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菜

野生特種蔬菜——雷公菜,營養價值高,是當地春季生產的特稀野生蔬菜,果實可以製糖,其植株屬常綠喬木、堅果類熱帶植物。 該菜以湯菜食用,味道清甜、可口,是當地城鄉居民非常喜歡的食用野生蔬菜。 雷公菜植株系常綠性喬木,學名:尾球樹,屬堅果類熱帶植物。

植物介紹

野生特種蔬菜——雷公菜營養價值高,是當地春季生產的特稀野生蔬菜,果實可以製糖,其植株屬常綠喬木、堅果類熱帶植物。由於人為的亂砍濫伐,森林毀壞嚴重,面臨災種。經實地初步調查,寫出調查報告。

概括

“雷公菜”是當地俗稱,大意是每年春雷響後,尾球樹開始發芽開花,民眾採摘其嫩芽、花到市場銷售,故稱之為“雷公菜”。該菜以湯菜食用,味道清甜可口,是當地城鄉居民非常喜歡的食用野生蔬菜。采銷時間短,主要採摘期在3—5月份,戶品數量小,僅能供應本地市場且供不應求,市場價格每公斤8—20元之間。一般生活水平較高的家庭才購買食用,故又稱“富貴菜”。據民眾介紹:果實可以製糖,但過量吃食會引起昏醉。

特性

雷公菜植株系常綠性喬木,學名:尾球樹,屬堅果類熱帶植物。在富寧主要分種在歸朝、谷拉、者桑、剝隘、那能、阿用等鄉鎮。即:生長在洞普廳河、馱娘江兩岸,山溝兩旁以及山上密林陰暗潮濕地區。據查:廣南縣的西洋江(馱娘江上游)洞岸,外地州紅河州的河口縣沿河江兩岸也有分布。屬直根系,樹皮棕黑色,葉子濃綠形狀似圓頭形、單葉生,樹木生長緩慢,8年左右的樹齡其樹幹上開始長出半球形的疙瘩(即花苞)。10年左右花苞長出花朵進入開花結果期。據對剝隘鎮剝隘村民委那么村小組百年老樹調查,樹齡100年,樹圍1.25米,株高8米,樹冠10米,樹幹密生花苞,每年均能正常開花結果,果實成熟期一般在10月左右;土壤酸鹼度5.5,屬微酸性,土壤類型為砂質岩赤紅壤,海拔250米左右,年均氣溫21.4℃,年降雨量1100毫米。
在我的老家田東,每年4月7號回去做清明時都能吃到。一般是用來煮湯,十分清香、微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