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爐器

陶瓷爐器的出現與其他常見陶瓷器型相比較晚,一般相信始於漢代。最早的爐子是用於焚香,或應稱之為香熏更加合適。這和漢代中後期文人性喜清雅,醉心於琴棋書畫有相當大的關係。據史記載,三國兩晉時仕族“無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成了一種時尚習俗。博山爐是這一時期的代表,其外型似直立的佛手,中空以裝香料。


陶瓷爐器的出現與其他常見陶瓷器型相比較晚,一般相信始於漢代。最早的爐子是用於焚香,或應稱之為香熏更加合適。這和漢代中後期文人性喜清雅,醉心於琴棋書畫有相當大的關係。據史記載,三國兩晉時仕族“無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成了一種時尚習俗。博山爐是這一時期的代表,其外型似直立的佛手,中空以裝香料。
漢代有陶製冥器爐,類似青銅鼎
兩晉南北朝佛教傳入中國,爐這種器型作為佛教禮器亦大大地流行起來。此時已見到有各類專用禮器,如鼎式爐、三足爐等。
宋代爐的式樣更為繁多,器物製作也更為精巧。宋定窯制白釉通花豆型香熏,頂部呈球型,上下開合,合蓋滿布編織紋狀鏤孔以便香氣溢出。南方影青系列中有一種類似的香熏,其球形頂蓋雕塑成纏枝花狀,花瓣之間、莖葉之間為鏤孔,構思奇妙,做工精緻。
南宋時皇室使用鬲式爐作禮器,器型小巧,清麗瀟灑。
明清時期爐體趨向大形化,有多種缽式爐,簡式爐,敞口爐,多為青花器,紋飾優雅。也有一些小型的簡爐,應為民間祭祀門口、土地或供奉觀音或祖先靈位所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