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劇[中國雷州半島地方戲劇]

雷劇[中國雷州半島地方戲劇]
雷劇[中國雷州半島地方戲劇]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雷劇,原名大歌班,流行於雷州方言圈內人們喜聞樂見、人人傳唱的一朵藝術奇葩,具有濃郁而鮮明的地方特色。 雷劇起源於雷州歌,經過姑娘歌、勸世歌、大班歌、雷劇四個發展階段,到劇種形成歷時300多年。近年,經過雷劇工作者的不斷探索、改革,雷劇已擁有80多種腔調。 湛江,是雷劇的故鄉。雷劇植根於雷州半島,土生土長,由於它語言通俗易懂,並能很好地反映現實生活,越來越為雷州人民所喜愛。 2011年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劇種簡史

雷州市雷劇藝術節劇照 雷州市雷劇藝術節劇照

雷劇起源於雷州歌。舊時,雷州歌是以雷州方言自我歌唱,自我抒情的民間歌謠。據傳,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端午節,海康南渡河賽龍舟沉船死人,翌年,麻扶村鄉老改為“賽歌台”,進行賽歌活動。自此,雷州歌登上舞台(鄉里人稱踏樓板)。後來,由民間歌手自由組合,逐漸形成雷歌班,又因有女子參加,稱為“姑娘歌”。當年,姑娘歌一般是用兩個石碾(俗稱石牛)並列豎起,中間擱放一塊牛車板即成舞台。對歌唱詞是口頭文學、天文地理、風土民情無所不唱,隨問隨答,比賽歌才。姑娘歌對答如流,接近生活,鄉土氣息濃郁,有的姑娘歌還有歌文,內容大致是《勸世戒菸》、《勸人忠義》等勸世歌。甚至有的姑娘歌還有人物和故事情節,深受民眾歡迎。如最古老的雷州歌《斷機教子》就是清代乾隆年間進士海康人陳昌齊寫的。不久,姑娘歌的勸世歌進一步發展成為班本歌(歌班仔)。清嘉慶末年,第一個雷歌班一一北和雷歌班成立。自此土生土長的雷歌班活躍在雷州大地上。

雷劇 雷劇

建國之初,人民政府文化部門便採取措施扶植雷州歌劇發展, 如支持藝人成立專業劇團,努力培養雷劇人材,鼓勵劇目創作和唱腔改革等。最突出的成果是把雷州歌發展成為具有高台、雷謳兩大腔系的戲曲聲腔,建立起板式變化結合曲牌連綴的唱腔結構,還創造了主奏樂器雷胡。1964年開始正式使用雷劇的稱謂。劇目的創作演出也獲得很大成績,經過整理演出的傳統戲《符兆鵬》、《千里緣》、《斬周忠》、《秦香蓮》、《張文秀》等,新創作的劇目《陳璸放犯》、《雷州義盜》、《武大娘辭轎》、《智馴雷州虎》、《龍珠奇緣》等,都受到各方面的好評。雷劇舞台出現了李蓮珠、林奮、黃華文等一批觀眾歡迎的演員。80年代專業的湛江實驗雷劇團、海康縣雷劇團和徐聞縣雷劇團,每年演出都近200場;100多個民間職業雷劇團的演出更是年無虛日,平均每年5000多場,每場觀眾幾千人至1萬人不等,有人盛讚雷州是一片“戲曲的綠州”。

雷劇團有國營的、有鄉鎮企業辦的、也有單家獨戶辦的,夫妻既是文武生花旦,又是班主,形成數以百計的民間藝術團體,活躍在雷州大地上,豐富了當地民眾文化生活,甚至還到外省各地,歐洲等海內外演出,登上大雅之堂。時下,全國戲劇走向低谷,但雷劇這朵奇葩,卻在百花園中溢香吐艷。

雷劇源於雷州歌,悠悠歷史300載。雷劇是廣東省的一個地方劇種,也是一個僅僅流行於雷州半島雷州話方言雷劇區的獨特的劇種,具有濃郁而鮮明的地方特色。湛江,是雷劇的故鄉。雷劇植根於雷州半島,土生土長,由於它語言通俗易懂,並能很好地反映現實生活,越來越為雷州人民所喜愛。另指一種流行語。雷劇是從雷州半島百姓喜歡愛唱的雷州歌發展起來的,它深深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雷州人,受到雷州人民的熱愛。雷劇,是雷州土生土長之文化藝術瑰寶,是粵西傳統文化的一朵奇葩。雷劇經常在湛江市下轄的雷州(舊稱海康)、遂溪、徐聞、廉江、湛江市郊和茂名市電白五縣(市)各地演出。2008 經過雷劇工作者的不斷探索、改革,雷劇已擁有80多種腔調,其演出人物眾多,場面寬闊,內容豐富,深受民眾的喜愛,成為 廣東四大劇種之一。2009年雷劇成為公示廣東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0年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雷劇 雷劇

雷劇用雷州地區方言表演,以雷胡為主要伴奏樂器,聲腔體系完整、曲調優美。唱腔創作以板式變化結構為主,採用原雷謳散、慢、中快板,高商雷謳散、中、快板,高台羽調慢、中板,高台宮調中板,原腔混合復、慢板等11種板式,根據劇情和不同的意境採用女聲伴唱,男女聲重唱的作曲手法來渲染不同的戲劇氛圍。

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雷劇不斷革新。特別是業餘劇團向民間職業雷劇團的轉變,受到國家文化部的重視。雷劇的改革,在“文革”中受到破壞而中斷,打倒“四人幫”後,雷劇加緊了改革步伐,飛躍性發展提高。 進入新世紀後,一個擁有800多萬觀眾的地方劇種雷劇,像初升的太陽,充滿朝氣和活力,顯得更有生機。

雷劇[中國雷州半島地方戲劇] 雷劇[中國雷州半島地方戲劇]

2006年12月15日至2007年1月7日,雷州市舉辦雷劇藝術節,這是雷劇歷史上規模最大,規格最高,觀眾最多,時間最長的史無前例的一次藝術盛會。雷劇藝術節以大舞台、大場面、大氣勢、大影響強勢推出52台雷劇一個月連唱,為雷州人民獻上豐盛的文化大宴。在藝術節期間還舉行百年雷劇大論壇,百名專家、學者共謀雷劇發展大計。雷劇藝術節贏得好評如潮,根植於民眾的雷州藝術魅力無窮。

雷劇是我國戲劇百花園中靚麗的一枝奇葩,擁有廣泛的民眾基礎,是雷州半島人民民眾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不斷改革,好戲相繼問世,一批批優秀雷劇演員脫穎而出,雷劇理論研究和唱腔研究不斷取得成果,雷劇在雷州沃土繁榮,長盛不衰。

代表劇目

雷劇 雷劇

2007年11月27日晚,廣東省第九屆藝術節主會場——廣州軍區禮堂座無虛席, 來自北京、上海等地的國家級評審及千餘羊城戲迷,還有專門從澳門等地趕來捧場的“鐵桿雷劇迷”,都被一股從雷州半島吹來的清新“雷風”所迷醉。來自湛江實驗雷劇團捧出的新編古裝雷劇《貂蟬》令觀眾們大飽眼福。

雷劇 雷劇

《貂蟬》是根據《三國演義》中呂布與貂蟬的愛情故事創作而成,在傳統戲曲舞台上,演繹貂蟬的劇目歷來有之,不是“憂國憂民”的傳唱,就是“色情間諜”的調侃,不是拔高就是貶低貂蟬。新編古裝雷劇《貂蟬》則一改傳統套路,以貂蟬為主線,還原有血有肉的真正女子原貌,突出她在愛情與恩情的兩難中依計周旋的掙扎。避開早已改編成名的京劇所歌頌呂布的基調,轉而展示戰場上兇狠的呂布可為貂蟬付出一切真情的另一面。整台戲情節並不是重點,而是重在人物的塑造,把人物真實化。

《貂蟬》也是在雷劇《連環計》的基礎上改編而成,後者曾於去年參加雷州市第六屆藝術節演出,獲專業組演出獎、演員獎、編劇獎、導演獎、舞台美術設計獎、服裝獎6項金獎。該劇雖然榮譽傍身,但並沒有就此停下前進的步伐,而是積極探索新的表現形式,力求更加完美。林奮就當時省的戲曲專家、評審留下的修改意見對劇本一改再改,從2004年10月24日的第一稿直至2005年10月29日的第七稿,已歷經一年的時間,直到《連環計》90%的改動,十易其稿。

雷胡貫穿《貂蟬》主旋律:作為此次最難得、又是最讓人驚喜的音樂獎,打破了雷劇在省級藝術表演賽事零的獲獎記錄,劇團全體人員為之振奮。據悉,音樂獎涵括了音樂設計、編配、伴奏效果,省里之前一直不將雷劇列為一劇種,只以雷歌命名,此次音樂獎的封銜實則對雷劇唱腔給予了的肯定,冠以名正言順的“名份”。

雷劇 雷劇

利用有代表性的雷劇音調作為貂蟬的主題音樂,並在各種情景中再現或是變奏,創造貼切又有特色的氣氛。樂器的配置採用中西結合,以民族樂器雷胡為主旋律,增加古箏、琵琶等樂器的音色,在特定的戲劇情景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西洋樂器則增加了倍大、大、小提琴,使整個樂隊無論是在音色和聲響等方面都得到豐富的充實效果。

音樂唱腔是雷劇的最大特色,必須有樂器的配合。在該劇運用的20多件樂器中,倍大提琴,大、小提琴等首次現身,但它們並非劇團所有,而是從行政單位、退休職工、業餘愛好者等社會各界人士所借,音樂獎的取得與整個樂隊的真誠合作是分不開的。雷劇唱腔一直是雷劇研究專家陳湘生前奮鬥及期盼的,這次音樂獎的取得可以告慰這位為雷劇獻出一生心血的藝術家的在天之靈。

傳承發展

雷劇 雷劇

雷劇是從雷州半島的民歌雷州歌發展起來的,雷州歌源遠流長。很久以前,本地勞動人民就有用雷州歌互相唱和、逗趣答辯的風習。明末清初,雷州歌對唱盛行,每逢喜慶之期,歌手會聚,即興而唱,隨問隨答,比賽歌才,為民眾所喜聞樂見。據記載,雷州市白沙鎮麻扶橋就是當地最早的對歌台。清順治八年(1651年),此地興建館專供歌手往宿。此後,著名歌手常應邀到各地對唱,成為專業藝人,並雷劇風韻開始組合成立唱班後因有女歌手加入,民眾則稱之為娘歌班所謂娘歌班是以歌姑娘為主、歌童為輔的男女兩歌手在舞台上對歌,對歌時男執一扇,女執一扇一巾,來往變換位置,邊舞邊唱。歌文內容大都是勸告世人去惡從善,如早期的勸世歌有《勸世戒菸》、《勸世戒賭》等。這些勸世歌開始只是根據當地的真人真事寫成的敘事式的歌文,後來,藝人為了更深刻地表現其思想內容,便虛構情節,使其故事典型化,並按照人物分角色上場演唱,這就成為戲劇的雛形。

雷劇 雷劇

到了清康熙年間,不僅姑娘歌班出世歌農村業餘愛好者也在農閒之時邀集起來,湊成班子,巡迴演出,民眾稱之為歌班;後來廣東大戲(粵劇)到雷州半島演出,雷州歌班的藝人紛紛向大戲學習,把他們的表演形式、服裝、鑼鼓、音樂都學了過來,使雷州歌劇的表演完全成為戲曲的形式。歌班演出的劇本民眾稱之為本歌最古老的一出本歌《斷機教子》,世傳為清翰林院編修陳昌齊修改定稿。

從姑娘歌班過渡到雷州歌班,是雷州歌在向前發展中跨出的重要一步。雷州歌班到各地演出,逐漸發生了變化:有了固定的演出場所,出現了長年不散的歌班,產生了職業藝人,劇本、表演、音樂等也有所發展。但是,雷州歌班在舊社會發展緩慢,專業劇團也寥寥無幾。據傳第一個專業劇團是雷州市的北和雷歌班成立於嘉慶末年(大約1816年至1820年)。劇本、表演以及服裝、道具、臉譜等,與當年粵劇無異。至於唱,還沒有固定的板腔,一到唱歌,鑼鼓息停,十分單調。直到解放前,雷州歌班還是不為人矚目的一種傳統小戲。

解放後,班本歌易名為雷州歌劇。50年代未至60年代中,湛江地區設立了改革雷州歌和培養雷劇新人的機構,並把雷州歌劇更名為雷劇。雷劇工作者對雷州歌劇積極進行改革,著重解決唱腔問題,並對舞台美術、音樂作了全面的革新,經過20多年的努力,他們全部掌握了原娘歌班州歌班民眾頭歌各種唱腔和唱法,抓住特點,加以發揮,整理提高,形成了一整套聲腔、板式;同時,廣泛收集雷州半島民間樂曲,加以整理,作為場間氣氛音樂;鑼鼓也有所創新,使雷州歌劇具有完整的音樂體系和鮮明的地方特色,豐富了藝術表現力。實,湛江文化自古都是包容博大的,從歷史來看,湛江有種古老的“流寓文化”就是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交融的結晶。湛江是古雷州的領地,有著較深遠的歷史淵源,湛江地處中國大陸最南端,在遠古時期,便是“山高皇帝遠”的蠻荒之地,史稱“南蠻”。自漢代開海辟疆以來,先後在這片領地上建立過合浦郡、朱崖郡、朱官郡、海康郡、雷州府等,歷經三千多年歷史,是嶺南建置較古的郡府。其開發較早,歷史悠久,但文化落後,在唐宋以前,文化狀態主要是落後的俚僚文化。湛江文化的發展,得益於唐宋以來先進中原文化的影響,而這種先進文化對落後文化的衝擊與交融,一是移民文化,一是流寓文化。

所謂“流寓文化”,就是歷代貶臣貶謫當地留下的文化遺產與人文精神,古雷州是這方面歷史文化的集約地,自宋、明以來,雷州府區域內就曾多次有京城重臣貶謫至此或經此赴崖(海南古稱崖州)。據不完全統計,自宋以來貶此的名人不下二十人,其中較有名望的便是宋代北宋年間的宰相寇準、南宋年間的宰相李綱及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蘇氏兄弟(蘇軾、蘇轍),還有明代著名戲劇家湯顯祖等歷代文化精英。

“流寓文化”是當時先進文化的代表,也是歷史文化的遺傳,流寓文化有著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一是流寓精英傳播先進的中原文化,推進歷史文明。二是地方文化與民間藝術反哺了流寓精英,加強了文化交流。目前,弘揚“流寓文化”對重振湛江文化有以下幾方面的意義:一是可以延續歷史文化,通過宣傳和追憶歷史名人在雷州的業績精神,對雷州人是一種驕傲,是對先賢的認同與繼承,是歷史文化的發揚光大。二是可以延續古代文明,先賢對雷州的文化啟蒙與文明開發,凝聚了歷代貶臣精英的智慧與心血,是古代文明的結晶,三是可以為文化建設與旅遊開發創造條件,“流寓文化”的名人效應是地方經濟文化建設的一塊金字招牌,利用得好,將給當地帶來實際的經濟社會效應。

市場拓展

雷劇 雷劇

在雷州半島,雷劇市場呈現出空前繁榮的景象來,這與國內戲劇市場慘澹的大環境形成鮮明對比。據不完全統計,雷州市有專業、業餘雷劇團在300個左右。這些劇團年平均演出場次在100場。以此來計,全市每年有3萬場雷劇在廣大農村的大小舞台上演出,獨特的唱腔、音樂和唱詞演繹著人間喜怒哀樂,溫暖和撫慰著鄉人們質樸的心靈,讓他們在生旦淨末醜的角色里辯識著人間真善美。

這么龐大的市場,顯然不能靠政府來統籌安排。因此,活躍和奔走於廣大農村的,是被人稱為“戲牙”的一大批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他們實際上有別一種稱呼:文化經紀人。據晚報報導,從“戲劇”走向市場那一刻起,他們就已經存在。他們靠為需要演出的農村聯絡雷劇團,從中提取俑金(有人稱為“回扣”)。他們的拿手絕活是熟悉農村中業餘團體的情況,了解各個村莊演戲的日子。筆者通過其他渠道得悉,早幾年,雷州半島的“戲牙”曾引起中國文化報的關注,他們派出記者到雷州市,了解“戲牙”在農村演出市場中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雷劇 雷劇

筆者以為,當前雷州市的雷劇市場應該用“熱鬧”來形容,讓人充分地感受到雷州半島人民對於這塊土生土長的“本地姜”情有獨鍾。這種“熱鬧”的原因很多:一是雷州市廣大農村經濟有了較大發展。手頭上有錢了,在吃喝問題解決之後,就開始考慮精神需求了。二是廣大農村有演戲的習慣。村里總會在傳統節日、本村的特殊日子裡某家某戶有什麼喜事,定會請劇團前來助是得益於雷州市近年來廣泛開展的“農民文化節”。這刺激了農民民眾自辦文化的興趣,帶動了文化市場的繁榮。四是演戲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橋樑和載體。加強村民、村際之間的溝通,解決各種鄉間矛盾,農民們時興用請個劇團,唱一場戲,讓吚吚呀呀的古老韻律把一切不快帶走。五是自發組織起來,擔負聯絡、溝通、協調任務的一大批文化經紀人。他們按照市場經濟規律來驅動著這個熱鬧但尚不完善的文化市場。

雷劇特殊的唱腔、特別是他們所採用的獨特語言,再加上深厚的傳統習俗等等因素,決定了雷劇有其存在的特殊性。農民對雷劇有三盼:一盼戲金低;二盼名角來;三盼名劇多。

為了確保其健康發展,必須對這一市場進行規範、完善和呵護:

一是由宣傳、文化部門牽頭,組織一個雷劇文化經紀人(“戲牙”)協會或行會,用行業協會來約束和規範中介市場,防止惡性競爭。可先從雷劇市場最大的雷州市搞起。二是由民政、工商部門對在農村演出的雷劇團進行“身份”認證,打擊非法演出。考慮到實際情況,在登記、註冊方面給予經濟上的優惠。三是由雷州市民眾藝術館或市雷劇試驗團定期組織業餘劇團演員培訓班,提高演員的藝術素質和才能。四是定期舉辦業餘雷劇團匯演活動,也可以考慮在開心廣場安排一些鄉村雷劇團參與演出,對一些綜合素質高、藝術信譽度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好的劇團進行表彰,既可以幫助這些劇團提高知名度,更可以通過他們的典型帶動作用,影響和規範其他劇團的演出行為。五是雷州市文化主管部門制訂和完善制度,扶持和鼓勵雷劇創作者多寫新劇,特別是多寫民眾喜聞樂見、貼近時代的新劇,為雷劇觀眾提供新的享受。

獲得獎項

廣東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雷劇 廣東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雷劇

現在雷劇已具有相應的規模,整個團體的藝術結構達到戲曲劇種的要求與條件,觀眾喜愛有加。雷劇經歷三四百年的發展,已經走向成熟。湛江市實驗雷劇團1992年一度晉京演出,盧凌日創作的《抓閹村長》,深受京華觀眾的好評,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從此,雷劇在北京的劇壇上傳出了前所未有的一聲南方巨雷。2001年,該團相隔10年後第二次晉京演出古裝雷劇《梁紅玉掛帥》,主演員林奮獲得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

2007年雷劇藝術節閉幕式上,雷州市委市政府表彰了2006年雷州市雷劇藝術節獲獎單位和個人,授予雷州市委宣傳部為最佳組織獎;雷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等4個單位被授予組織獎;雷州市委辦公室等60個單位獲得貢獻獎;雷州市雷劇團獲特等獎,獲獎劇團還有金獎2個、銀獎5個、優秀獎7個;陳吳森編劇《月亮灣》獲“樟樹灣杯”一等獎,獲得二等獎與三等獎分別有3個和4個;雷州市雷劇藝術節“百年雷劇大論壇”獲獎論文優秀獎20篇,入選獎19篇,紀念獎5篇;莫廉、陳尚湘、戚建平獲特殊貢獻獎個人;最佳導演獎3名;最佳音樂唱腔設計獎2名;李德明等10人獲得“十佳男雷劇演員獎”;高月祝等10人獲得“十佳女雷劇演員獎”;何冬娟等10人獲得“十佳雷劇新人獎”;林滾等12人獲得“優秀樂手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