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調箜篌
新型彈撥弦鳴樂器。在雁柱箜篌的基礎上,設計製作轉調機械結構,使其成為結構完善、造型優美、表現力強的樂器。
介紹
1981年4月,雁柱轉調箜篌被正式列入瀋陽音樂學院的科研項目,張琨在原雁柱箜篌的基礎上,完成了轉調機械結構的設計,由院辦工廠承擔試製任務,民樂系還派了三年級學生趙廣運參加了琴體製作、油漆和裝配工作。1982年12月首先制出了八個調的雁柱轉調箜篌,通過瀋陽音樂學院學術委員會鑑定並移交教學使用。在鑑定會上,瀋陽音樂學院講師張愛蘭用這架箜篌演奏的《山里人》、《漁舟唱晚》、《二泉映月》和《秋思》等古今樂曲,頗富特色,尤其可以用來演奏復調性音樂作品。
1984年,張琨又與本院孫海濤、楊品清和楊蘭芝等人合作,最終完成了雁柱轉調箜篌的科研項目。研製的這架大箜篌,通高200厘米、底長90厘米、寬20厘米。琴柱呈鳳凰靜立形,琴頭雕刻“ 鳳回首”裝飾。底座設踏瓣和變音傳動裝置,上方曲木兩側鑲嵌厚銅板、置金屬弦軸。下方的共鳴箱,呈立體式雙面琵琶形,兩側蒙以魚鱗松或桐木面板,上置箏式活動雁柱。張兩排88條尼龍弦或尼龍纏鋼絲弦,每排44弦,按C大調七聲音階排列,相對應的兩弦同音,共44 音。音域bB2—#c4,達六個八度另兩個音,在中間的三個八度音域範圍內為壓顫音區。通過踏瓣的控制,可轉十二個調,轉調後各音階、音程關係準確。這種箜篌已被載入《 中國樂器圖鑑》大型畫冊中。
1988年,雁柱轉調箜篌在北京第一屆國際發明展覽會上亮相,立即受到世界各國朋友們的廣泛重視。美國《中報》、泰國《星暹日報》分別做了報導。1989年,此琴獲文化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991年4月,荷蘭萊頓出版的音樂雜誌《磬》,還對這架箜篌做了詳細介紹。
瀋陽音樂學院趙廣運,在總結、繼承前輩大量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集歷代改革之大成,吸取雁柱箜篌之優點,也於1984年底製成一架轉調箜篌,並邀請中央民族樂團箜篌獨奏演員崔君芝前去試奏,鑑定。
崔君芝,是當代我國首位箜篌演奏家,北京人,自幼生長在書香門第。1979年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器樂系,主修鋼琴、二胡,兼習豎琴、馬頭琴、古琴、古箏和琵琶。鋼琴師從洪達林教授,二胡師從王國潼大師,豎琴師從魏曉曼、甘培雪、左蔭等名家,並在維也納國立音樂學院進修豎琴,師從德國著名演奏家米勒。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她以多種民族彈弦樂器的演奏技巧為基礎,借鑑豎琴的彈奏手法,創新了一整套箜篌演奏技法。演奏時,採取坐姿,將共鳴箱置於胸前,左、右手分別彈奏兩側琴弦,也可左手彈弦、右手按弦。可在雙排弦上運用大幅度(小三度音程)揉、滑、壓、顫技巧,具有獨到之處,還可演奏泛音、搖指、輪指及各種音色變化的各種手法,並可在泛音鏇律中使用揉、壓技巧,由於樂器結構和性能優越,可以雙手同時演奏鏇律與和聲。轉調箜篌音域寬廣,和聲色彩豐富,音色纖細柔美,既有豎琴的音響效果,又有古琴、古箏的韻味,可以完美地表現我國民族音樂的特點和風格。
轉調箜篌的研製成功,使千年古樂箜篌得以復甦並高度升華,填補了我國民族管弦樂隊的空白,它以嶄新的面貌、獨特的風姿,不僅屹立於中國舞台,還登上世界樂壇。1981年以來,崔君芝帶著雁柱箜篌先後在日本、香港、奧地利、新加坡、美國、德國、法國、英國和瑞士等國家和地區舉辦箜篌獨奏音樂會。十年里她三次應邀參加世界豎琴大會,並 舉行獨奏音樂會,把我國的箜篌推上了世界樂壇。她除了擅長彈奏反映我國悠久文化的民族樂曲外,還能自如地在箜篌上演奏蕭邦、德彪西等鋼琴大師的作品和世界豎琴名曲,博得國際同行和各國音樂家與聽眾的讚譽。一位法國音樂家說:“我從未聽過箜篌獨奏,原來它是一種東方特有的美。”在第三屆世界豎琴大會上,與會者稱頌雁柱箜篌是“豎琴樂器中最美的、富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東方豎琴。”我國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欣喜題詩:“箜篌古雅樂,失傳多歲時,振興復創造,喜有崔君芝。”著名畫家范曾先生在《贈箜 篌妙手崔君芝》詩中道:“叩玉聯珠意入魔,行雲暫遏眇微波。蕭蕭嚴子箜篌引,惆悵千秋憶渡河。”崔君芝曾榮獲文化部授予的箜篌表演優秀獎、聯合國教科文總部表演紀念獎和美國首屆世界豎琴比賽藝術家榮譽獎等。1996年,崔君芝將自己多年的箜篌演奏藝術實踐,編著成《箜篌天地》出版,這是我國第一部箜篌演奏法和樂曲集。她還為國內的陝西、江蘇、山東等地歌舞團培養了演奏人才,陝西省古典樂團的劉麗,如今已成為國內外知名的箜篌演奏家。她的學生還遍及日本、新加坡、香港、澳大利亞、美國和瑞士等國家和地區。
近年來,我國作曲家為箜篌創作和改編了許多樂曲,其中獨奏曲有:《高山流水》(李煥之)、《湘妃竹》(崔君芝)、《漁舟唱晚》(曹正、崔君芝)、《月兒高》(瞿春泉、崔君芝)、《陽關三疊》(楊通八、劉文金)、《思凡》(唐洪雲)、《臉譜》(李海輝)、《絕句》(李海輝)、《洛神》(馮廣映)、《文心雕龍》(崔君芝)和《民歌組曲》(張福全、崔君芝)等,重奏曲有:箜篌、簫二重奏《清明上河圖》(劉為光)、箜篌洞簫二重奏《妝檯秋思》(杜次文)、箜篌豎琴二重奏《魚美人》(吳祖強、杜鳴心,改編杜詠)等,協奏曲有:箜篌與民族樂隊《汨羅江幻想》(李煥之)、箜篌與合唱、民族樂隊《箜篌引》(李煥之)、箜篌與民族樂隊《古陵隨想》(施萬春、楊青)、箜篌與樂隊《孔雀東南飛》(何占豪)、箜篌與弦樂隊《彝族舞曲》(楊智華)和箜篌與弦樂隊《二泉映月》(陳家駒、張定和)等。《高山流水》表現了“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的藝術構思。《湘妃竹》是以漢代名曲《塞上》為素材創作而成,樂曲描繪了洞庭湖畔湘妃竹林秋曉晚晴的景色,用雅潔坦蕩的音樂內涵,歌頌了竹子的高尚氣節。此曲獲全國第一屆民族器樂創作評比二等獎。《漁舟唱晚》表現了夕陽西下,湖光山色無限美好,漁人盪槳歸舟時的歡樂情景。《月兒高》以唐代名曲《霓裳羽衣舞》為基礎創作而成,據傳,原曲是唐代皇帝夢遊月宮,醒後譜下之曲。《思凡》據崑曲唱腔《尼姑思凡》改編,靜中有動的引子和尾聲,再現了仙桃庵晨鐘暮鼓、香菸繚繞的意境。《臉譜》用現代寫意手法,再現了我國傳統戲劇中的各種不同人物的性格面貌。《清明上河圖》以宋代音樂大師姜白石的音樂為素材,以宋代大畫家張擇端的名畫《清明上河圖》為題材創作而成,此曲曾獲亞洲廣播音樂作品一等獎和澳大利亞最佳音樂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