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居[華夏道家哲學術語]

隱居是一個漢語辭彙,拼音是 yǐn jū,意思是退居鄉里或鄉野,深居不肯出仕。或指出世,不關注世俗之事的生活。也是華夏道家哲學術語。

引證詳解

1.〖be a hermit;live in seclusion〗退居鄉里或鄉野,深居不肯出仕。或指出世,不關注世俗之事的生活。

①《楚辭·惜誓》或偷合而苟進兮,或隱居而深藏。 王逸註:“或有修行德義,隱藏深山,而君不照知也。”

②明·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卷六苦齋者,章溢先生隱居之室也。

③明·宋濂《看松庵記》今乃以‘看松’名庵,若隱居者之為。

④《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朱晦翁)遂棄官不做,隱居本處武夷山中。”

⑤沈從文《主婦集·王謝子弟》(七爺)就從×州城裡遷往鄉下田莊上去住,預備“隱居”。

2.

①唐·孟浩然《尋白鶴岩張子容隱居》詩白鶴青岩半,幽人有隱居。

②宋·何薳《春渚紀聞·徐氏父子俊偉》政和間,余過御兒,訪其隱居。

隱居名人

許由、巢父

時間:三皇五帝之堯管理時期

許由是堯舜時代的賢人。帝堯在位的時候,據說曾想把君位傳給他,遭到了他的嚴詞拒絕。他逃到了箕山隱居起來,帝堯想請他出任九州長官,他跑到潁水邊洗耳,表示不願意聽這種話。以自己淡泊名利的崇高節操贏得了後世的尊敬,從而被奉為隱士的鼻祖。巢父也是同時期的隱士。是陽城(今山西洪洞)的大賢。山居不營世利,在樹上築巢而居,時人號曰巢父。傳說堯帝以天下讓給巢父,巢父不肯受。

伯夷、叔齊

時間:商代

伯夷為商末孤竹君之長子,姓墨胎氏。初,孤竹君欲以次子叔齊為繼承人,及父卒,叔齊讓位於伯夷。伯夷以為逆父命,遂逃之,而叔齊亦不肯立,亦逃之。後來武王克商後,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食周粟,逃隱於首陽山,採集野菜而食之,餓死於首陽山。

鬼谷子

鬼谷子,姓王名詡,衛國(今河南鶴壁市淇縣)人。常入雲夢山(在河南鶴壁市淇縣境內)採藥修道。因隱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稱鬼谷子。鬼谷子為縱橫家之鼻祖,蘇秦與張儀為其最傑出的兩個弟子。另有孫臏與龐涓亦為其弟子之說。鬼谷子的主要著作有《鬼谷子》及《本經陰符》

顏回

顏回:(前521~前481年)春秋末魯國人。字子淵,亦顏淵, 孔子最得意弟子。《雍也》說他“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為人謙遜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他異常尊重老師,對孔子無事不從無言不悅。以德行著稱,孔子稱讚他“賢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違反、仁”。不幸早死。自漢代起,顏回被列為七十二賢之首,有時祭孔時獨以顏回配享。此後歷代統治者不斷追加諡號。

“商山四皓”

“商山四皓”指的是漢初(公元前200年左右)的東園公唐秉、甪(lu)里先生周術、綺里季吳實和夏黃公崔廣四位著名學者。他們不願意當官,長期隱藏在商山,出山時都80有餘,眉皓髮白,故被稱為“商山四皓”。劉邦久聞其大名,曾請他們為官而被拒絕。他們寧願過清貧安樂的生活,還寫了一首《紫芝歌》以明志向:“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曄曄紫芝,可以療飢。唐虞世遠,吾將何歸?駟馬高蓋,其憂甚大。富貴之畏人兮,不如貧賤之肆志。”

嚴光

東漢隱士嚴光(生卒年未詳),一名遵,字子陵,餘姚人。東漢建武元年(25),劉秀即位為光武帝,嚴光乃隱名換姓,避至他鄉。劉秀思賢念舊,令繪形貌尋訪。遣使備車,三聘而始至京都洛陽。劉秀至授諫議大夫,不從,歸隱富春山(今桐廬縣境內)耕讀垂釣。80歲卒於家。詔郡縣賜錢百萬、谷千斛安葬,墓在陳山(客星山)。以“高風亮節”名聞後世。

陶淵明

陶淵明(約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潛。一說名潛,字淵明。自號五柳先生,卒後親友私謚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人(今九江市)人,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辭賦家、散文家、田園詩人。

陶弘景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號華陽隱居,人稱“山中宰相”,南朝梁時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中國南朝齊、梁時期的道教思想家、醫藥家、煉丹家、文學家,晚號華陽隱居,卒謚貞白先生。南朝南齊南梁時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

“竹溪六逸”

唐開元二十五年,李白移家東魯,與山東名士孔巢文、韓準、裴政、張叔明、陶沔在州的徂徠山竹溪隱居,世人皆稱他們為“竹溪六逸”。他們在此縱酒酣歌,嘯傲泉石,舉杯邀月,詩思駘蕩,後來李白《送韓準裴政孔巢父還山》詩中曾有“昨宵夢裡還,雲弄竹溪月”之句,便是對這段隱居生活的深情回憶。

著名隱居地

以下排名不分前後

•終南山: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

•桃花源: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太湖:中流仿佛聞雞犬,何處堪追范蠡蹤

•武當山:皇極殿中龍虎靜,武當雲外鐘鼓清

•富春江: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

•小孤山:疏影橫斜西湖中,暗香浮動蓬萊宮

•東山:絕頂松風透膽青,謝公曾此養高情

•太行山:西風落日草斑斑,雲薄秋空鳥獨還

•山陽:借問山陽會,如今有幾人

•山東小延安:位於山東省魯西南一望無際的平原地帶,適合種花種菜過無憂無慮的田園生活

中國古代隱士

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陳傳席先生,把中國古代隱士分為十種:

1.完全歸隱

2.仕而後隱

3.半仕半隱

4.忽仕忽隱

5.隱於廟堂

6.似隱實假

7.名隱實官

8.以隱求仕

9.無奈而隱

10.真隱而仕

當代隱士:看淡名和利。嚮往田園生活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沒事種種花種種菜。與世無爭,不會為票子、車子、房子而苦惱

大隱隱於朝,中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那些所謂的隱士看破紅塵隱居于山林是只是形式上的“隱”而已,而真正達到物我兩忘的心境,反而能在最世俗的市朝中排除嘈雜的干擾,自得其樂,因此他們隱居於市朝才是心靈上真正的升華所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