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陳弟,福建福州府連江縣人,明代名將、古音韻學家、旅行家,後人稱之為"南方徐霞客"。

歷史文獻
第一,他於中年著作的《毛詩古音考》,這是中國最早一部對古音韻學進行系統研究的著作,

第二,關於他對台灣島的研究,最重要的自然是在《東番記》書中提到的台灣原住民,陳弟少年仗劍從武,隨戚繼光蕩寇無數,後更渡海入台灣島,做《東番記》一書,這是中國最早一部對台灣島進行系統全方位研究的書。
傳奇人物
作為福州歷史名人,他更是一個傳奇式的人物,明萬曆四十三年,陳弟已經七十三高齡,

陳弟,我國歷史十七人物,我明朝時期著名的“南方徐霞客”。
陳弟,福建福州府連江縣人,明代名將、古音韻學家、旅行家,後人稱之為"南方徐霞客"。
第一,他於中年著作的《毛詩古音考》,這是中國最早一部對古音韻學進行系統研究的著作,
第二,關於他對台灣島的研究,最重要的自然是在《東番記》書中提到的台灣原住民,陳弟少年仗劍從武,隨戚繼光蕩寇無數,後更渡海入台灣島,做《東番記》一書,這是中國最早一部對台灣島進行系統全方位研究的書。
作為福州歷史名人,他更是一個傳奇式的人物,明萬曆四十三年,陳弟已經七十三高齡,
陳啟弟,男,重慶人,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世界書畫家協會理事。四川大學畢業,吉林省計畫委員會副廳級離休幹部,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世界書畫家協會理事,中國老年...
陳啟弟,1934年初參加革命鬥爭,曾任閩東紅軍第十三獨立團戰士,參加了羅源革命根據地的土地革命鬥爭和連羅(連江、羅源)蘇區的反“圍剿”游擊戰爭。
陳必弟1963年加入中國國籍,這是經周恩來總理親自批准的,從此,陳必弟成為華籍美人。 1936年至1937年,她以交換生的身份到中國廣東的嶺南大學學習。...
陳邦弟(1904—1976),瑞安桐浦鄉浦西村人,人們尊敬地稱他“邦弟伯”。 陳邦弟自1955年冬參加建造浦底水閘至1976年病故,在水利戰線上艱苦奮鬥...
1934年春參加革命鬥爭,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時任中共霞鼎(霞浦、福鼎)縣委蔣陽交通站站長,參加了霞鼎革命根據地的土地革命鬥爭和閩東蘇區的反“圍剿”游擊...
1、柘榮烈士-陳三弟 2、福鼎烈士-陳三弟 3、羅源烈士-陳三弟1934年參加革命鬥爭,曾任管陽鄉工農赤衛隊隊員,參加了霞鼎(霞浦、福鼎)革命根據地的土地革命鬥爭和閩東蘇區的反“圍剿”游擊戰爭。 1934年春參加革命...
1、福鼎管陽鄉溪頭村烈士-陳細弟 2、福鼎店下鄉上宅村烈士-陳細弟陳章弟,(1915-1938),福建省周墩(今周寧)縣瑪坑鄉長峰村人。1936年10月參加革命鬥爭,曾任工農紅軍閩東獨立師周墩獨立營戰士。
陳弟虎,男,職稱是教授,學歷是博士,畢業學校是香港中文大學
主要研究方向 教學科研情況 承擔課題