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與傳統的寺廟建築不同的是離相寺前廳只開一門,且偏在右側,門額上嵌著“離相古地”石刻。上廳是大雄寶殿,系硬山式屋頂,屋脊上飾有紅色琉璃雙龍朝塔,進深面闊均為三間,水磨打制的幾對大石柱光潔透亮,上頂描金繪彩的斗拱椽梁,下有紅磚鋪地,配以鍍金鐫刻的柱聯,大氣而美觀。與主殿相較,下廳則略顯單調古樸,因為兩廳修建的年代不同。天井、下廳所立的三對石柱與上廳其中的一對石柱是至今所存無多的古建築物,柱聯所鐫字型筆劃圓潤流暢,篆書純樸楷書內斂,很能體現佛家所謂的“無煙火氣”,諸如“離末俗千般苦海,相來人一片婆心”、“離一切凡塵災劫,相十方色界虛空”等柱聯所含禪意雋永,可算得寺內耐人尋味的佛教文化景觀之一。下廳是大慈悲殿,祀觀音菩薩,與上廳所祀的釋迦牟尼佛等隔殿相望,這也是離相寺與其他寺廟不同之處。史料記載
離相寺在泉港區境內素以歷史悠久著稱,據明嘉靖《惠安縣誌》記載,該寺始建於唐天佑六年(公元909年)。相傳,當時建築規模宏大,為九進院落結構,在當地實屬罕見。當然,時過境遷,現在已難再見一千多年前的狀貌了。至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尚保存有一口唐代古井,井壁為細碎石塊所砌,井盤由一方整塊大石板鑿穿而成,井水清洌純淨,寺內用水即取自此井。可惜修建驛峰公路,此井恰位於路當中,不得已將之填覆。離相寺歷史久遠,與之相伴的傳聞逸事亦是豐富生動。相傳始建之時並非寺院,而是書院,名為離相院,是光祿大夫鄭濟時所建。當時有兩位告老官員一同住於院中,招收鄰近鄉村的童生,教其讀書習字,傳授為人之道。當地重教倡學之風自此而日盛,村民學子深得其益,離相院亦聞名於遠村近鄰。至元朝,有一位名為盧勤的人主持重修離相院,或許是為表示不忘當年二位告老官員傳道授業倡導文化的恩德,或許是方言諧音之故,書院改名為“二相院”。
相傳明朝正德皇帝下江南時,曾遊歷至泉港地界,當時隨行的官員中有左相鄭杞(仙遊人)、監軍郭游(山腰鎮前郭村人)。郭游在稟告當地民情時提及二相院,言之文風昌盛、才俊代出。正德起了雅興,當即下旨微服前往二相院。行至院門,見有二位童生跪迎於大門兩側,口呼“萬歲”。正德一愣,責問隨從可曾走露訊息,隨從皆答沒有。正德奇了,細思量一路行來並無路人認出,而現在卻有兩個十來歲的小童知道他即是當今皇帝,而且事先已知他要來此院。驚訝之餘,忙喚起二童,細問因由,原來院中住著一位高僧,此僧曾雲遊四方,修行高深,能未卜先知。二童是僧人的外甥,在二相院內讀書習文。正德隨即讓二童帶路前去拜訪高僧。未到禪房,已見僧人跪迎於門外,正德忙令隨從扶起,說:“朕微服私訪,高僧不必多禮。”只見僧人矍爍俊逸,宛然可見仙風道骨之氣質,舉止謙遜,言談高雅,又見二位小童長得清秀可愛,答話聰明伶俐,惹人喜歡,正德龍顏大悅,當即將隨身所帶的御扇賜於僧人,言二童學成後可執此扇到京城面君受職,並賜二相院為離相寺,作為高僧的修持場所。自此,離相寺方始正式成為佛教寺宇,點香祀佛。
與閩南寺院的傳統建築一樣,離相寺原本也是磚木結構。至民國期間,社會動盪賊匪流竄,兼之離相寺地處偏僻,常有歹徒擾亂寺宇安寧。一日有兩個賊人闖入寺中企圖搶劫寺中文物。當時恰只有住寺主持昭明師父獨自一人在寺中,他本著慈悲心懷不予正面衝突,而故意用手掌劈柴煮茶。賊人見狀,心虛而退。後來,離相寺即改修為水泥磚石結構,天井加罩鐵絲網,以保護這一方古蹟。
可惜文革“破四舊”時,離相寺被毀得面目全非,甚至連柱、石也被人抬走,歷代文物幾乎散失殆盡,至1983年,方由歸僑及村民協力重修,1997年,又拓建主殿。至今,寺內僅存有一尊唐代藍色香爐,一方唐代飼馬槽(由整塊石鑿成),唐時兩對石柱(字跡尚可辨認)、一粒柱礎、一節旗桿石,這些歷經滄桑的文物,就是離相寺悠久歷史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