度)的保溫狀態。這個發明縮減了很多家庭耗費在煮飯上的時間和人力。
電飯鍋主要是用來煮飯的日常廚房電器,電飯鍋是無火煮食,相對於明火煮食更加安全。隨著電飯鍋的功能增多,除了基本的煮飯外,也包括煲粥、燉湯、蒸菜與點心等。電飯鍋仍不斷發展,更有焗蛋糕的功能,而英國等地的則可以炸薯條。
2005年,全世界的電飯鍋產量在8500萬,而其中中國大陸的產量在6000萬左右,其它的來自日韓等國。由於中國大陸的電飯鍋主要產地是廣東,電飯鍋在國語中逐漸被粵語的電飯煲取代。
結構組成
電飯鍋一般由鍋體、電熱元件、控溫和定時裝置組成。
①鍋體
有內、外兩層或內、中、外3層。內鍋體用來盛裝欲烹製的食物,常以鋁合金和搪瓷或不鏽鋼製作,其內表面塗覆聚四氟乙烯以防止食物粘鍋;外鍋體起安全防護和保溫作用,一般均用薄鋼板製作,表面噴漆或塗搪。內外兩層鍋體之間可以是空氣夾層,也可以填充絕熱材料。三層鍋體是在內外兩層鍋體間加有中鍋體,形成蒸鍋並起雙重保溫作用。
②電熱元件
通常為金屬管式,大多鑄於鋁質發熱板里,發出的熱量經發熱板均勻地加熱內鍋體底部。一般電飯鍋僅設一隻底部電熱元件。為獲得更佳烹製效果,有些高檔產品上設2~4隻電熱元件,分別作為頂蓋加熱器、側周加熱器,功率可分多檔。
③控溫和定時裝置
普通電飯鍋上常採用的控溫裝置,一般由限溫器和恆溫器兩部分組成。前者保證鍋溫不會超過某一定值(通常為103±2℃),安裝在發熱板中心的空腔處;後者保證鍋內食物煮熟後穩定在60~80℃,安裝在發熱板下或其他適當位置。80年代以後,定時器在電飯鍋上的套用越來越多,主要是發條式機械定時器。
新款鼓型商用大容量電飯鍋
一體成型結構:一體拉伸加強鍋體、五腳支撐加強中層結構、整體更加堅固更加受力不易受損變形。
內膽
加厚加密合金內膽;堅固不易變形;加寬淺底容量設計煮食更快速、熟度更均勻。
發熱盤
特製航鋁加寬加厚型發熱盤厚度達120mm,比普通的發熱盤都要厚,更耐高溫,加熱更均勻、快速;使用壽命更長、品質更保障。
鍋蓋
加厚型不鏽鋼鍋蓋,新款手柄設計更顯高檔美觀。
電源線
科學安全的線路排量設計,使用1.5平方毫米純銅矽膠內接線,高質量控溫器,每處線路接頭處特製的安全絕緣保護,安全、省電、高效。
工作原理
電飯鍋的工作原理如圖所示。將盛好食物的內鍋放到發熱板上,使其底部與發熱板中心的限溫中感溫軟磁鐵貼合。按下琴鍵開關,軟磁鐵下方的永久磁鐵即上升至與軟磁鐵接觸;此時鍋尚未升溫,軟磁鐵處於居里溫度以下,呈良好鐵磁性,能被永久磁鐵磁化並將其吸持在高點位置。處於高點位置的軟磁鐵帶動內部槓桿動作,將電路上、下觸點接通,電熱元件通電發熱,鍋內食物被加熱升溫。當內鍋底溫度達到103±2℃(此為軟磁鐵的居里溫度)時,軟磁鐵立即感知而失去磁性,在重力及內部彈簧的共同作用下從高點位置落下,並由此帶動槓桿機構,使電路上、下觸點脫離,電路斷開,電熱元件不再發熱,達到限溫目的。但此時發熱板仍處於高熱狀態,其熱容量較大,可對鍋內食物繼續加熱一段時間,直至食物熟透。為了使食物維持在適宜溫度,有的電飯鍋還設有小功率加熱線路,用一個雙金屬片恆溫器控制其工作溫度。
分類
1.加熱形式上分有:
①電熱元件加熱式
②電磁感應加熱式
2.從結構形式上分有:
①組合式電飯鍋,鍋體和電熱座之間沒有緊固連線,鍋體放在電熱座上,可以方便地取下,既便於清洗,又可以放到其他發熱體上或餐桌上
②整體式電飯鍋,電熱元件直接固定在鍋體的底部,全鍋形成一個整體。整體式電飯鍋由於鍋體的結構不同,又可分為單層電飯鍋、雙層電飯鍋和三層電飯鍋三種。
3.按控制方式分有:
①保溫式,煮飯時按下電源開關,飯熟後電源自動斷開,當溫度下降到SMarttags"/>PE="1"TCSC="0"w:st="on">65℃以下時,保溫開關又接通電路,溫度上升到65℃時,電源又自動斷開,如此交替通斷達到保溫的目的。
②定時啟動保溫式,鍋內將米、水放好後,打開定時器開關,可在12h內任選開始煮飯時間。飯煮好後能自動保溫,節省能源。
③電腦控制式,採用電腦進行程式控制,使電飯鍋的工作自動化程式更高。
電飯鍋的鍋體材料有陶瓷、搪瓷、鋁合金和不鏽鋼等。內鍋的內壁上通常噴塗一層聚四氟乙烯防焦塗層,使煮飯時不易糊,並且容易清洗。
生產檢驗
生產中必須強調產品的接地連續性、電氣強度、泄漏電流等安全性能必須逐台檢驗合格,每隻電飯鍋都必須進行限溫和保溫值的測試,以確保其安全和適用。訂購契約中需註明品名規格、使用電壓、主要性能指標、抽樣方法、缺限的統計、合格批的判別等內容,以便查驗。
電飯鍋系分別實施進、出口(安全)質量許可制度的產品,國外企業須按規定獲得由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頒發的進口安全質量許可證書,並在產品上加貼相應的標誌,方可進口;國內企業須取得由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頒發的出口質量許可證書方可生產出口產品。
電飯鍋的檢驗標準有:GB4706.6-95《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自動電飯鍋的特殊要求》,JB/T8308-95《自動電飯鍋》,主要檢驗項目如下:
1、電氣絕緣性能:電飯鍋要有足夠的電氣絕緣,其帶電部分和金屬外殼之間的絕緣,應能承受住50Hz交流電壓(冷態1500V,熱態1000V)歷時1min的耐壓試驗,不發生擊穿和閃絡現象。熱態絕緣電阻不應低於1MΩ。
2、潮態試驗:電飯鍋的潮態試驗,在溫度40±2℃,相對濕度為95±3%的恆溫恆濕箱內,在不凝露的條件下,連續放置48h後,其潮態絕緣電阻不應低於0.5MΩ。潮態耐壓應能承受交流1000V,歷時1min,不發生擊穿或閃絡現象。
3、接地電阻:電飯鍋應有接地線,從接地線末端至外露金屬殼體的電阻,不應大於0.2Ω。
4、控溫性能:電飯鍋的控溫元件,應能準確地控制溫度,保證煮飯溫度在103±2℃時起作用。自動保溫元件應在飯煮好後,冷至65±5℃時起作用。保溫元件在工作溫度下經1000h後,仍應能正常工作。
5、熱效率:在周圍空氣溫度為23±5℃的室內進行測試時,電飯鍋的熱效率應不低於70%。測試方法按標準規定的方法進行。
6、壽命:在額定電壓下使用時,電飯鍋的使用壽命不應低於1000h。
7、泄漏電流:冷態泄漏電流不應大於0.5mA,潮態泄漏電流不應大於1mA。
另外,對電飯鍋的功率偏差,電源線的長度、截面積和顏色等也有一定的要求。對電飯鍋的外觀質量、電鍍件、烤漆、搪瓷殼體的表面質量等都應符合標準要求。
詳細介紹
省電方法
電飯鍋如今已非常普及,是家用電器中使用頻率較高的電器,若使用、保養不當,就會使耗電量增大,現在介紹一些小技巧:
1、做米飯時最好將米淘淨在清水中浸泡15分鐘左右,然後再下鍋,這樣就會大大縮短煮飯的時間,且煮出的米飯特別香。
2、充分利用電熱盤的餘熱。當電飯鍋中的米飯沸騰時,可關閉電源開關8至10分鐘,充分利用電熱盤的餘熱後再通電。當電飯鍋的紅燈滅、黃燈亮時,表示鍋中米飯已熟,這時可關閉電源開關,利用電熱盤的餘熱保溫10分鐘左右。
3、電飯鍋切勿當電水壺用。同樣功率的電飯鍋和電水壺同樣燒一壺開水,用電水壺只需5~6分鐘,而電飯鍋則需20分鐘左右。
4、避開高峰用電是最好的節電方法。同樣功率的電飯鍋,當電壓低於額定值10%時,則需延長用電時間12%左右,用電高峰時最好不用或者少用。
5、保持內鍋外鍋清潔。電飯鍋使用過久而不清潔的話,會使內鍋底部與外表面匯聚一層氧化物,應把它浸在水中,用較粗糙的布擦拭,直到露出金屬光澤為止。
6、內鍋底與電熱盤、內鍋及鍋蓋均應保持最佳接觸。若內鍋變形,即內凹或外凸,均會影響內鍋底的良好接觸,應及時矯正才好
保養技巧
電飯鍋因其美觀、方便實用和耗電量省而倍受人們的青睞,但也有因保養不當而縮短其壽命的事經常發生。為了合理地使用和保養電飯鍋,以延長其使用壽命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使用過後,內鍋經洗滌後,外表的水必須揩乾後再放入電飯鍋內。
2、鍋底部應避免碰撞變形。發熱盤與內鍋之間必須保持清潔,切忌飯粒掉入影響熱效率甚至損壞發熱盤。
3、內鍋可用水洗滌,但外殼及發熱盤切忌浸水,只能在切斷電源後用濕布抹淨。
4、不宜煮酸、鹼類食物,也不要放在有腐蝕性氣體或潮濕的地方。
5、使用時,應將蒸煮的食物先放入鍋內,蓋上蓋,再插上電源插頭;取出食物之前應先將電源插頭拔下,以確保全全。
包裝及儲運時通常電飯鍋置於紙盒中,上下襯有防震發泡材料,附屬檔案置於塑膠袋中放於鍋內,數隻紙盒放入一大瓦楞紙箱內,外扎帶緊固,並有規定的標記。每台電飯鍋中必須有產品合格證及使用說明書。運輸中紙箱應小心輕放,儲存的倉庫應通風良好無腐蝕性氣體。
選購方法
應根據需要進行選購。鋁合金壓力鍋導熱快、受熱均勻;不鏽鋼壓力鍋美觀、光潔耐磨,但導熱較慢,受熱集中,容易糊底,但目前有些不鏽鋼壓力鍋增加了複合底,改善了性能。選功率通常,您可根據家庭人口的多少來確定購買不同功率的電飯鍋,如500W1.5L的電飯鍋,較適合三口之家使用,而功率為700W規格為1.8L的電飯鍋,則更適合人數較多的家庭選用。比性能質量較好的電飯鍋大多操作簡便、靈活、安全、加熱、保溫性能優良。挑外觀購買時應注意電飯鍋外觀塗漆均勻,無凸凹、劃痕等缺陷;鍋蓋與鍋體之間配合良好;內鍋無凹陷,形狀圓整,且與電熱板接觸緊密,將內鍋放入鍋體內,用手左右轉動幾下,若鍋底與電熱板間磨擦力較大,即表示兩者接觸良好。易清洗為易於清洗,儘量選擇內鍋為不粘塗層的電飯鍋。
清潔方法
因電飯鍋主要用於煮飯,內鍋底的髒物主要是飯粒的焦渣,電飯鍋的外殼烤漆也因為經常有高溫米湯的溢出而被腐蝕,使外殼的也會因為湯液或飯粒的進入而失靈。鋁製內鍋可用熱水浸泡後,再刷洗。內鍋受鹼或酸的作用會被腐蝕產生黑斑,可用去污粉擦淨或用醋浸泡,過夜後除淨。電飯鍋外殼上的一般性污跡可用洗潔靈或洗衣粉的水溶解液進行清洗。當電飯鍋內部控制部位有飯粒或污物掉進去時,套用螺絲刀取下電飯鍋底部的螺釘,揭開底蓋,將其中的飯粒、污物除掉。若有污物堆積在控制部位某一處時,可用小刀清除乾淨後,用無水酒精擦洗,但需注意,不能擦洗電腦控制裝置。
使用事項
(1)電飯鍋切忌磕碰以免其變形,尤其內鍋鍋底和電熱板板面不能磕碰,否則會因凹凸不平接觸不好,影響電飯鍋的熱效率。
(2)應將食物先放入鍋內蓋上蓋後再接通電源;取出食物前務必先斷開電源,以確保全全。
(3)不可取出內鍋接通電源,無內鍋通電電熱盤有過熱燒毀的危險。
(4)不宜煮酸、鹼類食物,也不要將其放置在潮濕、有腐蝕性氣體的環境使用,以免損壞機件,發生故障。
(5)內鍋外殼及電熱盤切忌浸水,電器元件裝在鍋體內下部,只能在切斷電源後用乾布抹淨,內鍋經洗滌後,須用布將鍋底的水分擦乾。
(6)切勿用其它器皿替代內鍋放在電熱盤上加熱。
(8)應經常檢查電源插座和電源線是否有破損,以防漏電發生事故。三忌
1.忌將電飯鍋的電源插頭接在燈頭或檯燈的分電插座上。
因為一般檯燈的電線較細,載流量小,並且容易老化,或遇熱溶化.而電飯鍋的功率較大,電流也大,會使燈線發熱,造成觸電、起火等事故。
2.忌用電飯鍋煮太酸或太鹹的食物.因為電飯鍋內膽是鋁製品,用它煮太酸太鹹的食品會使內膽受到侵蝕而易損壞。另外,煮飯、燉肉時應有人看守,以防粥水外溢流入電器內,損壞電器元件。
3.忌磕碰.電飯鍋內膽受碰後易變形,內膽變形後底部與電熱板就不能很好吻合,煮飯時受熱不均,易煮出夾生飯來,所以在使用時應輕拿輕放。
充分利用
要充分利用電飯鍋、電烤箱的餘熱,如用電飯鍋煮飯時,可在鍋沸騰後斷電7-8分鐘,再重新通電,用電烤箱烤花生米等,可提前斷電5-6分鐘再開箱取出。
選擇電飯鍋時應根據家庭人員多少,經濟條件確定其功率大小。實踐表明,煮1kg的飯,500W的電飯鍋需30分鐘,耗電0.27kwh,而用700W電飯鍋約需20分鐘,耗電僅0.23kwh。
煮米飯時,當鍋內沸騰後,將鍵抬起即切斷電源,利用電熱盤的餘熱,待幾分鐘後再按下按鍵,飯熟後電飯鍋自動斷開電源。為減少按芻觸點的磨損,也可採用撥下或插上電源插頭的辦法,鍋上蓋一條毛巾,可以減少熱量損失,煮麵條時,水開後放入麵條,煮3-5分鐘將電源斷開,保溫幾分鐘即可;電飯鍋用完後,一定要撥下電源的插頭,如不撥下則進入保溫狀態,即浪費電力又養活使用壽命,電熱盤表面與內鍋底如有污漬,應擦拭乾淨或用細砂紙輕輕打磨乾淨,以免影響傳熱效率、浪費電能。電飯鍋最好用定熱式電飯鍋,因為它比保溫式電飯鍋少用電。
國家標準
按照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2017年5月12日發布的2017年第11號國家標準公告要求,GB12021.6-2017《電飯鍋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將於2018年6月1日正式實施,從實施之日起生產的電飯鍋產品能效指標必須符合新能效標準的要求並貼上能效標籤才能上市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