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楊

垂楊

垂楊鎮位於河北省南宮市東南24公里,東臨段頭鎮、仔仲鄉,西至吳村鄉,南靠威縣桑園鄉,北接明化鎮。總面積70平方公里,有9000餘戶,40263人,轄38個行政村。

簡介

地勢平坦,以輕壤質褐化潮土和沙質潮土為主,有7.8萬畝耕地,8700畝沙河地,主要種植棉花、糧食等作物。水利資源豐富,溹瀘河縱穿轄區西側,清西乾渠從中部通過,南宮地下水庫坐落在境內東南部。308國道橫貫鎮區,青銀高速公路從南部穿過,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

特色產業

特色產業有羊剪絨、絨毛、毛氈三大骨幹行業,龍頭企業有盛達皮毛廠、洪垠皮毛廠、福利祥絨毛廠、鞏窪絨毛廠、金旺毛氈廠和華聯毛氈廠等25家,已建成孝張、趙營、後溹瀘三個毛氈專業村,鞏窪、范寨、王莊三個絨毛專業村。共有各類經營攤點2200個,從業人員3770人。其中羊剪絨製品如剪絨服裝、剪絨毯、汽車靠背等遠銷日本、韓國、香港等地,毛氈製品如氈圈、氈墊、防寒氈則遍銷全國各大中城市。

垂楊由來

該村原名焦黃莊,為焦 黃二姓世局之地.後村南 北各有一垂楊柳,長勢極茂,聞名鄉間,故改名垂楊村.垂楊村座落溹瀘河和老沙河(今淤)之間,建村前此出垂柳成蔭,村即以此定名“垂楊”。明朝以來,村莊日漸興旺,成為南宮東南重鎮。明嘉靖《縣誌》記載,當時成為全縣“鎮外九集”之一。

發展歷程

1953年7月始建垂楊鄉,1958年成立垂楊鎮人民公社,1984年復建垂楊鄉,1985年4月改建垂楊鎮。該鎮有經商的歷史傳統,70年代末80年代初,鄉鎮企業初具規模,主要有針刺氈廠、毛氈廠、食品加工廠等30家,其中南海食品廠生產的南海糕點,暢銷北京、石家莊、濟南等地。毛氈廠生產的毛氈全國聞名。90年代中期,羊絨業逐漸發展壯大,1996年全鎮梳絨機達到800台,從業人員3000人,為絨毛梳紡鼎盛時期,隨著羊絨市場步入低谷,部分羊絨加工企業轉為深加工企業,紡紗、織衫等。羊剪絨業力爭在5年內打造 1—2個商標註冊的名牌產品,毛氈製品5年內直接進入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

招商引資

採取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和多種措施招商引資。一是解放思想,開闊眼界。組織鎮村幹部及工商業戶認真分析、研究本鎮骨幹行業存在的問題及發展的優勢,帶著問題去參觀學習,憑藉優勢去招商引資,積極參加各類招商活動。二是全方們制定優惠政策,最佳化發展經濟的軟硬環境,吸引本鎮在外務工經商人員回鄉投資辦廠,從地價、房租、電力、稅收等方面給予適當減免取消各類行政事業性收費。鎮黨委協調經委、公安、工商、金融、土管等職能部門,為企業搞好服務。三是加強與垂楊藉在外知名人士的聯繫,搞好對外聯絡和對外宣傳,營造招商引資的良好氛圍。

自1999年—2002年,連續四年被南宮市委、市政府評為招商引資先進單位,共吸收利用外資80萬美元,內資2500萬元。

2003年新上項目21個,其中百萬元以上6個,50萬元以上8個,50萬元以下7個,固定資產投資3000萬元,2004年有把握開工的項目4個。(1)投資1800萬元,建垂楊鎮皮毛工貿小區,占地150畝,入住裘皮加工、購銷業戶40戶。預計年銷售收入在達1億元,利稅1000萬元。(2)投資200萬元建垂楊鎮農業科技示範園,占地1600畝,2004年4月可完成項目建設任務建成後,每畝可增收400元。(3)通達皮毛廠建設項目。投資250萬元,建廠房30間,購置80萬元的羊剪絨生產設備,年銷售收入600萬元,利稅70萬元。(4)洪垠皮毛廠裘革生產技改項目,總投資200萬元,新建廠房15間,購置50萬元的生產設備,3月份可建成投產,年銷售收入達500萬元,利稅60萬元。

商業購物

垂楊早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就有貿易集會,當時垂楊集會在南宮縣轄區內可以成為最大的集會,現在垂楊還保留著5天一集會的習俗;每年的農曆二月初十、十月初十,是垂楊的兩個大集會,大集會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垂楊貿易發達,曾經生產的塑膠袋、包裝袋風靡北京城,這些可以從一些老人口中得知。

垂楊現在商業也頗為發達,以近10年歷史的垂楊藍天商城,引領起來了時尚購物風暴,商品交易及其興隆,現在有政府規劃,整齊氣派的商業樓已經拔地而起了。

在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商業樓入住商戶接近100%,涉及服裝、電子、化妝品、鞋帽、土產、電動車等等,經過幾年的發展,商業區越來越繁華、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高,其中以星光鞋都、新穎日化、皇家寶貝等為主的商家也實現了質的飛躍,有效的帶動了當地的商業發展。

垂楊星光鞋都 垂楊星光鞋都
垂楊貿易中心 垂楊貿易中心
垂楊星光鞋都 垂楊星光鞋都
垂楊貿易中心 垂楊貿易中心

歷史人文

歷史垂楊大隊 歷史垂楊大隊

誕生於危難之際的垂楊縣  垂楊縣是1940年3月,在抗日戰爭最危難時期,由南宮縣東部垂楊、段頭、喬村、郝屯四區而設定的一個行政區,1944年7月撤銷建制,僅存四年零四個月。因其縣史短暫,故知之者甚少。  為了留住那段紅色的記憶,2006年4、5月間我們組織了一次文物普查,和文保所興嶺同志在垂楊村經多方求證,找到了中共垂楊縣委、縣政府初建時的機關舊址。該舊址在現鎮政府西南,僅存抱廈北屋3間。據房主李聚紅介紹,此院建於民國初年,為該村外科醫生李雲的宅院,群運時歸垂楊村,1980年大隊處置房產時,由他購得。由於其特殊的歷史價值,2008年11月該址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歷史上的1940年,正值抗日戰爭的相持階段,此時在正面和敵後戰場腹背受敵的日軍,已將注意力放在了打擊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特別是華北敵後抗日根據地上,冀南又首當其衝。在“治安強化”、“鐵壁合圍”、“清剿掃蕩”、“蓖梳”、“囚籠”以及“三光”政策的摧殘下,不少地域淪為了游擊區或敵占區。面對新的鬥爭形勢,冀南區黨委、行署按照加強領導、便於指揮、活動方便的原則,從1940年開始陸續對縣級行政區劃作了相應調整,垂楊縣即在此背景下設立的。之後又陸續設立了寧南縣(寧晉縣南部地帶)、企之縣(威縣、邱縣交界地帶)、廣曲縣(廣宗、平鄉、曲周、邱縣交界地帶)、清江縣(原臨冠邱特委轄區)、宏毅縣(清江、臨清、企之三縣交界地帶)等。  垂楊縣設立之初隸屬冀南四地委、專署領導,1942年6月劃歸六地委、專署領導。第一任縣委書記是高志學,繼任為陳星野、李析哲(張文松)、常中方、張光生、李培新總計6位。縣長4位分別為何克、劉乃茵(劉鳴九)、吳大羽、張春久。  垂楊縣儘管建縣時間短暫,工作環境艱苦,但在對日鬥爭中卻發揮了巨大作用。  大破王高路,振奮了民心。王高路是清河王官莊至南宮大高村的一條公路,是日軍為達分割“蠶食”和更好地轄制冀南抗日根據地的目的,於1941年初修築的。全長30餘公里,除在沿路修築大小據點近20處外,還在公路兩側挖了封鎖溝,將垂楊縣分成了東西兩片,嚴重限制了廣大軍民的抗日活動。為剷除這條“毒蛇”(宋任窮語),垂楊縣委按照冀南區黨委的指示,動員全縣地方武裝和數萬名黨員民眾,配合新七旅、新四旅,在陳再道、宋任窮親自指揮下,於1941年8月30日晚發起了對王高路的破襲戰。在全面開花的同時,他們把重點放在垂楊縣的中心據點——馬固莊據點上。31日當掃清馬固莊據點外圍碉堡後,遂用野炮炸開據點,全殲了守敵。至9月3日,先後攻克該縣堯村、雙爐、董家廟、郭莊、范家寨、扈家莊、甘狼冢等據點、碉堡16處,擊潰偽高德林部三個團兵力,斃傷敵500餘人,俘450餘人。之後參戰的民兵和民眾在部隊掩護下,揮杴掄鎬,經過三天三夜鏖戰,剷平了沿線各個據點,搗毀了大部分路基,徹底摧毀了敵人苦心經營半年之久的公路封鎖線,大大提振了廣大軍民的抗日信心。  衝破合圍,安定了民心。從1942年起日寇對根據地的掃蕩不斷升級,為達到徹底摧毀的目的,他們還制定了由日本華北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茨親自指揮實施的“鐵壁合圍”計畫。4月28日夜秘密集結,29日凌晨統一行動,很快形成幾個合圍圈。被圍困在合圍圈中的垂楊縣領導機關,雖然衝出了包圍,但卻因彼此失去聯繫,加之與四地委、專署聯絡中斷,而喪失了集中開展工作的能力。為扭轉這一被動局面,冀南區黨委、行署果斷決定,將垂楊縣劃歸六地委、六專署領導,隨即派地委副書記、宣傳部長王東寧和在專署工作的吳大羽到該縣開展工作,由吳大羽任縣長。他們首先找到縣委書記張光生,然後再分頭動員縣委、縣政府工作人員和村幹部出來工作,重新建立起了各級組織,安定了民心,對敵鬥爭也隨即開展了起來。  抗擊自然災害,凝聚了民心。自1942年“4·29”鐵壁大合圍之後,垂楊不但白色恐怖嚴重,而且自然災害頻生。是年冬季下過一場小雪後,直到1943年7月16日竟滴雨未落,造成夏糧大面積絕收,史稱“碌碡不翻身”。正當人們在死亡線上掙扎之際,瘟疫又開始肆虐,災情嚴重的十八吳村、郝屯、馬固莊、段頭、徐馬寨一帶,一天就死十幾甚至幾十人。出現了“無村不帶孝,處處聞哭聲”的悲殘局面。好容易熬到7、8月間下了透雨,搶種上的晚秋作物快要收穫時,大批蝗蟲又鋪天蓋地而來,所到之處莊稼吃成了光稈。面對百年不遇的災荒,中共垂楊縣委、縣政府按照“咬緊牙關,積蓄力量,戰勝災荒,堅持對敵鬥爭”的方針,通過採取借糧、外地販糧、武裝運糧、降低征糧標準、開展社會互濟以及生產自救等措施,大大緩解降低了災荒造成的損失,凝聚了民心。  開展敵偽鬥爭,爭取了民心。敵偽鬥爭是一條看不見的戰線,但卻發揮著正面戰場無法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在游擊區、接敵區實行“兩面政策”,建立“兩面政權”。所謂“兩面政權”實際上是表面通日,暗中抗日的一面政權,正如劉少奇同志指出的那樣,“這種兩面政策,實際上就是使用合法形式在同敵人進行鬥爭”。這樣就使不少村莊雖然形式上被敵人占領了,但我黨的抗日政令仍可暢通;另一方面開展記“黑紅點”活動。即為偽軍偽組織建立“生死薄”,乾好事記紅點,幹壞事記黑點,對黑點多的,到時候就用喊話或寫信的方式給予警告。“八路軍真是怪,黑點紅點記好壞,記紅點沒有事,記黑點要腦袋”即是當時垂楊一帶非常流行的一首歌謠。通過廣泛有力的政治攻勢,加之鎮壓漢奸運動,使日趨惡化的抗日鬥爭形勢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除垂楊據點外,喬村、南白塔、段頭、董家廟等這些中層據點,為我黨堅守抗日陣地,積蓄了力量、創造了條件。  1944年7月,垂楊縣在抗日戰爭即將勝利的前夜,因光榮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而撤銷建制。一區劃規棗南縣,二區劃歸清河縣,三區劃為清江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