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體徵

疾病病因
常發生於洋地黃中毒,尤其易發生於嚴重心肌病變及較嚴重的心肌缺血、缺氧和心臟擴大等情況下。此外,也見於烏頭鹼中毒、金剛烷胺中毒、低鉀性周期性麻痹患者,偶見無明確心臟病者。
病理生理

(1)心內膜下浦氏纖維末梢型:心電圖顯示QRS波的主波方向有時向上,有時向下,這種相反方向的兩種QRS波的形態完全不同。電生理檢查證明,是由於電激動的微折返循環形成的傳出及傳入方向所引起的兩種心室除極向量改變。
(2)右束支阻滯型:心電圖表現為竇性心律的QRS波呈RBBB型與室性心律的QRS波呈LBBB型兩者交替出現。如有室性融合波則QRS正常化。在希氏束電圖上可見RBBB型QRS波前有固定的H-V間期,而LBBB型QRS波前無H波。
(3)高位束支阻滯型:兩個激動分別起源於兩條束支,一個在左前分支,一個在左後分支。這種雙向性室性心動過速相當於交替性Cohen高位束支心律。希氏束電圖可以協助鑑別,表現為竇性心律H-V間期為50ms,左前分支H′-V間期為30ms;左後分支H′-V間期為0ms。
2、單源性室上性激動為一個室上性異位起搏點。多為房室交接區的激動交替地循左、右束支下傳,產生左、右束支傳導阻滯圖形。有人認為洋地黃中毒時常有右束支阻滯,在此基礎上起源於房室交接處的心動過速交替地沿左前分支與左後分支下傳,於是產生QRS波交替性改變;還可以是房室交接性心動過速合併交替性室內差異性傳導。這一類不屬於真正的雙向性室性心動過速。應仔細分析12導聯心電圖全貌,予以鑑別。
3、混合性激動一個異位起搏點位於心室,另一個異位起搏點位於房室交接處,並交替地發放衝動,其QRS波形態、時限不同,R-R間期亦不相等。
診斷檢查

1、心電圖上可有兩種心室除極向量,QRS波主波方向發生交替性變化。
2、多見於嚴重的器質性心臟病或洋地黃等藥物中毒者。
實驗室檢查:尚無相關資料報導。

其他輔助檢查:
心電圖特點
(1)心率為140~200次/min,也有報告為120~150次/min。大多節律整齊,少數節律不齊。同一導聯相同形態QRS波的R-R間期規則,不同形態QRS波的R-R間期可不相等,呈長短交替性改變(圖1)。
(2)多呈非持續性(短陣發作):也可呈持續性,發作持續時間僅數秒至數分鐘,可自行終止,可反覆發作(圖1)。

(4)可見有兩種除極向量:心電圖顯示QRS波群主波方向發生交替性變化,即一次向上、一次向下(圖1,2);或是在某些導聯呈現QRS主波為一次較寬、一次較窄(圖3);或呈現QRS波主波為一次較高、一次較低;或呈一組(數個室性期前收縮)QRS主波均向上、一組QRS主波均向下交替出現,亦稱交替性雙重雙向性室性心動過速(圖4)。

(6)室性心動過速發作間歇期可出現與雙向性室性心動過速波形相似的雙向性室性期前收縮(圖4,5)。
(7)V1導聯呈QS型或R型。
(8)基礎心律可呈現多種心律:例如竇性心律、陣發性房性心動過速、心房顫動等。
鑑別診斷:雙向性室性心動過速應與單純QRS波電交替鑑別:兩者在病因上有類似,大多伴有器質性心臟病;但後者心電圖表現為QRS波振幅交替性一高一低,QRS波時限正常。此與前者的QRS波雙向交替出現的特點完全不同,較易鑑別。
治療方案

併發症

1、心臟性猝死心律失常性心臟猝死中占80%~90%為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所致。大規模臨床回顧性研究表明,院外發生心臟性猝死的患者10%以上以室性心動過速為特徵,65%~85%在緊急救治時表現為心室顫動。心臟性猝死是室性心動過速最嚴重的併發症。
2、阿-斯綜合徵也稱急性心源性腦缺氧綜合徵,是指一種暫時性腦缺血、腦缺氧引起的急性而短暫的意識喪失,並伴有抽搐、面色蒼白、發紺的綜合徵。在接受臨床電生理檢查的暈厥患者中,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占暈厥原因的20%。
3、心動過速性心肌病長期心動過速可導致心臟的組織學和病理學發生類似於擴張型心肌病的變化,臨床表現為心臟擴大和心功能下降,稱之為心動過速性心肌病。有學者推測,慢性心動過速發作時間超過每天總時間的10%~15%以上就有可能發展為心動過速性心肌病。室性心動過速,包括短陣室性心動過速、反覆發作型連續的室性心動過速、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並行心律性室性心動過速和雙向性室性心動過速均可引起心動過速性心肌病。
4、心力衰竭室性心動過速,包括持續性或非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均可導致充血性心力衰竭。
預防預後

預防:
1、積極治療原發疾病是預防雙向性室性心動過速的根本措施。
2、雙向性室性心動過速多見於洋地黃中毒,所以在使用洋地黃類藥物時要掌握好適應證,治療過程中要嚴密監測血藥濃度和臨床症狀,一旦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