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排弦箜篌
雙排弦箜篌,是我國新型彈撥弦鳴樂器。在箜篌流傳近兩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它一直沿襲著傳入時的結構和外貌,但這種現象,終於在20世紀70年代被改變了。樂器製作家韓其華在箜篌領域中首先創製成功雙排弦箜篌,不僅使箜篌的結構和演奏技法有了長足發展,同時也使箜篌的外觀煥然一新,在音響效果上,也具有與眾不同的風格,已用於音樂實 踐中,並首次在電影音樂中啟用箜篌。1958年,瀋陽樂器廠民族樂器製作家韓其華,開始了對我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樂器遺產——箜篌的發掘工作。他先後查閱有關史籍和資料七十餘件,收集箜篌圖樣五十餘幅,走訪與調研了國家文化保護科技研究所、故宮博物院、文化部文學藝術研究所(即今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和北京樂器研究所等三十多個單位和老一輩音樂家、樂器製作家,從而對箜篌的歷史狀況有了較深刻的認識。
1963年,韓其華完成了第一稿箜篌的設計和製作,但未能收到理想的效果。1975年後,他又進行了第二稿和第三稿的設計和製作,按照他自己制定的“一仿、二改、三創”的原則,不斷在發掘和研製工作中取得成果。1978年,韓其華歷經二十年的研究、探索和試驗,終於完成了他的第四稿箜篌的設計和製作,創製出嶄新的雙排弦箜篌,為我國的樂器 事業發展作出了貢獻。
這架雙排弦箜篌,通高175厘米、底長85厘米,在低音弦一側設有琴柱,為框架式豎箜篌。共鳴箱依照豎琴而制,琴頭及弦軸板上方,雕刻著一支欲飛的鳳鳥,並作“鳳回首”狀(圖) 。張有琴弦88條,分兩排裝於弦軸板與琴箱之間,每排44弦,每兩條對應的琴弦發音相同,即44音,音階按C大調七聲音階排列,音域D1—e4,共有六個八度。弦列中G—e2為壓顫音區,這裡採用了“槓桿傳導兩弦兼用”的設計原理,構造非常獨特,它通過槓桿裝置,使同音的兩條弦張力相等,當彈奏左側琴弦時,也可同時按抑右側琴弦,使左側琴弦的張力也隨右側弦相應增大,從而獲得像古箏那樣的壓顫音效果。韓其華首創的這種帶有槓桿壓顫裝置的箜篌,具有較豐富的表現力,除可採用古琴、古箏和琵琶的演奏指法外,還吸收了豎琴的演奏技巧,可以演奏中外樂曲,尤其在演奏富有濃厚民族風格的中國樂曲時,更加優美動聽。紀錄影片《雲崗石窟》音樂中有一段箜篌獨奏,就是用這架雙排弦箜篌演奏的。
在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的中國樂器博物館中,陳列著一架雙排弦箜篌。松木製,通高188.5厘米、底長57厘米、寬13厘米,低音弦一側設有方柱形琴柱,為框架式豎 箜篌。共鳴箱為斜式窄梯形,它與角形曲木形成鳳尾狀,其上開有兩個金錢眼狀音孔。曲木橫樑上置有硬木弦軸,橫樑下方設有一根扁橫木為條馬,兩邊為馬峰支撐兩側琴弦。張有雙排弦71條(左35條,右36條),高音弦一側不設按弦指板。琴首平頂、無飾,通體髹棕黑色漆,描繪金鳳。演奏時立於地面,雙手抱彈,左右手分別彈奏對應的一側琴弦。此琴為1932年李瑞林設計製作,曾由我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程硯秋先生珍藏,程先生當年演出《孔雀東南飛》時,曾將這台箜篌作為舞台道具之用。1958年,程先生將其捐獻國家。
紀錄影片《雲崗石窟》,描寫了公元5世紀下半葉,北魏在山西大同武州山建造的著名石窟。這裡有較大洞窟51個,造像五萬餘尊,工程浩大,氣魄雄偉,反映出我國古代文化的輝煌成就。在這部影片的音樂中,《精雕細刻》一曲是由中央民族樂團箜篌獨奏演員崔君芝演奏的,那渾厚深沉的低音,猶如古琴的鳴響,那明亮清脆的高音,好像古箏在“歌唱”,有時又發出流水淙淙的豎琴音響。多么美妙動人的樂聲,這是箜篌第一次在電影音樂中啟用,古色古香的樂曲伴著豐富多彩的畫面,把人們帶進那遙遠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