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雷州歌是以廣東雷州市為核心,覆蓋整個雷州半島講雷州話的10個縣(市)區,500多萬人,甚至延伸至歷史上雷州人所遷往的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的雷州華(僑)人地區。雷州市(原海康縣)居於雷州半島中部,東西瀕臨大海,地理位置處於亞熱帶,氣候溫和,四季如春。自然條件優越,物產豐富,盛產水稻、甘蔗、水果等農產品及珍珠、對蝦優質海鮮品等200多種。南渡河橫貫東西,粵海鐵路穿越南北。詳情
雷州半島原住民為百越少數民族,建制於秦朝。從東晉起閩南漢人陸續遷入,至唐貞觀8年,漢人陳文玉當了首任雷州剌史,建築雷州城。城內至今仍保存著雷祖祠、三元塔、天南重地、西湖公園等一批國家及省級名勝古蹟,成為粵西地區旅遊勝地。據《海康縣續志》記載:“宋寧宗開禧元年(1205年)進士、雷州學教諭李仲光撰寫的《重建御書樓上樑文》中有‘聽取歡謠,敢陳善頌。’”之句,足可證實宋代已有雷州歌。再看清末民初雷州人編寫的《雜字》中就有“雷州歌謠,八百年號。”之句,更可證明雷州歌已在宋代流行。“姑娘”歌也是雷州歌的一種,是即興而唱的口頭創作。
據《海康縣續志》卷六的雷州《廟壇》記載:“明正統十一年(1446年),知縣胡文亮《天妃廟祀田記》中寫有‘碑在宮門前戲台旁’。”有戲台,就有演出戲(歌)班。足以證明雷州在明初已有班本雷州歌演出了,何況是先有“姑娘”歌,後才衍生出班本雷州歌。在此縣續志上還記有一起人命案:明隆慶年間(1557-1572年)海康縣南邊村(今屬調風鎮祿切村),請“姑娘”歌班唱歌,有一位“姑娘”唱了一首這樣的雷歌:“海康有座嶺仕禮,別人看高娘看低;南邊邁生兩村仔,跨過都不碰娘鞋”。該村觀眾認為此歌有意侮辱他們村,當場打死這位“姑娘”,引起官府追究。其中“姑娘”歌於明代已十分流行,而筆試賽歌從清乾隆延續至今已有200多年了。現在社會上保存著一大批雷州歌冊、歌集、歌榜、“姑娘”歌及雷劇本。
雷州歌是記載著雷州人民生存、勞動、生活的鬥爭史。雷州歌的基本內容就體現出廣東雷州半島的地理風貌以及雷州人民的生存環境、勞動生產、家庭生活、愛情婚戀、歷史人文、倫理道德、風土習俗、娛樂戲謔、喪白喜慶、政治時事等等。反映雷州風貌及勞動生產內容,是雷州歌的主流題材。雷州歌曾出現眾多韻腳,達34種。後經過長期多次合併,至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湛江市雷歌研究會根據廣大人民民眾的要求,再從上次合併後的25韻合併為17韻,韻音全按雷州方言劃分。不同的韻音具有表達不同內容的功能。隨著時代的變遷,雷州歌的主題思想也不斷升華。蘊藏在雷州半島的民歌資源非常豐富,這大批雷州歌具有十分寶貴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雷州歌的基本特徵:結構嚴謹,平仄協調,韻律優美。每首4句,每句7字,一、二、四句末字押雷州音韻,二、四句的第4字是陽平聲,這就是雷州歌格律。這種格律接近七絕,唱起來琅琅上口。其腔調自由,喜怒哀樂隨心所欲自由唱,如親人死了,以歌代哭;女子出嫁,姐妹夜裡集中,以歌訴情陪嫁唱等。雷州有一句很流行的俗語叫做“一條歌唱到城”,即趕集時沿途接連不斷地唱歌,直唱到城鎮。這種自由腔調開口即唱,才使雷州歌得以一代代傳承下來。
在雷州半島,不論是文人雅士或野夫村佬,也不論是年邁老翁或村姑牧童,人人都愛唱雷州歌,創作雷州歌。特別是歷朝歷代雷州的騷人墨客,碩學名流。如官至閩浙總督的陳王賓、身為朝中翰林院編修的陳昌齊、名登進士的安徽休寧縣知縣洪泮洙、舉人黃清雅、丁宗閩、貢生黃景星、陳伯常、梁成久、洪翰及一大批口頭創作人才,他們都熱心參與創作和賽歌(主要是口頭)活動,才使雷州歌代代繁衍生息,傳承下來。雷州歌的出現就一直伴隨和記載著雷州的歷史,它簡直就成為雷州人的誕生、遷徙、勞動、生活等一部口傳的歷史。雷州歌的對唱歌衍生了“姑娘”歌,“姑娘”歌中的勸世歌又衍生出雷劇,因此地雷州歌在雷州文化中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雷州歌是南國藝苑中的一株奇葩,是雷州人民的智慧體現。要了解雷州的歷史,要熟悉雷州的風土人情和人文環境,在雷州歌中都能得到充分體現。其大量作品是研究和認識雷州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寶貴資料。後來被列入第二國家批非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