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燕[雨燕科通稱]

雨燕[雨燕科通稱]
雨燕[雨燕科通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雨燕,在動物分類學上是鳥綱雨燕目中的一個科。雨燕是飛翔速度最快的鳥類,常在空中捕食昆蟲,翼長而腿,腳弱小。

基本信息

名稱來源

雨燕雨燕

雨燕科的俗名為“swift”,這恰如其分地體現了這種鳥最為人熟悉的一面――不停息地在空中快速盤鏇、飛翔,幾乎從不落到地面或植被上。而雨燕屬的學名“Apus”也同樣形象,這一希臘語的意思為“沒有腳的鳥”。此外,雨燕目以前的名字為“Machrochires”,意思是“翅膀發達的鳥”(指前翅)。

科屬

19屬92種。種類包括:高山雨燕(Apus melba)、普通雨燕(A. apus)、黑雨燕(Cypseloides niger)、煙囪雨燕(Chaetura pelagica)、爪哇金絲燕(Collocalia fuciphagus)、非洲棕雨燕(Cypsiurus parvus)、燕尾雨燕屬(Panyptila)、白喉針尾雨燕(Hirundapus caudacutus)、白喉雨燕(Aeronautes saxatalis)等。

分布

除兩極、智利南部、阿根廷、紐西蘭和澳大利亞大部地區未見分布外,幾乎遍布全球。

遷徙

由於雨燕依靠捕食飛蟲為生,因此它們必須在氣溫能夠保持足夠數量的昆蟲在空中飛行的地區過冬。於是,當它們在溫帶的分布區天氣轉冷時,大部分種類都紛紛向南撤退。如普通雨燕從英國遷徙至東非過冬,煙囪雨燕從加拿大飛往亞馬遜河上游流域,白喉針尾雨燕從中國和日本前往澳大利亞越冬。這樣的長途遷徙對雨燕而言不在話下。在所有陸地鳥類中,雨燕在空中是最遊刃有餘的;它們即使不遷徙,每天覓食都會飛上數百公里。

形態

雨燕與燕十分近似,長約9∼23公分(3.5∼9吋)。大部分雨燕的著色相當暗淡,少數種類的體羽在短期內呈現藍色、綠色或紫色的彩色光澤。雨燕的翅膀上有十枚長的初級飛羽和一組短的次級飛羽。狹長的鐮刀形翅膀決定了它們的飛行模式,使之可以快速地扇翅飛行,而更重要的是讓它們在滑翔時可以節省大量的能量。雨燕小巧的足力量驚人,它們鋒利的爪能夠很好地抓持在垂直面上。此外,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含量很高,使它們在低氧條件下(即高空中)能夠最佳化氧的輸送。它的喙很短,力量相對較弱,但張嘴很大,使雨燕可以在飛行中輕鬆地捕捉飛蟲。

覓食

所有雨燕都專食昆蟲和蜘蛛,並主要在空中捕獲。雨燕最主要的獵物是膜翅目的蜜蜂黃蜂螞蟻、雙翅目的蒼蠅、半翅目的臭蟲和鞘翅目的甲蟲。

繁殖

雨燕雨燕

雨燕壽命頗長,對繁殖地和配偶都很忠誠。由於即使在它們經常繁殖的地區,空中食物大量存在的時間也只有12-14周,故雨燕的繁殖不得不速戰速決。如普通雨燕於5月初來到英國開始繁殖,7月底便離開。

巢穴

雨燕的巢系由黏性的唾液黏合細枝、芽、苔蘚和羽毛而成。巢築在洞壁上或煙囪的內壁、岩縫、空心樹內。少數種類的巢築在棕櫚葉上,最特別的例子是熱帶的亞洲棕櫚雨燕(Cypsiurus parvus),它的小而扁平的羽毛巢在一片棕櫚葉上,巢豎掛,甚或倒掛,卵黏在巢上。雨燕每產1∼6個(通常2∼3個)白色卵。在食物缺乏時,蛋和幼雛都可以降到接近環境的溫度,減緩其發育以節省食源。幼鳥留在窩內或守在窩旁6∼10周,時間的長短大都取決於食物供給。幼鳥羽毛長成像成鳥後,即能熟練地飛行。

巢的形狀和築巢的方式,往往具體的種類各不相同。如舊大陸的棕雨燕種類(Cypsiurus屬)僅見於有圓葉蒲葵生長的地方。它們的巢沿著蒲葵葉內面的垂直葉脈用羽毛和纖維築起,下端有一巢緣,它們平時就棲於上面,孵卵時則垂直貼於巢――兩枚卵緊緊地夾於巢中。

而新大陸的棕雨燕種類(Tachornis屬)將巢築於從棕櫚樹冠上垂下來的植被裡面。它們的袋形巢粘於樹葉上,鳥沿著葉側面進入巢中,卵產於裡面低位外側面的杯形結構中。另有兩個新大陸種類,即兩種燕尾雨燕,也築非常複雜的巢――形成一個長達70厘米的管狀結構,從某個岩面上垂直懸掛下來。它們將巢營於管狀結構的頂部,靠近粘附點。這些巢很耐用,可年復一年地使用。

保護

雨燕目前面臨著數種威脅。人類對棲息地的破壞導致其中一些種類覓食區域的縮小;因有利可圖的燕窩交易而引發的過度收集使東南亞金絲燕的數量逐步告急;而許多地區殺蟲劑的廣泛使用嚴重削減了它們的獵物――昆蟲的分布範圍和數量。不過,積極的一面是,部分因為這種自然棲息地的喪失,許多種類已然適應了人工環境中的現成巢址,以致有數種雨燕如今已很少再使用自然巢址。然而,這些種類幾乎完全依賴於在人工建築物上營巢(已是一種普遍現象)也帶來了問題,因為人類在翻新樓頂時很少會考慮到鳥類因素。故有待人們廣泛採取對雨燕有利的建築物管理措施,以避免使它們的數量進一步下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