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料輔料〕
乾蛤士膜油..25 克蔥段.......5 克
淨雞脯肉...60 克
蔥末....5 克
水發魚骨...15 克
姜片..·..··4 克
水發冬菇...15 克
精鹽.....3 克
淨冬筍....15 克
味素..........·1 克
火腿.....15 克
紹酒.......25 克
淨豌豆苗......5 棵薑汁......·8 克
牛奶.....20 克
雞清湯...250 克
澱粉.....15 克
熟豬油....30 克
[烹製方法]
1. 將哈士蟆油用沸水煮透,摘除殘留的血線和雜質,洗淨裝盆,放蔥段、薑片、紹酒10 克,上展蒸15 分鐘,取出,以涼水過涼,再摘淨血線,漂淨,
切成0.5 厘米見方的小丁,下人加有薑汁5 克、紹灑10 克
的沸水中悼去腥味。
2. 將雞脯肉剁成泥,放到碗內,用清水50 克
沖開。將魚骨、冬菇、冬筍、火腿切成與哈士蟆油同樣大小的丁,分別
用沸水悼一下(火腿除外),瀝去水分。另將豌豆苗截
1.5 厘米長的段,入沸水一燙,以涼水過涼,備用。
3. 鍋置旺火上,放熟豬油燒至七成熱,下蔥末爆香,烹紹酒、薑汁,加
入雞清湯、精鹽。視熟豬油與湯溶為一體後,將鍋移中火上,下魚骨、冬菇、
冬筍、火腿、雞泥攪炒,把用牛奶們開的澱粉淋入鍋內。燒沸後,將味素加
入攪勻,倒入湯盤。最後,將哈士蟆油入沸水焯片刻,瀝淨水分,放在湯盤
內,上撒豌豆茵即成。
[工藝關鍵]
1. 勾二流芡,奶澱粉入鍋後,切勿急攪,手勺輕推,避免粘鍋,讓澱粉充分糊化,即成明汁亮芡。
2. 發好的哈士蟆不能入鍋再煮,以免久熱化水。
[風味特點]
1. “哈士蟆”屬罕見珍貴兩棲蛙類,一般身長57 厘米,生長於東北溫寒帶陰潮的材叢、沼澤地帶,據傳以人參苗為食。“哈上蟆”是三四百年前滿
語的稱呼。因其與一般蛙類習性不同,每年要在水底度過近半年的冬眠,且
春季上岸早,冬季冬眠晚,比較耐寒,又被稱為“雪蛤”。現中國科學院已
正式定名為“中國林蛙”。每逢夏秋之季,雌哈士蟆輸卵管內生長大量大小
不一、不規則的膠質塊,其色外黑內黃,形似桔子瓣,泡後如棉花瓣,其質
細嫩,嚼之粘滑,俗稱“哈士蟆油”。該品既為名貴的烹調原料,又是珍貴
的中藥材。主要成分是蛋白質、糖類、脂肪和多種元素、維生素、激素。其
性平、味甘,能補腎益精、潤肺養陰、清退虛熱,對咳嗽氣喘、病後及產後
虛弱等有一定療效。
2. 我國古代食譜有“參、翅、骨、肚、窩、掌、蟆、筋”為“八珍”之
說,“雞粥哈士蟆”系天津傳統大菜,為襯托、突出哈士蟆的高貴,以淨白
的魚骨、深紅的火腿、褐色的冬菇、牙黃色的冬筍等上等原料為配,與柔嫩
鮮美的雞茸攪炒成粥狀,並用以牛奶調成的澱粉勾芡。使全菜色味倍增,精
細考究,滑軟香醇,滋味特異,營養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