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山居士

雲山居士

譚雲山(1898~1983),湖南省茶陵縣下東長樂人,印度總理英·甘地夫人稱之為“偉大學者”。青年時代在湖南第一師範學校參加了毛澤東創辦的“新民學會”和“新文化書社”。民國13年(1924)赴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任教。1928年接受印度詩聖泰戈爾的邀請去印度國際大學任教。1937年首任印度國際大學中國學院院長。1956年周恩來總理訪印時,參觀該學院,稱讚他為促進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1968年從國際大學中國學院退休,享有國際大學終身名譽教授殊榮。著有詩集《海畔》,輯入他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所寫的詩歌。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譚雲山(1898年-1983年),印度國際大學中國學院院長。

譚雲山 譚雲山

湖南省茶陵縣人,1898年出生於茶陵縣下東鄉長樂村一書香之家。190 4年,其父母先後亡故,家道衰敗。幼年幸得當地紳士彭勿仁相助,得以進私塾讀詩書。後考入茶陵縣立高級國小,接受新式教育,改原名啟秀為雲山,勵己奮進。高小畢業後,邀好友赴省城求學,就讀長沙城南書院。1915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他積極參加進步活動,加入毛澤東等創建的新民學會和文化書社。還為首組織了文學團體新文學社,編輯《新文學》周刊。1919年從一師畢業後,進入長沙船山學社從事學術研究。1924年遠赴南洋留學、謀職,輾轉新加坡、馬來西亞。他一面以教學為生,就教於南洋華僑學校;一面致力於寫作和學術研究,出任《華文日報》主筆。1927年,在新加坡結識了印度著名活動家、詩聖泰戈爾,兩人情投意合,書信往來頻頻,成為忘年之交。1928年9月3日,應泰戈爾邀請,他偕夫人抵達印度寂鄉,任教於泰戈爾創辦的印度國際大學,從此致力於傳播中國文化,並潛心佛學和印度文化的研究。被譽為“現代玄奘”。

他是一名傑出的中印友好使者,為構築中印文化橋樑、傳播中印文化付出於畢生精力。在印度國際大學中文班任教期間,他在《東方雜誌》上撰寫了大量關於印度文化、民族運動的文章,受到印度朋友的讚賞。他提出了在中印兩國分別建立文化協會,以主持兩國文化交流的大膽構想,得到泰戈爾的極力贊同。經過努力,中印兩國文化協會分別在上海和印度的聖諦危克坦宣告成立,增進了兩國友好往來。泰戈爾提出在印度國際大學設立中國學院,作為交流中印文化、傳播中國文化的固定據點,並將這一重任交給他去完成。他不負重託,往返於中印兩國,經過精心籌辦,印度國際大學中國學院於1937年4月14日正式成立,並受命任首任院長。印度總理尼赫魯派女兒英迪拉前往參加成立典禮並致賀辭,稱讚中國學院的成立,“把中國和印度緊密地聯繫起來”。他領導中國學院秉承“研究中印學術,溝通中印文化,融洽中印感情,聯合中印民族,創造人類和平,促進世界大同”的辦學宗旨,數十年致力於教學和學術研究,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中印學者研究對方國家語言、文學、歷史、宗教、哲學諸學科的搖籃。東南亞及歐美國家的許多青年學者慕名前往學院深造、進修或研究。1956年,周恩來總理訪問印度時,特地參觀了國際大學中國學院,高度稱讚他“為促進中印文化交流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印度總理英·甘地夫人也讚美他“是一位偉大的學者,一位真正有文化素養的人”,“為印中兩國文明更好的交流作出了巨大貢獻”。

1956年、1959年,他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特別邀請,兩度回國觀光,參加國慶典禮,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的接見。在中國政協二屆三次會議上當選為特邀委員。

他是一位成就卓著的著名學者,被印度學者、評論家、新聞界稱為“寂鄉鴻儒”。青少年時代精讀了大量古典名著,打下了堅實的國學根底。留學、任教海外期間,又努力學習和吸收了外國文化的營養。對中國古典文學、詩詞、佛教和印度哲學造詣很深,留下豐富的著述。《海畔詩集》輯入其20世紀20年代所寫的詩,30年代在南洋華人中影響很大。他撰寫的《世界曆法與曆法革命》、《印度週遊記》、《印度叢談》、《印度六大佛教聖地圖志》、《西藏見聞錄》等38種英文和10餘種中文長篇巨著,文筆流暢,飽含哲理,具有很高的文化學術價值。

1968年從印度國際大學中國學院退休,享有終身名譽教授殊榮。1979年又被該校授予最高榮譽一一文學博士。1983年2月12日在印度菩蒂伽耶住所病逝,終年85歲。

與泰戈爾

泰戈爾 泰戈爾

譚雲山出身於長沙望族,早年攻讀教育,性嗜經史釋典,工詩文、 善書法,長於寫作。1926年前,曾在緬甸仰光的一家華文報紙任主筆。繼而赴新加坡,在某中學任教。1927年,印度大詩人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遊歷星洲,譚雲山和泰戈爾初次見面。

泰戈爾是印度國際大學的創辦人,也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士。1924年,他曾應中國北京文化界名流梁啓超、胡適、徐志摩等人之邀到中國講學,受到熱烈歡迎。譚雲山曾熟讀漢譯的泰翁作品,對此偉大詩哲敬仰萬分,泰戈爾在華活動的報導及演講辭,他皆仔細閱讀。所以初次見面,有若素識。譚雲山告之泰翁,他是學佛的人,熱愛印度文化,並願為中印文化交流而努力。泰翁對這位中國青年亦十分欣賞,毫無年齡差距的隔閡,由此建立起以後十五年的友誼。

1928年,譚雲山自新加坡首次赴印度,到聖地尼可坦(Santinketan)的國際大學,面謁泰翁,留在國際大學學習語文,研究印度哲學及文學。他並開設中文班,以教授印度學者。於假期中,他朝禮佛教聖跡,曾撰著《印度週遊記》一書,記述旅遊所見所聞。

成就與貢獻

創辦中文學院

譚雲山1898年出生在湖南省茶陵縣,畢業於湖南長沙師範學校,和毛澤東是同學,也是新民學會會員。1927年7月,他在新加坡遇見印度詩哲泰戈爾,兩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泰戈爾誠摯邀請譚雲山到印度工作。次年譚雲山辭去在新加坡的教職,告別新婚妻子, 抱著 “白馬投荒步昔賢” 的宏偉志願,隻身來到印度的聖地尼克坦,被國際大學聘為中文教授,並負責開展中國研究的項目。

譚雲山遊歷印度各地,於1933年出版《印度週遊記》,1935年又出版《印度叢談》,還在報上發表文章, 多方位介紹印度各方面的情況, 幫助中國人民更多地了解印度。在印度國際大學任教期間,譚雲山在《東方雜誌》上撰寫了大量關於印度文化、民族運動的文章,受到印度朋友的讚賞。

譚雲山提出在中印兩國分別建立文化協會、以主持兩國文化交流的建議,泰戈爾對該建議讚不絕口。經過努力,中印兩國文化協會分別在上海和聖地尼克坦宣告成立。

泰戈爾提議在印度國際大學設立中國學院,作為交流中印文化、傳播中國文化的固定據點,並將這一重任交給譚雲山去完成。譚雲山不負重託,往返於中印兩國,經過精心籌辦,印度國際大學中國學院於1937年4月14日正式成立。譚雲山受命任首任院長。印度首任總理尼赫魯派女兒英迪拉前往參加成立典禮並致賀辭,稱讚中國學院的成立“把中國和印度緊密地聯繫起來”。

譚雲山領導中國學院秉承“研究中印學術,溝通中印文化,融洽中印感情,聯合中印民族,創造人類和平,促進世界大同”的辦學宗旨,數十年致力於教學和學術研究,成為中印學者研究對方國家語言、文學、歷史、宗教、哲學諸學科的搖籃。東南亞及歐美國家的許多青年學者慕名前往學院深造、進修或研究。

聲援抗日戰爭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抗日烽火燃遍中華大地。譚雲山身在異鄉,心憂祖國,充分利用他和印度上層領導人和社會名流的私人關係,廣泛尋求印度人民道義上的支持,譴責日本軍國主義的法西斯暴行。

1938 年譚雲山回國之前,印度國大黨主席S·鮑斯、印度獨立運動領袖尼赫魯寫信給譚雲山,要他把印度國大黨和印度人民全力支持中國抗戰的信息轉告中國人民。泰戈爾熱情讚揚中國人民浴血抗戰的精神,憤怒鞭撻日本軍國主義的罪惡行徑,將親筆致蔣介石的信託譚雲山轉交。

譚雲山回國後,在武昌向蔣介石述職並轉交了泰戈爾的信,報告了印度各界支持中國抗戰的情形。同年印度以國大黨的名義向中國派遣了5位印度大夫:愛德華、卓克華、柯棣華、巴蘇華、莫克華,這5個人的中文名字都是譚雲山給取的,每個人的名字中都加一個“華”字,使他們與中國關係更加親切。

創辦中印文化學會

《海畔》 《海畔》

譚雲山離印回中國時,泰戈爾曾和他深談,二人談到欲使中印文 化交流及學者交換,有必要在國際大學成立永久性的漢學研究機構,否則一切活動無非曇花一現。譚雲山回國後,奔走於京滬之間,向政府有關部門及文化教育界宣揚此一構想,並請予贊助。此計畫得到中國國民黨黨國要人戴傳賢、陳立夫、朱家驊、張道藩及佛教人士太虛法師、王一亭、黃警頑、黃涵之等的贊同,決定先成立中印文化學會。該會於1933年在南京成立,入會者皆社會名流。其宗旨在於提醒國人重視中印精神文明,以和平、博愛、自由、平等的崇高理想,復興中印文化交流及中印民族間的傳統友誼。

1933年夏,甘地為印度解放運動而絕食三星期,引起世界人士的重視與同情。譚雲山素來同情印度的解放運動,與甘地又有交誼,所以他在南京,宣布與甘地同時絕食,以表同情與支援,事為報紙刊載,印人聞之極為感動。印度興都佛陀社的嘛多普拉沙得咯那,特致函譚雲山道謝及慰問。

1934年,譚雲山由中國返回印度,並以國際大學為根據地,組織印度中印文化學會,入會者皆印度文化教育界人士,及參與印度獨立運動的重要人物。繼而進一步推動在國際大學成立中國學院。經過努力,在中印人士的支援下,中國學院於1937年建築完成,隆重舉行落成典禮。典禮之日,甘地曾馳書致賀,政治領袖尼赫魯,特遣其女公子攜帶賀詞參加盛典。

文化交流

中國學院成立後,譚雲山擔任院長及漢學教授,他除授課及處理學院事務外,經常受各地學術機關及社會團體之請,前往作中國文化方面的演講。他把中國儒家文化的倫理道德、四維八德等,與佛教的慈悲智慧、五戒十善等結合起來,向聽眾作明晰的講述,籍以證明中印的精神文明實相符合。並呼籲中印兩國人民攜手合作,為世界和平而努力。譚雲山也透過國內中印學會的溝通,請國民政府及教育有關部門,捐贈大批國學圖書及十部《頻伽大藏經》,分贈國際大學、印度大學、加爾各答大學、安達拉大學及大菩提學會、孟加拉佛教會等機構。

除此以外,他推動中印兩國交換學者及文化交流。他請中國國民政府教育部設立獎學金,鼓勵印度學者到中國研究漢學;同時也派遣留學生到印度留學。前者有印度到華研究的師覺月、蒲羅丹、巴帕提等,後者由中國派赴印度的,有沈琦、王漢中、魏桂蓀等,1940年,太虛大師率團訪問印度、錫蘭及東南亞佛教國家,回國後商得教育部同意,派遣法舫、白慧、達居三人赴印留學。後來,達居留在緬甸學習巴利文,法舫和白慧到了印度,進入國際大學攻讀。不屬於兩國公費旅遊,而自費入國際大學或中國學院研究或攻讀者,尚有巴宙、周祥光、冉雲華、周達夫、蕭化民、余清波等近三十人之多。譽滿國際的大畫家徐悲鴻,也曾在國際大學作過一年余的研究。以上這些人,在校期間,學業上或生活上,都受過譚雲山的指導或照顧。國內佛教界或學術界人士到了印度,也多受到他的接待。

譚雲山與大詩人泰戈爾亦師亦友,時相晤談,維持交誼十五年。1942年4月,泰翁在加爾各答病重,譚雲山立即趕去探視。泰翁一病不起,譚雲山十分傷感,曾撰文表達他對泰翁的敬仰與追念。

譚雲山在國際大學,任中國學院院長三十五年,為中印文化交流盡了最大的努力。1971年,他年逾八十,將中國學院院務交與同事接替,自己則到佛陀成道處的菩提伽耶,另行創建世界佛學苑,經過近十年的努力,苑舍完成大半,而譚雲山於1983年2月12日病逝。譚雲山精通梵文,在佛教界以研究印度哲學馳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