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太極拳小架一路

陳氏太極拳小架一路

陳氏小架太極拳俗稱"小圈拳",陳氏太極小架一路即為小架的首個套路;《拳經》云:“若要拳練好,除非圈練小。”即由大圈練至小圈,由小圈練至無圈,方臻神品。 陳式小架太極拳一路拳風特點概述:古樸無華,小巧緊湊;身法中正,步法輕盈;以意領氣,以氣摧勁;靜則百骸皆靜,動則周身全動。以內勁為統領,以纏絲勁為核心,動作剛柔相濟,開合相寓;以腰為軸,節節貫穿,如行雲流水,連綿不斷;若長江大河,滔滔不絕。

基本信息

身法特點

1、身法:“身忌上躥胡亂擺,寧低不高行平線”。行拳走架身體不可忽上忽下,左右亂擺;意向下沉,重心放低,重心基本保持在一個水平線上(個別動作如擺腳下岔、金雞獨立、鋪地龍等除外)。

2、手法:“雙手相合勿翻動,微貫一氣指肚間;上行不過眉,下行似鬆開;內轉拇指界中線,外運勿探、沉肘尖;莫貪莫夾、束肋毛膚相挨”。兩手向合,四六陰陽;瓦隆掌,大、小指向合,意貫母、食、中指;手的運動範圍以身體中線為界,左、右手各管半邊,向上行不超過眉毛,向下行意想鬆開;出手勿貪,回手勿夾,留有餘地,中規中矩。

3、步法:“腳踏忌八、丁,切記合足尖;內腳掌踏地偏重,大二趾領先;以腳跟轉換,步大一腿長,步小一豎腳”。基於開胯圓襠的需要,要求兩腳基本保持平行,忌八字腳、丁字腳(造成兩胯根不成窩狀,襠部失去弧形,成“人”字襠即尖襠,不能實現圓襠);從胯向下內纏(逆纏),落在腳掌內側大、二足指上;出步勿貪,伸縮自如,大步不超過一腿長,小步不小於一豎腳。

4、“寧進不退,下在上先”。重心寧進不退;轉換下在上先。

5、眼法:“神送前手頭忌晃動”。神意在前手,但目光並非死死盯住前手,頭也不能隨手晃動。

6、勁法:“襠貴開圓,莫扭莫涮”。臀部放鬆,向兩側外泛,使胯從兩側向前、內裹,胯根里掖,形成後開前合,實現圓襠;襠為腰腿之樞紐,在運動旋轉中,是由趾而脛而股而會陰,由身(命門)而肩而肱而橈骨、尺骨直纏至指梢的“纏絲勁”,也叫“螺旋勁”;陰陽轉換時,胯走後、下弧;胯似托盤,切記不能扭、不能涮;兩胯走“∞”勁不斷,背絲扣型循環纏;勁需走滿,無過無不及。

7、立圓多、平圓少,劃圈走立圓是為了在松沉圓轉的條件下,實現力從腳起,自下而上的傳遞。另外,走立圓也容易保持身體的穩定。所以小架走圓多為立圓,或有小角度的傾斜。

8 、整圓多、弧線少,整圓是為了勁路的完整,減少不必要地重複蓄勁,實現化、打連貫,出擊迅速。

套路名稱

1.金剛搗錐 2.懶扎衣 3.六封四閉 4.單鞭 5.金剛搗錐
6.白鶴亮翅 7.摟膝拗步 8.初收 9.上三步 10.斜行拗步
11.再收 12.上三步 13.掩手肱拳 14.金剛搗錐 15.撇身拳
16.青龍出水(出手花) 17.肘底看拳(葉底花) 18.倒卷肱(珍珠倒捲簾) 19.白鶴亮翅 20.摟膝拗步
21.閃通背 22.掩手肱拳 23.懶扎衣 24.六封四閉 25.單鞭
26.雲手 27.高探馬 28.左右擦腳 29.左蹬一根 30.指地捶
31.踢二起 32.護心拳 33.踢一腳 34.右蹬一根 36.小擒打
37.抱頭推山 38.六封四閉 39.單鞭 40.前招後招 41.野馬分鬃
42.六封四閉 43.單鞭 44.玉女穿梭 45.懶扎衣 46.六封四閉
47.單鞭 48.雲手 49.擺腳 50.跌岔(一堂蛇) 51.金雞獨立
52.倒卷肱(珍珠倒捲簾) 53.白鶴亮翅 54.摟膝拗步 55.閃通背 56.掩手肱拳
57.懶扎衣 58.六封四閉 59.單鞭 60.雲手 61.高探馬
62.十字腳(雙十字) 63.指襠捶 64.白猿獻果(青龍出水) 65.六封四閉 66.單鞭
67.鋪地錦(雀地龍) 68.上步七星 69.下步跨虎 70.擺腳 71.當頭炮
72.金剛搗錐

代表人物

陳克忠、陳克弟、陳伯祥、十九代傳人陳堂(陳玉琦)、陳東海、陳東山、陳立清、陳清環、陳執經等

陳伯祥簡介:(詳情參見百度百科)

陳伯祥,男,漢族,陳氏太極拳小架傑出代表人物。1944年3月出生,河南溫縣陳家溝陳氏十八世、陳氏太極拳小架第十代傳人,陳伯祥先生受家族歷代尚武練拳之風薰陶,自幼就隨陳鑫之入門弟子陳克忠系統學習陳氏小圈(亦稱小架)太極拳,深得前輩真傳,為小架流派代表人物,擔任過當選陳家溝陳氏太極拳總會副會長,1982年,他曾應邀在全國武術交流賽大會上擔任裁判。2009年9月4日,河南省陳氏太極拳協會主席團會議決定增補陳伯祥為副主席。

陳東山簡介:

陳東山,男,陳氏太極拳小架代表人物。陳紹棟、陳克忠弟子,河南省溫縣陳家溝人。1945年2月出生於太極世家,系一代宗師、《陳氏太極拳圖說》的作者陳鑫之曾孫、“編輯者”陳椿元之孫、“參訂者”陳紹棟之次子。自幼隨父兄習拳,立志精研家傳絕學。1959年隨族叔陳克忠習練太極單刀、雙刀等器械。1963年應徵入伍,1970年轉業於陝西省政府辦公廳機關工作至2005年退休。退休後將《陳氏太極拳圖說》原線裝四冊合訂出版,2006年7月又將其斷句點校,改繁體字為簡體字、豎排版為橫排版出版發行。上世紀90年代組織陳氏後人集資為太極拳始祖陳王廷修建功德紀念碑,自費為太極拳始祖陳王廷、清“武節將軍”陳仲甡、陳季甡等歷代宗師複製畫像20餘幀,為陳王廷、陳有本、武節將軍、陳鑫等修建功德碑、復修墓碑16通,編撰歷史名人碑文、簡介23份;對陳家溝歷史文化進行全方位的研究、搶救、挖掘、整理,對太極拳的拳史、拳理、拳法均有獨到見解,並積極應對近代來自各方面的假託附會之說。

相關著作

太極拳歷史巨著(陳氏太極拳圖說),就是由陳鑫先生在陳氏太極拳小架一路的基礎上的理論研究與彙編整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