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訪戴

雪夜訪戴

雪夜訪戴,選自《世說新語》,作者為南朝宋的劉義慶。故事介紹了王子猷雪夜訪戴安道,未至而返,顯示了他作為名士的瀟灑自適,性情豪放。

基本信息

出處

出自《世說新語·任誕》

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是中國南朝時期(420-581年)產生的一部主要記述魏晉人物言談逸事的筆記小說。是由南北朝劉宋宗室臨川王劉義慶(403-444年)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梁代劉峻作注。全書原八卷,劉峻注本分為十卷,今傳本皆作三卷,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門,全書共一千多則,記述自漢末到劉宋時名士貴族的軼聞軼事,主要為有關人物評論、清談玄言和機智應對的故事。

雪夜訪戴 雪夜訪戴

原文賞析

原文

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譯文

王子猷居住在山陰(今浙江紹興市),一次夜裡下大雪,他從睡眠中醒來,打開窗戶,命令僕人斟上酒。四處望去,一片潔白銀亮,於是起身,慢步徘徊,吟誦著左思的《招隱詩》。忽然間想到了戴逵,當時戴逵遠在曹娥江上游的剡縣,即刻連夜乘小船前往。經過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門前卻又轉身返回。有人問他為何這樣,王子猷說:“我本來是乘著興致前往,興致已盡,自然返回,為何一定要見戴逵呢?”

注釋

(王子猷yóu)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兒子。

〔山陰〕今浙江紹興市。

〔眠覺〕睡醒了。

(命酌酒):命令(下人)斟酒來喝。

〔皎然〕潔白光明的樣子。

〔左思〕字太沖,西晉文學家。所作《招隱詩》旨在歌詠隱士清高的生活。

〔戴安道〕即戴逵,安道是他的字。譙國(今安徽省北部)人。學問廣博,隱居不仕。

〔剡(shàn)〕指剡縣,古縣名,治所在今浙江嵊(shèng)州。

〔經宿方至〕經過一宿的功夫才到達。宿:一整夜 。方:才。

〔造門不前而返〕到了門前不進去就返回了。造,到、至

(因起彷徨)因:於是.彷徨:徘徊。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即刻連夜乘小船前往 。即:即刻。之:代詞,代剡。

出自<雪夜訪戴>的成語

乘興而來,興盡而歸

人物分析

《世說新語》中王子猷雪夜訪戴安道,未至而返,人們問之,他答道:“吾本乘興而來,興盡而返,何必見戴?”一語道出了名士瀟灑自適的真性情。

王子猷這種不講實務效果、但憑興之所至的驚俗行為,十分鮮明地體現出當時士人所崇尚的“魏晉風度”的任誕放浪、不拘形跡,有窺一斑而見全豹之效。眠覺、開室、命酒、賞雪、詠詩、乘船、造門、突返、答問,王子猷一連串的動態細節均歷歷在目,雖言簡文約,卻形神畢現,氣韻生動。

從文中可以看出,王子猷是一位性情豪放的人。

同義詞

同出此的相同詞有:子猷訪戴,剡溪雪訪等。

人物簡介

王子猷

王徽之,字子猷。雪夜訪戴,表現了王子猷放蕩不羈,性情灑脫,率性任情的個性,東晉琅邪臨沂(今屬山東)人。大書法家王羲之的第五個兒子。此人既無絕世之才,亦無豐功偉績,在品德方面更是乏善可陳,似乎古人所追求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他一個都沾不上邊兒。但他也自有他的強項,那就是出身名門,血統高貴。其事跡散見於南朝·宋·劉義慶的《世說新語》。

戴逵

戴逵(326-396):東晉琴家、藝術家,字安道。譙郡(今安徽毫縣)人,居會稽剡縣(今浙江紹興附近)。

據《晉書》記載:“逵能鼓琴,工書畫,其餘巧藝靡不畢綜。”

《晉書.隱逸傳》載有戴逵“碎琴不為王門伶”的故事,說的是武陵王司馬晞聽說戴逵擅鼓琴,一次,請他到王府演奏,戴逵素來厭惡司馬晞的為人,不願前往,司馬晞就派了戴逵的一個朋友再次請他,並附上厚禮,戴逵深覺受侮,取出心愛的琴,當著朋友的面摔得粉碎,並大聲說道:“我戴安道非王門藝人,休得再來糾纏。”朋友當下震住,面帶慚色,帶著禮品灰溜溜地走了。

戴逵擅畫,一次,他給一家寺院畫佛像,想聽聽大家的意見,但又擔心別人不會當面提意見,於是,他把畫好的佛像放在寺院裡供人參觀,後面掛以帷帳,自已躲在帷帳後面,用心記下大家的評論、意見,然後參照它們進行修改,這樣反覆多次,直到人人稱好。

戴逵的兒子戴勃、戴顒都以琴名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