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形石

肉形石

東坡肉形石出自內蒙阿拉善左旗,在清朝康熙年間供入內府,現為中國四大奇石之一。此奇石是一塊天然的石頭,色澤紋理全是天然形成,看上去完全是一塊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塊,“肉”的肥瘦層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肌理也相當逼真,現它與翠玉白菜、毛公鼎並稱台北故宮的“鎮館三寶”。

介紹

東坡肉形石像是一塊令人垂涎三尺、肥瘦相間的“東坡肉”。東坡肉形石在台北“故宮博物院”卻有著異乎尋常的地位,它與“翠玉白菜”、“毛公鼎”並稱為台北“故宮”的鎮館三寶。台北60多萬件文物,會基本按照3個月一次的頻率更換展品,而這三件文物卻不會進入輪換名單,一直在展廳永久向公眾展出。

東坡肉形石出自內蒙阿拉善左旗,清康熙時供入內府,現為中國四大奇石之一,色峰紋理全是天然形成,是一塊天然形成的石頭,屬瑪瑙質玉髓,其礦物化學成分是二氧化矽。看上去完全是一塊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塊。“肉”的肥瘦層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相信初次看到它的人不會把它當成硬邦邦的石頭,都有一種想咬它一口的衝動,因為怎么看它都像是一塊連皮帶肉、肥瘦相間的東坡肉。無論是色彩還是紋理,都可以亂真。人們似乎都能聞到紅燒肉的香味.真正人間極品,價值連城。

鎮館三寶

“東坡肉形石”、“翠玉白菜”、“毛公鼎”並稱為台北“故宮”的鎮館三寶。

1、翠玉白菜

翠玉白菜原陳列於宿末瑾妃所居住的北京永和宮,是清代藝人巧妙地運用一塊

翠玉白菜翠玉白菜

一半灰白、一半翠綠的灰玉雕成,把綠色的部位雕成菜葉,白色的雕成菜幫、菜葉自然反卷,筋脈分明,上面攀爬兩隻紅色小息的螽斯蟲。螽斯蟲,屬飛蝗科,俗名“紡織娘”或“蟈蟈兒”,善於高聲鳴叫,繁殖力很強。在《詩經·周南》中有“螽蟲”一篇是為祝福他人子孫眾多的詩篇。這棵白菜和真白菜一樣大,好像用指甲掐一下就會出水一樣,增添了活意,令人嘆服。在當時,白菜象徵家世清白,螽斯蟲則有子孫綿延之意,可以說這是件別有含義的嫁妝。

翠玉白菜是與真實白菜十分相似,工匠根據這塊翠玉的特點,將灰白的部分雕成了菜幫,而翠綠的部分雕成了萊葉。在翠綠的"菜葉"上,還有兩點黃色的翡,被巧奪天工的技師給雕成了兩隻黃色小息的螽斯蟲,而螽斯和蝗蟲正寓意著寓意多子多孫。

翠玉白菜原置於紫禁城的永和宮,而永和宮為光緒皇帝的妃子瑾妃的寢宮,因此有人推測此玉器為瑾妃的嫁妝,象徵其清白,並企求多子多孫。

2、東坡肉形石

中國四大奇石之東坡肉形石中國四大奇石之東坡肉形石

東坡肉形石出自內蒙阿拉善左旗,在清朝康熙年間供入內府,現為中國四大奇石之一。肉形石是一塊天然的石頭,色澤紋理全是天然形成,看上去完全是一塊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塊,"肉"的肥瘦層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肌理也相當逼真,它與翠玉白菜、毛公鼎並稱台北故宮的"鎮館三寶"。

3、毛公鼎

西周青銅器毛公鼎。1843年陝西寶雞岐山出土,有著2800年的歷史。毛公鼎通高53.8厘米,口徑47.9厘米,淨重34705克。其鼎口呈仰天勢,半球狀深腹,垂地三足皆作獸蹄,口沿豎

毛公鼎毛公鼎

立一對壯碩的鼎耳。文物界公認此物系西周晚期宣王(公元前827-公元前781年)時的一件重器,因其鼎腹內鑄有32行關於“冊命”毛公喑(yīn)的銘文,故名“毛公鼎”。鉻文有32行、共497個字。迄今為止,毛公鼎是銘文最多的重器,自然便成了稀世瑰寶。當時的青銅器不但以質地、古舊程度論價,而且還按照銘文的字數加價,一個字可以加一兩黃金。

毛公鼎是中國二千八百多年前的一件宗廟祭器。它的內壁鑄有五百個字的長銘,是現存商周兩代七千多件有銘文的銅器中,銘文最長的一件,因此除了史料的價值外,毛公鼎在中國古文字學與書法藝術上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由內容推測,毛公鼎應鑄於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

著名四大奇石

中國最著名的四大奇石有東坡肉形石、歲月、小雞出殼和中華神鷹。東坡肉形石現藏於“台北故宮”,因其栩栩如生的外形成為了四大奇石之一。歲月屬戈壁石類,這塊奇石約為成人拳頭大小,酷似一位西洋老婦人頭像,鼻子、嘴巴、額頭上的皺紋和頭髮宛如真人,能夠形成人臉狀的奇石,而且眼睛、嘴、下巴等器官的比例與真人的比例是如此近似,甚至皺紋都有,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而最精巧和最具爭議的當屬小雞出殼,屬於天然瑪瑙奇石。此石似一隻色澤淡黃毛茸茸的小雞從蛋殼內向外張望伸頭欲出,形象逼真、色澤艷麗,小雞出殼的整體造形以及局部形態都與實物相仿,然而業內人士對於其天然屬性卻存在疑問。中華神鷹屬黃龍玉石種,出自廣東紫金南母寺。這是一塊神話傳說中天然形成的奇石,彎彎的鷹嘴、犀利的眼神、完美的線條形神兼似,配上金黃色的玉質,大小又與真鷹比例一樣,讓人不得不感嘆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中國四大奇石都因形神具備才能稱之為奇。

奇石是大自然留給我們難以再生的寶貴財富,奇石收藏在中國流行已久,而且形成了以奇石為載體的奇石文化。石頭本無意,人類形成的種種文化基質給石頭增添了人文的力量和色彩,折射出人類豐富的文化意蘊。

張家口肉形石介紹

2014年4月27日,為期一周的海峽兩岸交流會在台灣花蓮縣開展,張家口民間收藏愛好者於瑞軍先生收藏的兩塊“紅燒肉石”與遊客一見面便引發千人爭睹。在開幕式上,中國觀賞石協會會長壽嘉華在致辭中甚至將其與《富春山居圖》相提並論。

據於瑞軍介紹,自己的這塊“紅燒肉石”不論是皮、膘、肉,還是皮上毛孔,均是真正的紅燒肉,肉皮呈焦黃色,層次分明而富有膠質感。皮下的脂肪層潔白細嫩,如白玉凝脂。瘦肉部分質地鮮嫩,色澤紅潤,尤其令人驚嘆的是,肉皮上的毛孔粒紋清晰平滑,呈地道的品字形或三角形狀,排列有序,與豬肉真皮毛孔的特徵完全吻合。他說,自己的與台北故宮的鎮院三寶之一的“東坡肉石”均出自內蒙古阿拉善左旗,其形狀和石質相同,她們同根、同宗,血脈相通,堪稱為一對兒“姊妹石”。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