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雨後池上北宋•劉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檐楹。
東風忽起垂楊舞,更作荷心萬點聲。
【詩文注釋】
平:指水漲與地面平。淡磨:輕磨拂拭。古代用銅做鏡子,銅磨光以後能清楚地照見人影。淡,輕。磨,拭。
檐楹:指塘邊房屋的瓦檐、楹柱。
荷心:荷葉。
【作者點擊】
劉攽(1022~1088)字貢父,北宋新喻人,字貢父,史學家。有《彭城集》。他跟他哥哥劉敞都是博學者,也許在史學考古方面算得北宋最精博的人。【詩文品讀】
詩中描畫了一幅雨後池塘圖。詩既寫出了靜態,又寫出了動態,以靜顯動,又以動襯靜,動靜結合,組成了一幅雨後池塘春景圖。前二句著眼於“靜”,寫雨後池上的靜態美。以“水面平”“明鏡”“照檐楹”等寫出了荷花池塘雨後幽美迷人的靜態。
後二句則由靜而動,寫雨後池上的動態美。三、四兩句用“忽起”“垂楊舞”及垂楊葉上的雨滴被風吹到荷葉上發出的“萬點”聲響等,表現了雨後池上的一種動態之美。
【名句研讀】
東風忽起垂楊舞 更作荷心萬點聲——雨停了,風住了,池邊垂柳蒼翠欲滴。忽然一陣風起,萬千楊柳枝條裊娜飄動。楊柳似有知,風雨中洗盡污濁。欣喜中乘風起舞。舞動時抖落一身水珠,灑向池中荷葉,傳來嗒嗒萬點聲。風狂雨驟時,楊柳枝條不停擺動不會引人注目,雨打荷葉響聲一片也不會聲聲入耳。只有在風停雨住之後,一切歸於沉寂,才會留意那突然風穿楊柳出現的舞動,才會捕捉到柳枝上的水珠拋向荷葉時發出的點點聲響。由風起而垂楊舞,由垂楊舞而荷聲萬點的連鎖反應,反映了作者雨後靜觀自然的怡然心態。
【模擬考場】
有人評說“淡磨”二字看似平常卻頗可玩味,請談談你的理解。【參考答案】
淡磨”即輕磨拂拭的意思,詩中將經雨水洗滌過的池面比作經人輕磨拂拭的明鏡,比喻中有擬人,這比一般常見的“水面如鏡”比喻更顯新意而更見意境,如此略帶動感的“淡磨”,不僅突顯了雨後池上異常平靜、明淨的情態,同時也讓人聯想到此前濛濛細雨隨著微風輕拂池面的輕盈柔姿,給人以清美的藝術享受。【相關連結】
●蓮文化舉例
兩則謎語
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紅襖,陣陣放清香。(荷花)
泥里一條龍,頭頂一個蓬,身體一節節,滿肚小窟窿。(蓮藕)
●詠荷詩選
☆錦雲零落楚江空,翡翠翎邊夕照紅;愁絕蘭橈煙水外,秋香吹老一灘風。——《蓮房翠禽》(明)文徵明
☆波面出仙妝,可望不可及;薰風入座來,置我凝香域。——《荷花》(明)陳道復
☆湛露蒙蒙濕未消,何如香汗染輕綃;翩翩不盡風前態,掌上徊翔舞燕嬌。——《荷花》(明)陸治
☆鏡湖八百里何長,中有荷花分外香;蝴蝶正愁飛不過,鴛鴦拍水自雙雙。——《荷花》(明)徐渭
☆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相到薰風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荷花》(清)石濤
☆不見峰頭十丈紅,別將芳思寫江風;翠翹金鈿明鸞鏡,疑是湘妃出水中。——《題畫墨荷》(清)石濤
☆碧波心裡露嬌容,濃色何如淡色工;漫道湖光全冷露,漁燈一點透微紅。——《荷花》(清)李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