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賢村

集賢村

集賢村 俗稱“傻子屯”。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隸屬樺川縣蘇家店鎮管轄。1938年形成村落。過去這裡流行地方性甲狀腺腫和克汀病,粗脖根和痴呆患者較多,是樺川縣最嚴重的地甲病村和全國聞名的“傻子屯”。

基本信息

1.黑龍江集賢村

普查情況

據1978年普查,全村255戶的1313人中,地甲病患者859人,占總人口的65.4%;地方性克汀病患者150人,占總人口的11.4%;總計原發病人1009人,占總人口的76.8%。7—14歲的中、小學生腫大率為94.6%,特別是有些克汀病人,不知溫飽,不知羞醜,生活不能自理,出現了“痴、、呆、傻滿街走,聾子啞巴擺劃手,粗脖根兒人人有,大氣瘰象個柳罐斗”的慘狀,給這個村村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措施

1978年7月,省國防工業局參加樺川縣蘇家店公社抗旱工作組,向黑龍江省委反映了集賢大隊的地甲病、克汀病病情,引起省委、省政府領導的重視,並向上級反映了情況。同年8月,中央地方病防治領導小組組長李德生和黑龍江省委書記李力安、李劍白對集賢大隊地甲病長期得不到治療的問題做了重要批示。樺川縣委、縣政府成立地方病防治辦公室,在省、地有關部門的指導下,採取了綜合防治措施。一是藥物治療,由縣衛生科協同衛生防疫站組成
醫療隊,查清病情,負責治療。9月份接受藥物治療的患者有894人,並建立醫療檔案,定期診斷,定期投藥,定期複查。二是食鹽加碘。三是改善食用水質,在中央、省、地、縣有關單位的支持下,1979年打了一眼97米的深水井,建起了水塔,鋪設了自來水管道,同年9月8日全村人口開始飲用自來水。在縣防疫站的協助下,開展了村屯綠化,整修了街道,修建了9個磚瓦結構的廁所,對豬實行圈養,改善了環境衛生。四是治療克汀病,1979年8月大隊辦起了“克汀病少年兒童育智班”,配備了教師和赤腳醫生。“育智班”採取了適當治療(口服甲狀腺素片)、適當學習、適當體育活動、適當參加一些輕微勞動的方法,取得了較好效果。通過3年多的培訓,使70多名克汀病患兒的精神、體態、智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有的上了正規國小和中學,有的考進聾啞學校,有的進了村辦工廠。1981年後未再出生呆傻兒童。同時,在黨支部書記許振中的帶領下,修築了3公里防洪堤,改變了低洼澇地“十年九不收”的狀況,從而結束了吃返銷糧的歷史。從1982年起興辦村鎮工業,先後辦起了磚廠、包裝器材廠等,1990年又辦起來釀酒廠,“傻子白酒”銷往省內外。“傻子屯”從此開始走向富裕路。

2.雲南省昆明市彝族自治縣塘子鎮集賢村

村情概況

集賢村隸屬於塘子鎮雲集村委會,屬於半山區。位於鎮西邊,距離村委會1公里,距離0.2公里。國土面積2.34平方公里,海拔1800米,年平均氣溫14.5℃,年降水量11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水稻、烤菸等農作物。有耕地464畝,其中人均耕地0.57畝;有林地190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221戶,有鄉村人口817人,其中農業人口817人,勞動力46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420人。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005.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85元。該村屬於絕對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畜牧業為主。
民居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37.9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68萬元,占總收入的38.36%;畜牧業收入69萬元,占總收入的15.7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496頭,肉牛81頭,肉羊3頭);漁業收入26.3萬元,占總收入的6.01%;林業收入0.3萬元,占總收入的0.07%;第二、三產業收入174.3萬元,占總收入的39.8%;工資性收入0.3萬元,占總收入的0.07%。農民人均純收入685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0.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74人(占勞動力的9.1%),在省內務工74人。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64畝(其中:田386畝,地78畝),人均耕地0.57畝,主要種植玉米、水稻、烤菸等作物;擁有林地19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24畝,主要種植板栗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40畝,其中養殖面積20畝;荒山荒地800畝,其他面積300畝。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畜牧業,主要銷售往縣內、省內。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9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0.55%。該村目前正在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畜牧業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21戶,共鄉村人口817人,其中男性420人,女性397人。其中農業人口817人,勞動力460人。該村漢族為主,漢族人口為817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人,占人口總數的0.37%(人員名單附後);參加農村合作醫療769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94%;享受低保20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公里。該村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村內無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210戶,占農戶總數的95%。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0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19.5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5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0.08萬元,有固定資產0.1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8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 貼上公告、會議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主要是我村的排水溝渠還需要建設1.5公里長;村內至塘易公里1.2公里要修建;28戶農戶及牲畜飲水困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大力發展種職業,加大科技投入,科學種田,提高產量;改變單一的產業結構;依靠科技發展養殖業;依靠集鎮發展第三產業。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93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有128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57.9%)。有200戶通電,有7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0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0%、31.6%和45.2%);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0戶(分別占總數的27%和 22.6%)。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沙石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2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0.1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20輛,機車20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86畝,有效灌溉率為83%。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5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1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