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暴動

雙十暴動

是1956年10月10日至10月12日在香港九龍及荃灣等地發生的一次騷亂,事件的導火線由徙置事務處職員在10月10日(即中華民國國慶)移除懸掛在李鄭屋徙置區的中華民國國旗及大型“雙十”徽牌而引起。

遠因

1949年,中國大陸政權易手後,大量原來傾向國民政府之人員移居香港。每年10月10日時值中華民國國慶(又稱“雙十節”),他們聚居之地方皆會掛上大量中華民國國旗,數量甚多,旗海飄揚。

事件經過

1956年10月3日,市政衛生局徙置事務委員會舉行內部會議,規定不得在徙置區的樓宇牆壁張貼旗幟裝飾物,但不反對懸掛旗幟。10月10日上午9時,兩名的徙置事務處職員撕去張貼在李鄭屋徙置區G座6樓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並於10時30分拆除懸掛大廈外牆的大型“雙十”徽牌。居民發現後,數百名民眾於上午11時包圍徙置區辦事處,兩名職員一度重貼旗幟以息公憤,奉召到場的警員在勸阻民眾後離開。未幾,因發現旗幟被再次撕去,人群再次聚集,到下午1點左右已達2000人,示威者其後向警方提出三項要求,包括要求香港政府送出一串十萬頭的鞭炮;在大廈外牆懸掛孫中山蔣介石的畫像及中華民國國旗;徙置區職員登報導歉,並向孫中山及蔣介石的畫像下脆叩頭認錯。示威者的要求不獲當局答應,並且與警員對峙。

下午2時,由助理警務處長率領的60人防暴隊奉召到場低調的戒備。直到2時25分左右,兩名徙置處職員離開辦公室時被民眾追打,示威者不滿警員出手營救,於是從附近的雜貨店取出汽水瓶,向警員投擲。防暴隊於是施放四枚催淚彈,驅散民眾。至2時30分,四隊約360人的防暴隊抵達現場支援,其中一隊防暴隊正處理大樓傳出的火煙時,被示威者從兩座兩座徙置樓宇之騎樓上拋擲石頭,於是再發射三枚摧淚彈。警員其後發現示威者將徙置區辦公室搶掠一空,大批家具檔案縱火焚燒。直到下午3時30分,警方認為騷亂大致平息,兩隊防暴警察在現場戒備,青山道重開。

然而,傍晚6時30分左右,示威者再度集結,以污言穢語辱罵警察。示威者於傍晚7時展示大型的中華民國國旗,並開始強行衝擊警察的防線,不時向警員擲石。晚上8時10分,防暴隊再次施放催淚彈驅散民眾,但民眾在青山道及東京街交界再次聚集,試圖擴大騷亂的範圍。正當李鄭屋徙置區的騷亂正遂步平息之際,一群由黑社會十四K和安樂的黑幫成員攜帶國民黨旗,在晚上10時率群由石硤尾徙置區出發,並在大埔道及青山道交匯處集結,暴徒向車輛擲石,襲擊附近的嘉頓廠房。警方其後封閉多條道路,禁止新界及九龍南部的車輛直往騷亂地區,並調派五支防暴隊在場驅散民眾,政治部探員亦到場進行調查。由於暴徒四處集結分散,使得主要以警棍及摧淚煙作為武器的防暴隊難以應付。

此時,兩部奉召前往青山道的消防車駛進大埔道及青山道交匯處時,被暴徒擲石襲擊,其中一輛的司機頭部受傷,消防車失控撞上人行道,釀成2死及多人受傷。到場拯救的救護車被暴徒襲擊,隨後到場的一輛陸軍救護車的司機被硬物擊中,失控撞上已失事的消防車。前往現場視察的副消防局長所乘坐的吉普車,駛至大埔道南昌街交界附近,被暴徒截停推翻並縱火焚燒。警方隨後增援至11隊防暴隊在場,但騷亂已經蔓延至長沙灣及旺角一帶,暴徒於凌晨試圖衝擊位於旺角道的旺角警署,騷亂一直蔓延到柯士甸道,暴徒化整為零的搗毀劫掠,更衝擊左派工會學校,一直持續到凌晨5點才回復平靜。

騷亂持續

10月11日上午10時,暴徒再度集結,青山道的南華玩具廠中建國貨公司廣州鋼窗廠先後被襲擊,嘉頓廠房再度被暴徒掠奪及縱火。深水埗、旺角及油麻地一帶繼續有搶掠事件。部份地區被右派三合會封鎖後,路過者被要求掛上“青天白日旗”方準放行;未有國旗者只能以5元至20元不等(當時原價為5角)的高價,即場向三合會買旗。由於情況未受控制,警務處長麥士維下達命令:“對暴動不惜以任何需要之方法儘速加以控制,如因情況需要時,應斷然對暴徒開槍”。暴動仍然持續,深水埗郵局被襲,多處有車輛被焚燒,外國人亦成為襲擊目標,暴徒截停外國人駕駛的車輛,拖出乘客拳打腳踢。瑞士駐港領事館的副領事兼參贊恩斯特(Fritz Ernst)及其夫人,在下午1時許乘搭的士駛經大埔道及青山道交匯處,被暴徒把的士推翻並縱火焚燒,事件造成兩名暴徒及副領事夫人死亡、副領事重傷。此事件亦造成兩名暴徒傷重不治,警方在場拘捕7名參與事件的暴徒。

中午12時30分,布政司戴維德代理休假的港督葛量洪主持會議,檢討騷動局勢,並決定出動駐港英軍協助。英軍派出三營步兵連同偵察車開往九龍,協助警方防暴隊於下午2時重新布防,逐步穩定場面。傍晚,政府決定當日下午7時30分至10月12日上午10時在九龍實施戒嚴,期間所有公共運輸停止服務,渡海小輪九廣鐵路英段停駛,部分公共服務停頓,其後將戒嚴延至10月14日上午10時,為香港歷史上的首次戒嚴。三營陸軍駐守各區警署,將九龍分為三個防衛區:第一營負責九龍西北一帶的主要暴動地區,南至界限街;第二營負責界限街至柯士甸道一帶的旺角及油麻地等地,東至九廣鐵路沿線以西;第三營負責九廣鐵路沿線以東的東九龍地區。駐港英軍更於10月11日傍晚至10月14日實施空中偵察,駐港皇家空軍皇家香港輔助空軍共出勤25架次,監視騷亂的最新發展。

西九龍地區的局勢雖然逐步穩定下來,但騷亂蔓延到九龍城、土瓜灣及荃灣等地。2千餘民眾在下午5時許大肆破壞停泊九龍城巴士總站(現世運公園)的巴士,位於侯王道的長城製片廠及萬里片場被搶掠。紅磡黃埔船塢在傍晚有暴徒集結,向警察擲石,警方其後開火連擊並動用裝甲車驅散民眾;觀塘道三間小型工廠、李鄭屋、大坑東、牛頭角及何文田等徙置區在10月11日至12日期間,均有零星的縱火報告。警方與駐港英軍逐步平息騷亂後,大舉搜捕參與暴動的人士,在李鄭屋、大坑東等地拘捕1千多人,並根據1956年10月14日制定《1956年非常時期(拘留)規例》有權無須經過裁判司署審理而拘留疑犯14天,以便偵訊,經港督酌定後可將扣留期間再度延長14天。

荃灣騷亂

10月11日下午4時30分左右,50多名女工集結在寶星紗廠外,高唱《反攻大陸》及《幾時回家鄉》等歌曲。該廠宿舍曾於10月9日發生拆旗事件,該廠主管曾經命令右派工人移除宿舍內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右派工人認為廠方干涉他們慶祝中華民國國慶,於是在10月10日至11日在華興學校舉行會議決定暴力抗爭。10月11日晚上,暴徒先後衝擊會德豐紗廠、東南紗廠、寶星二廠及南海紗廠,要求廠方掛上中華民國國旗、開除左派工人、承認右派工會、日後僱請員工要得到右派工會同意等。暴徒又到工聯會工人醫療所、紡織染工會福利部及絲織工會福利部所在的木綿下村,以及位於海壩村的搪瓷工會荃灣分會,在上述左派機構大肆搶掠縱火,毆打職員,一名工人醫療所的助理護士遭到輪姦。

最後暴亂在11月14日平息,總共最少造成60人死亡,300人受傷,超過1000人被捕,當中部份人被逮解出境後選擇前往台灣

事後檢討評論

港督葛量洪於1956年12月23日將《九龍及荃灣暴動報告書》送呈殖民地部大臣,指出並無證據顯示事件是有預謀發動,而是支持國民黨政權的三合會成員試圖擾亂社會秩序,而達致其犯罪目的。葛量洪所持的主要理由包括:暴動範圍僅局限在九龍地區,而未有組織性的蔓延到港島地區;次暴動的中心-九龍北部,一直是香港罪案率偏高的地區;暴力事件多為國民黨支持者與三合會成員連結,向左派工會清算舊帳,試圖奪取勞工界的主導權,而並非帶有鮮明之政治目的等。

雖然港府在《九龍及荃灣暴動報告書》堅稱沒有證據顯示事件是被策劃,但國民黨特務在事件發展與推動唆使無異相當明顯。1950年代為逃離戰火而來港的大量內地移民謀生艱難,經濟情況不佳,加上政治的挫敗感,最終釀成騷亂。

流行文化

1993年上映的電影《一代梟雄之三支旗》(黃泰來導演;呂良偉、葉玉卿主演)部分情節描述雙十暴動的發展經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