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位於澳大利亞西部洛切切群島的希勒湖(Lake Hillier),還是西班牙的粉色湖泊自然保護區,它們都看上去美輪美奐,也向世人證明一些不那么好看的東西——海藻,也可以非常漂亮。事實上正是海藻產生的多種類胡蘿蔔素使得湖泊看上去如此驚艷。一旦湖水的鹽度超過海水的鹽度,在高溫和充足光照下,湖裡的海藻便開始聚集紅色β胡蘿蔔素,使湖泊變成粉色。由於湖泊含有大量鹽分,所以附近也有居民採鹽。世界上大多數的粉紅色湖泊都有著很高含鹽度,而它們含鹽的湖岸看起來也極像沙灘。
這些粉色湖泊公園都受國家保護,它們也是候鳥和各種動植物的天堂。
各國粉湖
非洲玫瑰湖
塞內加爾的維德角位於非洲大陸最西端,那裡沙丘綿綿、黃沙漫天,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維德角金色的沙漠裡還隱藏著一個美麗的粉紅色湖泊——玫瑰湖(Lake Retba)。
玫瑰湖位於塞內加爾首都達喀爾市區以北35公里處,當地人也把它叫作“粉紅湖”。玫瑰湖是一個面積只有3平方公里的鹽湖,其湖水含鹽量每升高達380克。從上世紀70年代起,玫瑰湖生產的鹽開始進入市場,成為塞內加爾漁業生產不可缺少的原料。
玫瑰湖到處是一片寧靜恬然的景象。那裡沒有機械化的採鹽工具,皮膚黝黑的當地男人赤裸上身、駕著小船在粉紅色湖面上打撈作業,身著艷麗衣裙的婦女則在岸邊成片的白色鹽丘邊忙碌。鹽類收集者們星羅密布地分布於塞內加爾湖面上,他們用長鏟將鹽礦石堆積在船上,每天,他們在這裡的工作時間累計可達七個小時。湖水的含鹽度高達40%,為了保護皮膚免受湖水傷害,他們往往要在皮膚上塗抹一層牛 油樹脂。
據悉,玫瑰湖美麗的色彩是嗜鹽微生物的傑作。隨著湖水含鹽度的變化,玫瑰湖的顏色呈現出從淡紅到深紅的色調變化,而每年12月到次年1月,則是它最美的時候。
來自英國巴斯大學的麥可·丹松教授是微生物領域的專家,他解釋稱:“玫瑰湖呈粉紅色是杜氏鹽藻造成的。杜氏鹽藻是一種嗜鹽微生物,它們會產生一種紅色的色素,這種色素能夠吸收陽光、進行自我繁殖,進而把整個湖泊變成粉紅色。”
粉紅湖只是一種奇特的自然現象。塞內加爾維德角半島的玫瑰湖,鹽濃度超過40%,滿足當地人的用鹽需求。玫瑰湖每年吸引大量遊客。
澳洲希利爾湖
澳洲西南岸的島嶼Middle Island上有一個如夢似幻的粉彩瑤池 。這個名叫Lake Hillier的湖泊里的湖水都是粉紅色的,科學家推論它的形成原因是因為湖中的礦物質沉澱。粉粉嫩嫩的湖泊已叫人驚奇,周圍更有蔥鬱叢林和碧藍海水環繞,絕佳的“配色”令這塊海岸風景就如彩色寶石般璀璨迷人。
希利爾湖,座落於澳大利亞西部洛切切群島中間島,寬度在600米左右。中間島是洛切切群島的最大島嶼。
澳洲荷里亞湖
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西澳大學的生物學家就對湖水的樣本進行了分析,確認一種學 名為Dualellasailina的嗜鹽藻類是造成湖水變色的原因。在藻類大量繁殖時,它們體內所含的β—胡蘿蔔素讓湖水變紅。至於有些人並沒能看到紅色湖水的原因,他解釋說,雨季里湖水鹽度會下降,旱季時鹽度則飆升,這都會影響嗜鹽藻類的繁盛程度,於是湖水的顏色就隨著鹽度的變化而改變,呈現出從淡綠到深紅等不同的色調來。
“要看粉色的荷里亞湖,也是要看時機的。”順帶著,“西澳大利亞這一帶並不只有荷里亞湖一個粉色湖泊。”在十幾張航拍圖上,能看到一派更奇異的現象—一個個或粉或紅的大小圓盤星羅棋布地散落在海岸線一帶,把大地變成了紅色階的調色板。原來,鹽業是埃斯佩蘭斯地區的支柱產業。這些奼紫嫣紅的圓,乃是一些天然鹽湖或者人工鹽池。
就全球來說,赤色的鹽湖也比比皆是,除了荷里亞湖,還有著名的塞內加爾玫瑰湖 、西班牙的托拉維加鹽湖、羅納河三角洲鹽湖、中國內蒙古額吉淖爾鹽淖以及美國西海岸舊金山附近的大片鹽池等等,這些鹽湖都會在特定的氣候條件下呈現出深淺不等的粉紅色來,而其變色的主要原因便是嗜鹽藻類。當然,要看到它們的紅顏,也和澳大利亞的荷里亞湖一樣,要選對“約會”的時節。
而在對這些鹽湖進一步的深入追尋中,鹽湖中的紅色催化劑除了鹽分,還有強光—在玻利維亞海拔4200多米處的無人區里,有一個著名的鹽湖“紅湖”。這裡空氣清澈,紫外線照射強烈,湖水的顏色也異常耀眼,而湖內藻類所含的紅色素,也同時有著抵禦紫外線的功能。
西班牙粉湖
西班牙西南部的兩個鹹水粉紅湖,座落於托雷維耶哈附近,可能是地理位置最奇特的。它們被稱之為“托雷維耶哈鹽田”,湖內生活著大量藻類,正是這些藻類讓湖水變成粉紅色。
加拿大玫瑰湖
加拿大的玫瑰湖座落於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絢爛的顏色由冰川融水帶來的顆粒所致。玫瑰湖四周的岩石呈紫色和粉紅色,流入湖內的水呈薰衣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